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251934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及内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25日 古丽尼格尔?克力木 徐维维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内镜及HP感染等特点。方法 收集2007~2012年在我院住院明确诊断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诊断明确的年龄小于60岁的反流性食管炎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初诊的临床特征、内镜及HP感染等特点。结果 就诊时的主要临床症状: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62.24%(61/98)、胸痛56.12%(55/98)、54.08%(53/98),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酸84.07%(132/157)、80.89%(127/157)、35.67%(56/157),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反酸、烧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不典型症状上腹不适、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胸痛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病变程度比较: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58.16%、31.64%、10.20%,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79.62%、13.38%、7.01%,中度反流性食管炎老年组明显高于非高龄老年组、而轻度反流性食管炎老年组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均由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比较: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为31.64%,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35.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程度重,典型症状发生率低,非典型症状发生率高,而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老年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胃内容物甚至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破损引起的慢性炎症,可致食管溃疡及癌变。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等。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脂肪类食物增多,反流性食管炎在发生率逐年增加,国内有研究不同人种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有差别,且近年来老年患者发病率明显增高,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1]。为进一步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在新疆地区老年人群中的临床特征,本文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经内镜诊断的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9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内镜及HP感染等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友谊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经内镜诊断的老年人(年龄≥60岁)反流性食管炎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0例,男∶女=1.45∶1,汉族51例,维吾尔族47例。选取同期经内镜诊断的年龄小于60岁的反流性食管炎157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民族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排除真菌感染性食管炎、化学损伤相关性食管炎及手术后食管炎等。

    1.2 病变程度及分级标准 按照洛杉矶世界胃肠病大会的标准[2]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A、B、C、D四级:A级≥1个食管黏膜损害,损害长度<5 mm;B级≥1个黏膜损害,长度>5 mm,没有融合性病灶;C级食管黏膜破损有融合,但少于食管周径的75%;D级黏膜破损至少侵犯食管周径的75%。将A、B级定为轻度反流性食管炎,C级定为中度反流性食管炎,D级定为重度反流性食管炎。

    1.3 Hp 检测 经胃镜钳取胃体活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 14C-尿素呼气试验,上述任一种检查为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在应用卡方检验过程中,若样本数≥40,1≤理论频数≤5时,应选择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校正公式;样本数<40,理论频数<1,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就诊时的主要临床症状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62.24%(61/98)、胸痛56.12%(55/98)、54.08%(53/98),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酸84.07%(132/157)、80.89%(127/157)、35.67%(56/157),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反酸、烧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不典型症状上腹不适、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胸痛高于非老年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病变程度比较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58.16%、31.64%、10.20%,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79.62%、13.38%、7.01%,中度反流性食管炎老年组明显高于非高龄老年组、而轻度反流性食管炎老年组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差异均由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比较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为31.64%,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35.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往往比较复杂。食管胃连接处的解剖结构有利于抗反流, 食管下括约肌压过低和腹内压增加时不能引起有力的食管下括约肌收缩反应可导致胃食管反流。老年人肌肉松弛, 肌张力降低 、便秘及胃排空延缓等腹内压或胃内压增加的因素导致胃食管反流增加[3]。同时,老年人合并多种疾病,口服多种药物,如茶碱、抗胆碱、镇静药、钙拮抗剂、前列腺素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损害食管黏膜或者使LES压力减弱而导致酸的暴露增加以致明显促进了胃食管反流[4]。

    反流性食管炎典型临床症状为反酸、烧心,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表现多样复杂且多不典型,有研究显示与老年疼痛域值高、食管对酸刺激敏感性降低有关[5]。Pilotto等[6]研究发现老年患者组典型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而不典型症状如消化不良等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本研究中高龄老年组RE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其次为慢性咳嗽、气管炎;而典型症状反酸、烧心分别仅占26.67%、33.33%,显著低于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结合本研究,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58.16%、31.64%、10.20%,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轻度、中度、重度分别占79.62%、13.38%、7.01%,中度反流性食管炎老年组明显高于非高龄老年组、而轻度反流性食管炎老年组明显低于非老年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62.24% (61/98)、胸痛56.12%(55/98)、54.08%(53 /98),非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酸84.07%(132/157)、80.89%(127 /157)、35.67%(56/157),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反酸、烧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组不典型症状上腹不适、慢性咳嗽、支气管炎、胸痛高于非老年组(P>0.05),本研究与Pilotto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原发胃恶性淋巴瘤密切相关,但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尚不明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6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