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50093
牛蒡子苷元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马洪德
第1页

    参见附件(2455KB,2页)。

     2.2 流式细胞仪检测EC,1细胞周期 不同浓度ARG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见表2。

    2.3 牛蒡子苷元对EC,1内PCNA表达的影响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胞核着色最深,呈棕黄色,实验组随着ARG用量的增加胞核着色逐渐减弱。图像分析结果显示: 5 mg/L和10 mg/L ARG组平均吸光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见表3。

    3 讨论

    肿瘤细胞具有快速无限增殖能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已成抗肿瘤治疗的热点,近来有文献报道牛蒡子具有抗恶性肿瘤细胞活性[1],牛蒡子主要药用成分为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ARG)及牛蒡子酚A、B等,其中起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ARG[2,3]。本文初步观察ARG对体外培养的EC,1 增殖抑制和PCNA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MTT实验证实ARG在 2.5~10 mg/L浓度范围内可抑制EC,1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逐渐增强。PCNA又称细胞周期蛋白,是真核细胞DNA合成时所必需的一种36KD的酸性核蛋白,主要在增殖细胞中合成和表达,在细胞周期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并可作为细胞增殖的标记[5]。众多研究表明,PCNA几乎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抑制PCNA的表达可抑制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ARG组平均吸光度较对照组均减低,其中5 mg/L和10 mg/L ARG组平均吸光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提示ARG可明显抑制EC,1内PCNA表达。恶性肿瘤的无限制增殖与细胞增殖周期的失控有关[6],细胞的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的运行来实现的,近年来对细胞周期的研究表明:细胞周期调控是在各期的控制点上进行的,细胞周期中存在两个重要的调控点:G1/S和G2/M期调控点,只要G1期内的正调节因子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周期越过G1/S交界点,以后细胞就不再依赖于细胞外促生长因子而顺序完成整个细胞周期,因而G1/S调控点是影响细胞周期的关键,G1→S的转换决定了细胞继续增殖还是停滞或死亡。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不同浓度ARG组G0/G1期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提示ARG抑制EC,1增殖的机制是使G1期细胞进入S期发生阻滞,从而抑制了EC,1细胞的增殖活性。

    因此,ARG抑制EC,1细胞增殖可能与抑制EC,1内PCNA表达及G1→S的转换有关,这为ARG作为潜在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其具体的机制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Matsumoto T, Hosono,Nishiyama K, Yamada H. Antiproliferative and apoptotic effects of butyrolactone lignans from Arctium lappa on leukemic cells. Planta Med,2006,72:276,278.

    [2] Takasaki M,Konoshima T,Komatsu K,et al. Antitumor,promoting activity of lignans from the aerial part of Saus sureamedusa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55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