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9年第21期
编号:11909835
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对256例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治疗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发生并发症107例,均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错综复杂,熟练的操作技术,重视术前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效地治疗和护理,使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护理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SCA)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为可靠的方法,它可提供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性质、范围、侧支循环状况等的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因该技术仍属创伤性的手术,对机体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对256例老年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取得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256例患者中男163例,女93例,年龄60~82岁,平均68.8±8.1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1例,心绞痛59例,不典型胸痛、心悸而诊断为可疑冠心病107例。

    2 结果

    以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依次分为:心律失常10例,发生率为3.91%;低血压5例,发生率为1.96%;穿刺部位血肿或渗血29例,发生率为11.3%;腰背部疼痛38例,发生率为14.9%;尿潴留13例,发生率为5.08%;造影剂不良反应2例(过敏性休克1例,心绞痛1例)发生率为0.79%。

    3 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3.1 心律失常

    3.1.1 原因 本组有6例室颤发生于插入导管后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现室颤时立即撤出导管,给予电除颤后转复;4例出现严重心动过缓,立即给予阿托品静推后,心率逐渐恢复。冠状动脉造影时发生心律失常与导管跨瓣膜及导管机械刺激左室心内膜,导致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升高有关[1]或有微血栓形成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所致。
, 百拇医药
    3.1.2 护理 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常规备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及各种抢救药品,开放静脉通路。术中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向术者提供心电示波情况,术后送CCU病房监护12 h。本组发生的心律失常经立即吸氧,及时电除颤、静脉对症给药后,无一例发生不良后果。

    3.2 低血压

    3.2.1 原因 本组5例患者血压下降至12/8kpa以下,均发生在术日,因导管插入过深,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收缩无力,或扩张剂应用,外加注射造影剂,原血浆渗透压发生变化,患者进食量少,后容量不足等原因所致。

    3.2.2 护理 术前了解患者基础血压,合理用药,术中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动态变化,备升压药,加强监护,术后在患者无恶心的情况下尽早进食水,保证静脉通路加快输液速度非常重要。本组发生的低血压,经处理后血压很快恢复正常。

    3.3 穿刺部位血肿或渗血
, 百拇医药
    3.3.1 原因 本组15例皮下淤血,12例血肿,经硫酸镁湿垫敷后逐渐吸收,7例渗血经重新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出血是冠状动脉造影术较常见的并发症,因术中应用肝素,短时间内动脉多次反复穿刺,压迫止血点不彻底或术后穿刺下肢活动过早引起,且老年人凝血机制差,血小板功能弱,血管脆性大,又增加了老年患者术后出血的可能性。

    3.3.2 护理 术后嘱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12 h,穿刺部位压迫15~20 min或加压包扎后,再用沙袋(1 kg左右) 压迫6 h,压迫点在皮肤穿刺点近心侧1~2 cm处。护士在拔鞘管后2 h之内每15 min观察1次血压、脉搏、心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侧下肢温度、色泽,询问患者自觉症状,有无局部肿胀疼痛,潮湿等[1]。拔鞘管2 h之后每1 h观察1次敷料、胶布,有无渗血,触摸大腿根部周围及腹壁是否变硬,大腿根部直径与对侧相比有无增粗等,直至术后6 h。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教育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以防穿刺点出血。加强基础护理,协助排便,避免用力蹲起等动作,防止穿刺处铺了出血。术前、术后的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也是减少出血发生的关键。
, 百拇医药
    3.4 腰背疼痛 原因 本组有38例发生腰背疼痛,主要与患者术后平卧、穿刺侧肢体伸直并制动有关。经过我们向患者作术后教育,腰背疼痛明显减轻。如:①非术侧肢体可以自由活动;②术侧下肢可以稍微外展、弯曲,不可大幅度弯曲;③术侧下肢在去除沙袋压迫后可以进行膝关节以下的弯曲与伸展运动,以防止血栓形成。但对于有下肢静脉曲张或静脉炎的患者,一定不要用力挤压、挤捏下肢[2],术后24 h可下床活动;④也可采用下肢与身体成20°角的半卧位以减轻疼痛,消除疲劳[3];⑤用手压穿刺部位,随意水平移位术肢或根据需要给予术侧侧卧位可减少疼痛和尿潴留等等。38例患者经以上方法的实施,在保证不引起局部出血基础上,适当调整体位,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舒适度,使患者尽快康复。

    3.5 尿潴留

    3.5.1 原因 本组13例患者尿潴留发生在术后12 h内,2例男性患者经协侧卧并抬高床头20~30°角后自行排便。3例患者经下腹部热敷按摩后排便,8例患者有前列腺肥大经诱导排尿失败而导尿。因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紧张以及老年患者前列腺肥大所致。
, 百拇医药
    3.5.3 护理 应注意术前进行床上排便训练,对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术前进行药物治疗,术后做好解释,减轻心理负担,并积极诱导,采取必要措施。

    3.6 造影剂不良反应

    3.6.1 原因 本组使用的造影剂为代维显碘赛罗胺注射液,术前碘过敏试验均为阴性,其中1例在术后1.5 h后发生迟发型过敏性休克,经积极抢救患者脱离危险。1例发生轻度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后症状缓解。因老年患者不宜问出过敏史,机体对过敏药物反应慢所致。

    3.6.2 护理 术前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苏、代维显、欧乃派克)作碘过敏试验时,应与泛影葡胺作比较,其阳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同时注意高危人群的识别: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体质患者,有哮喘、湿疹、荨麻疹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1岁以下的小儿和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应当慎用。一旦发现患者打喷嚏、咳嗽、面红,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推注可缓解。另外备好抗过敏药物及急救药物,以便急用。造影后嘱患者做有效咳嗽并多饮水,6~8 h内饮水达2000~3000 ml,以利于造影剂的排泄。
, 百拇医药
    3.7 心绞痛

    3.7.1 原因 本组1例术中发生心绞痛,经口服硝酸甘油后缓解。由于患者情绪异常紧张及注入造影剂过快,阻断冠状动脉血流,而发生一过性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发作。

    3.7.2 护理 注射造影剂时应严密观察导管顶端、冠状动脉口及压力曲线,防止导管完全阻塞冠状动脉口,造成心肌缺血。对情绪过度紧张的患者,术前应做好健康教育,给患者解释冠状动脉造影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合作,必要时注射地西泮5~10 mg。

    参考文献

    [1] 岳素梅.介入术后防止股动脉局部出血的护理.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5,9(37):872873.

    [2] 李荣增.冠状动脉造影术前术后的护理.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14(22):3020.

    [3] 黄丽华.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体位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4):6., 百拇医药(杨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