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3144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5日 王 黎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大约7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又以冠心病居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斑块破裂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而斑块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斑块内无机钙盐的沉积[5]。在对动脉钙化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血管钙化和骨质疏松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可能骨量丢失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沉积属于同一内分泌过程,但二者的明确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6]。一项关于骨量丢失和动脉钙化进展的25年临床随访的结果表明,骨量丢失严重的老年妇女同时表现出严重的冠状动脉钙沉积[7]。冠心病患者动脉壁的粥样硬化病灶中钙离子与胆固醇含量均增加,说明钙的沉积与动脉硬化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中人体摄入的钠过量而钙不足。摄入钠过多后,经尿排出的钙增加,使血钙降低,加上摄入钙不足使人体长期缺钙得不到纠正,代偿性地引起甲状旁腺激素上升,造成骨钙减少,血液和软组织如血管、脑等组织钙含量反常增加[8]。随着骨钙减少,体循环中的钙沉积在动脉壁内膜中增多,从而促进了血管壁粥样硬化或钙化,使血管顺应性降低、弹性下降,导致动脉硬化现象。Hak等[9]对236例绝经后妇女调查发现,患有进行性心血管钙化的妇女骨量降低明显。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激素水平、体内酸性环境、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使钙、磷排泄增加等原因,出现骨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骨质疏松。但目前,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BMD的变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对176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合并冠心病组有更高的危险因素,即年龄、可追溯糖尿病病程、绝经时间和收缩压。另外,有冠心病组HbA1c显著低于无冠心病组,原因可能是HbA1c只代表糖尿病患者过去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且发病过程亦非“一日之寒”。比较发现,合并冠心病组腰椎(L2~4)、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区的BMD和T值均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BMD与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为此,本研究调整了年龄、血压、血脂、BMI、可追溯糖尿病病程、绝经时间后,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仍显示骨质疏松与冠心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Or=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