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1987033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罗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对比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许继永
第1页

    参见附件(2783KB,2页)。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罗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 4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加用罗红霉素分散片口服,疗程7~14 d。结果 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痊愈率分别为91.6%、70.8%;总有效率分别为95.8%、79.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及抗菌活性,且有显著的抗生素后效应,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序贯疗法

    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安徽省萧县第三人民医院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48例,现将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48例,所有病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1],患儿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2~11岁。发病时间2~18 d,平均6.0 d。临床表现以阵发性干咳为主。33例伴有咯少量黏液痰、8例痰中带血丝;13例出现喘憋,呼吸困难。入院时体温波动在37.5℃~39℃。肺部检查:双肺呼吸音粗,肺部闻及啰音15例,肺部X线检查均可见点状、斑片状或均匀模糊影。将确诊患儿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分布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雾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1~2 mg/ml静脉滴注2 h以上,1次/d, 疗程3~5 d,停药4 d,症状缓解后改用阿奇霉素片10 mg/(kg•d), 1次/d,连用3 d,停用4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或2个疗程。对照组加用罗红霉素分散片150 mg,2次/d口服,疗程7~14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行胸片、肝肾功能检查。

    1.3 疗效判定 痊愈为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胸部X线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为病情明显好转,上述项目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为用药后病情有好转,但不明显;无效为用药72 h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以痊愈和显效统计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痊愈率分别为91.6%、70.8%;总有效率分别为95.8%、79.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约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的30%以上。近年来MP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由于肺炎支原体实验室检测手段的进步,临床证实该病占小儿呼吸道感染30%以上,在密集人群中支原体所致儿童肺炎可达50%以上[2]。

    小儿支原体肺炎可引起严重咳嗽,剧烈而持久,病程长,也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能缩短病程,减轻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其具有细菌的特征,具有DNA和RNA,对抗生素敏感。但与细菌不同之处, 支原体无细胞壁,因此,阻碍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对支原体无效,且对多粘菌素、利福平、磺胺类药物普遍耐药。目前公认有效的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抗菌机制为与细菌核糖体形成可逆性结合,阻滞t-RNA的正常移位,从而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以往常首选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红霉素在血清中能维持较高浓度,较好地控制发热等症状,但静脉滴注刺激性强,常发生血管壁疼痛与静脉炎,同时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部分患儿不能坚持治疗,故逐渐被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所代替。阿奇霉素为半合成的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药动学呈多房室模型,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在细胞和组织内的浓度可超过血浓度约10~100倍,感染部位的浓度较非感染部位高出6倍,尤其是肺组织中浓度高且持久,具有显著的抗生素后效应,这种优化的体内分布使其治疗肺部感染效果显著[3]。阿奇霉素对常见G.+及G.-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肺炎支原体则更能发挥其抑制蛋白合成的独特作用,且胃肠道与肝损害的副反应较小,适合于序贯治疗中重度支原体肺炎,罗红霉素虽然也是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但是其临床疗效较阿奇霉素差,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奇霉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78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