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139325
5238例城乡已婚妇女心电图ST段改变对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5日 张维斌
    参见附件(12kb)。

     【摘要】 目的 计划生育技术是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其中之一,全科医生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必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在城乡不同生活环境下已婚妇女心电图ST段改变的变化趋势,以便于掌握她们心血管的健康状况。方法 搜集2006~2010年间在我中心进行每年一次体检,共五次5238人次的体检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对ST段改变者,按年龄、城乡不同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ST段异常改变总阳性率为14.4%;ST段异常下移改变的11.39%;ST段异常上抬改变的3.1%。结论 ST段下移出现在25~65岁之间已婚妇女有逐年增高趋势,并且年龄前移,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多,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关键词】 “三查”体检;心电图;阳性率

    作者单位:753000 宁夏石嘴山市计划生育指导中心

    我市已婚妇女的“三查”(查孕、查环、查病)工作每年一次,心电图、血糖、血脂、肝功,肝胆B超为常规自选检查项目之一,有95%以上的已婚妇女选择做以上自选检查,在体检中检出各种异常心电图,其中ST段改变多见。现对近五年,选定两处城乡人口数相当的体检处(城乡对照),共5238例受检者心电图ST段改变在不同年龄和城乡生活环境下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解其变化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2010年间,在我中心“三查”体检的5328例已婚妇女心电图,年龄为21~65岁,分农村组、城镇组作对照,各提取2664份作研究,其中每年人数为:2006年为:764人次,2007年为:952人次,2008年为:1038人次,2009年为:1226人次,20010年为:1258人次。

    1.2 方法 全部受检对象有固定心电图专业技术人员,采用经过计量合格的美国惠普三导同步心电图仪,卧位描计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电图表现确定除外左心室肥厚、心室内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室内异位节律等引起的继发性ST-T改变,分为小于35岁,35~45岁,45~55岁之间,大于55岁四个年龄组,按城乡年龄不同进行统计对比研究分析。

    1.3 诊断标准 按照心电图的ST-T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标准,超出正常范围的为异常改变,测量方法:以QRS起始部分连线作为基线,以心率快慢分别的J点后0.06-0.08S测量ST段与基线的距离。ST段异常上抬:全部肢体导联及胸导V4-V6>0.1 mv,V1-V3>0.3 mv,ST段异常下移:除Ⅲ导超过0.1 mv外,其余肢体导及全部胸导>0.05 mv。

    2 结果

    受检人员心电图的5238例中,ST异常改变的859例,占14.4%,其中ST段上抬伴或不伴T波倒置的:162例,占3.1%,ST段下移伴或不伴T波倒置和双向的:596例,占11.39%。

    2.1 ST段上抬 农村组70例,占1.3%,城市组92例,占1.8%;多数出现在Ⅱ、Ⅲ、avF导,少部分出现在胸导,ST段上抬多呈现弓背向上斜形。

    2.2 ST段下移 在受检的5238例心电图中ST段下移者596例,占11.39%,城市12.4%,农村9.9%,第一次发现ST段下移者91例,心电图一项或多项合并ST段下移者305例,单纯ST段下移者114例。ST段下移在不同时间、年龄和城乡生活环境下的分布见表1。

    表1 ST段下移阳性分布(受检例数/阳性率)

    3 讨论

    3.1 ST改变的临床意义 心电图ST异常改变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