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133895
输卵管造影及通液联合瘀通一号中药口服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25日 李会超 赵永辰
    参见附件(12kb)。

     1.2 术前准备 患者月经干净后3~7 d准备手术。药物: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碘海醇。瘀通一号:当归30 g、川芎15 g、赤芍10 g、熟地10 g、续断10 g、杜仲10 g、肉桂5 g、香附10 g、丹参10 g、益母草5 g、小茴香5 g、炮姜5 g组成。

    1.3 方法及步骤

    1.3.1 分组 204例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年龄(31.34±5.15)岁;对照组各102例,年龄(30.47±5.58)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2 方法及步骤

    1.3.2.1 治疗组 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让患者仰卧于飞利浦胃肠机检查台上,取截石位,作常规妇科消毒,铺巾后,将子宫通液管经阴道插入子宫颈内口后,注入2~3 ml生理盐水把球囊充盈起来,轻拉导管,使球囊封堵住子宫颈内口,防止造影剂溢出。先按常规造影方法注射造影剂,如发现造影剂返流入阴道,则可能是因球囊太小不能完全封堵子宫颈内口,应立即停止注药,然后再注入少许生理盐水(0.5~2 ml)扩充球囊,使球囊大至足以封住子宫颈内口后,继续注射造影剂进行造影。

    如发现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未显影,则稍加压继续推注造影剂,若仍无效,首先排除球囊太大因素,然后继续推注造影剂及地塞米松、庆大霉素行通液治疗。应用飞利浦数字化遥控胃肠X线机在造影剂充盈子宫、输卵管时开始摄片,直到造影剂在盆腔弥散,输卵管不通者,按常规摄片。

    如经首次检查、通液后输卵管通畅,则服用瘀通一号以保持输卵管通畅,服药一疗程(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再行检查一次,如输卵管通畅则不再通液而仅服药以保持输卵管通畅;如经首次通液后输卵管未通畅,则服用瘀通一号治疗一疗程后再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并通液(如造影显示输卵管通畅则不再通液而服药保持),继续服用瘀通一号一疗程。子宫输卵管造影、通液不超过3次,3次后仍不通畅则只服用瘀通一号治疗,可继续服用三个疗程。

    一般认为,在造影后3月内应避孕以避免接受X线照射可能带来的伤害,但临床观察造影当月怀孕的患者未发现有增加胎儿异常的危险。主要原因一是受线剂量约为10 Gy,在生育期妇女允许范围内;二是因为受精卵对放射线敏感,而未受精的卵子对放射线并不敏感[1]。

    1.3.2.2 对照组 应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实行常规通液治疗。

    1.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q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Nemenyi检验。

    1.3.4 效果评判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

    1.3.4.1 输卵管通畅程度 4分:两侧输卵管完全通畅;3分:一侧完全通畅;一侧通而不畅;2分:两侧通而不畅;1分:一侧通而不畅,一侧不通;0分:两侧均不通畅。

    1.3.4.2 疗效评判 治愈:治疗1疗程后复查输卵管完全通畅;显效:治疗1~2疗程后输卵管通畅程度提高至少2分但未完全通畅;有效:治疗2~3疗程后输卵管通畅程度提高1分;无效:治疗3疗程后输卵管通畅程度无改变。

    2 结果

    治疗组102例患者,204条输卵管,完全不通者112条,通而不畅者86条,完全通畅者6条;对照组102例患者,204条输卵管,完全不通者104条,通而不畅者93条,完全通畅者7条。具体情况及治疗结果如下。

    表1 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病情对照表

    注: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3),治疗前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表2 治疗组及对照组输卵管再通率对照表(例,%)

    注:总有效率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所占的比例,治疗组为95.1%,对照组为68.6%,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3 治疗组及对照组一年内总受孕率对照表(例,%)

    注:追踪统计治疗后1年内患者受孕率,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受孕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的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表4 治疗组及对照组半年至一年内受孕率对照表(例,%)

    注:追踪统计治疗后半年至1年内患者受孕率,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受孕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表5 治疗组及对照组并发症对照表(例,%)

    注:经检验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