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3
编号:13564882
基于生物传热学的艾灸疗法物理学剂量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3
     2 结果

    2.1 手部穴位艾灸物理学剂量的比较

    手部穴位灸前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手部穴位最高耐受温度比较,天府和内关均高于手三里和臂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部穴位产生最高耐受温度所需时间的比较,天府和内关均短于手三里和臂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部穴位艾灸物理学剂量的比较,天府和内关均低于手三里和臂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图2。

    2.2 足部穴位艾灸物理学剂量的比较

    足部穴位灸前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足部穴位最高耐受温度比较,三阴交和血海均高于足三里和梁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部穴位产生最高耐受温度所需时间的比较,三阴交和血海均短于足三里和梁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部穴位艾灸物理学剂量的比较,三阴交和血海均低于足三里和梁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图3。

    2.3 胸腹、背腰部穴位艾灸物理学剂量的比较

    胸腹、背腰部穴位灸前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