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7674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田雨 李杨 喻益勇 唐雅兰
第1页

    参见附件(2525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较传统经口气管插管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纤支镜;经鼻气管插管;临床应用

    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br on choscope

    TIAN Yu, LI Yang, YU Yiyong, et al.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Anyue Country,Anyue 642350,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br on choscope. Methods 148 patients who ha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from March 2005 to January 2010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optic or orotracheal intubation was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intubation of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optic had obvious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orotracheal intubation. Conclusion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under fiberoptic has higher security, fewer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y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Fiberbr on choscope;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近年来,纤支镜(Fiberbr on choscope,FOB)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已逐步发展成为呼吸道病变检查、困难气道辅助处理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器具[1]。纤支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可帮助患者尽早快速建立人工气道,改善呼吸道通气状况,促进疾病康复[2]。传统气管插管多由口腔插入,常存在插管成功率低、固定不牢、进食障碍和患者耐受性差等弊端,严重时还会引发患者反抗情绪,出现气管并发症等[3]。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具有微创、插管成功率高、耐受性好、便于口腔清洁、插管置留时间长等优点,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比研究了纤支镜直视下经鼻气管插管和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3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符合气管插管临床体征,排除有气管插管禁忌证、鼻窦炎史、合并严重肺部感染或心脑血管病、脏腑功能障碍或长期应用降压药或调节心率的药物等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征求患者同意后分别对148研究对象行气管插管,其中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75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73例。经鼻组男51例,女24例;年龄26~76岁,平均52岁;肺部阻塞性疾病43例,脑部疾病8例,中毒5例,外伤2例,其他17例;经口组男47例,女26例;年龄25~77岁,平均53岁;肺部阻塞性疾病40例,脑部疾病9例,中毒6例,外伤1例,其他1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经鼻组患者在纤支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插管前挑选合适内径大小的鼻气管导管(女性患者选取内径大小约6~7 mm的导管,男性以7~8 mm内径的导管插管),涂布液体石蜡于纤支镜和鼻气管导管。选取一侧通畅的鼻腔,以浓度为1%的麻黄素生理盐水液润湿鼻黏膜使其收缩,即刻将选取的鼻气管导管沿着纤支镜进入气管。当插管处于气管内后固定套管,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通气过程中注意检查肺部呼吸音。行机械通气后的第72 h,由纤支镜引导进行呼吸道清痰操作,并以与体温一致的生理盐水涤洗肺叶。冲洗后及时清出肺部液体,循环操作两次,换用卡那霉素注入。冲洗过程应随时动态监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经口气管插管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清痰、药物冲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时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和插管置留时间;监测记录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3 min时两组患者SBP、DBP和HR值,并以此三项数据作为两组患者血液流动动力学变化指征;随访3个月,观察插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认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的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气管插管时间和插管置留时间,结果显示经鼻组和经口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2.2 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比较

    以SBP、DBP和HR值作为两组患者血液流动动力学变化指征,研究结果表明插管前无显著性差异,插管时、插管后3 min时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

    2.3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气管插管后并发症的发生如表3 所示。由表3可看出,插管拔出后经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发症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鼻部;经口组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对于呼吸系统危重患者的抢救十分关键,尽早尽快的插管成功将直接关系到疾病康复的快慢与好坏。气管插管术的成功率与医疗器械、插管方法、操作人员等密切相关。目前,纤支镜直视引导下的经鼻气管插管术已逐步成为了气管插管的主要方案[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