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238270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医辨治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5日 王永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辨证施治

    作者单位: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胃及十二指溃疡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相当于祖医学“胃脘痛”范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胃脘当心痛,上支两胁”;“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噎”。溃疡病出现的黑便或便血,则似《金匮要略》所记载的“远血”。《景岳全书》认为“远血或在小肠,或在胃”;《金匮要略》亦记载“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的“反胃”症状则酷似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

    1 病因分析

    1.1 饮食不节 长期不注意饮食,过饱过饥,过食生冷辛辣及油煎食物,饮食时凉时热等常为本病发生或复发的原因。《内经?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东垣十书》云“饮食不节,寒温不适,肠胃乃伤”;《医学正传》曰“胃脘痛者,多为纵欲口腹,喜食辛辣,恣服热酒煎……”,均明确指出其病因病机。

    1.2 情绪改变 中医学认为情志不舒,使肝气失调,肝郁气滞,疏泄失职,则胃失和降,从而形成肝胃不和的病变(又称肝气犯胃)。沈金鳌谓“胃病,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气犯胃若迁延日久不愈可有下述转变:肝气不舒,郁而化火,火热易移于胃,耗伤胃阴,胃失润降则见胃脘灼痛,口干口苦;肝火犯胃,胃热炽盛,迫血妄行则见呕血便血;肝气侮脾,脉络失运,湿浊内生或化热上泛则见吞酸;胃气不降则见嗳气、呕吐清涎等。

    1.3 气候变化 溃疡病的发生,往往与感冒、受寒邪侵袭有关,常可诱发溃疡病或病痛加重。

    1.4 体质因素 “阴虚之体,素多痰湿”;“体丰之质,中气必虚”。溃疡病患者阳虚体质较多,阴虚体质较少,阳虚易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如过食生冷或外感风寒病邪,或过于劳累均能诱发本病。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1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