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9
编号:13552333
蒋健教授辨治颤证的经验(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9
     古代关于单独运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颤证的内容较少,至多配合运用化瘀药物。如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治诸风(附脚气)》麝香天麻丸(紫背干浮萍草、麻黄、防风、天麻、没药、朱砂、安息香、乳香、麝香)“治风痹手足不随,或少力颤掉,血脉凝涩,肌肉顽痹,遍身疼痛,转侧不利,筋脉拘挛,不得屈伸”。左经丸(生黑豆、船坞、乳香、没药、草乌)“治左瘫右痪,手足颤掉,言语謇涩,浑身疼痛,筋脉拘挛,不得屈伸,项背强脚膝,行履艰难,骨节烦痛,不能转侧”。

    据研究,现代中医治疗颤证的核心药物有白芍、天麻、熟地黄、当归、川芎;运用频次最高的为补虚药、平肝息风药及活血化瘀药[11];化痰湿药物亦为常用[11-16]。

    2.3 蒋健教授治疗颤证的经验为化痰、祛瘀、息风 蒋健教授认为临床所遇颤证以特发性震颤居多,病机以风、痰、瘀、虚为主[17-21],如肝火化风、热甚动风;气机阻滞,痰湿内停及脾胃虚弱,水湿失运,痰湿为患;气机郁滞,瘀血内停,或气虚无力运行血瘀,甚至离经之血瘀结;痰湿凝滞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