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3
编号:13564881
基于生物传热学的艾灸疗法物理学剂量研究(4)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3
     胸腹、背腰部经穴比较,属阴的胸腹部穴位膺窗、天枢产生的最高耐受温度高于属阳的背腰部穴位肺俞、肾俞;而产生最高耐受温度所需时间的比较,膺窗、天枢均短于肺俞、肾俞;艾灸物理学剂量的比较,膺窗、天枢均低于肺俞、肾俞,提示属阴的胸腹部穴位艾灸时所需的物理剂量少于属阳的背腰部穴位。

    由上述研究结果可知,不同部位的穴位均有一定的剂量范围,进行灸疗时,只要达到穴位的剂量范围,即可取得相应的效果。其次,属阴部的穴位产生最高耐受温度高于属阳部的穴位,产生最高耐受温度所需时间属阴部的穴位短于属阳部的穴位,而艾灸时所需的物理学剂量属阴部的穴位低于属阳部的穴位,这可能与不同部位皮肤所含的黑色素含量不同有一定关系。黑色素是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损伤的主要屏障,它能够吸收大部分紫外线,转化成无害的热能后转移至其他部位,进而保護及减轻由于日光引起的皮肤急性和慢性损伤[10]。另外,在炎热的环境中,黑色素合成可以增加人体的热负荷,所以在吸热能力方面,黑种人比白种人要多吸收30%热能[11]。通常情况下,人体四肢内侧(手足部阴经)、胸腹部属阴,皮肤颜色较浅,黑色素含量低 ......
上一页1 2 3 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