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6
编号:13595632
针灸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和脑血流量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86
     随着中医理论和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刺疗法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了“独当一面”的作用,中医针刺疗法能够通过穴位刺激,从而有利于神经肌肉接头和触突的建立,对新的运动传导通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物理康复技术则能够为受训者提供正常的训练运动模式,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和异常姿势的改善[10-11]。针灸疗法与现代物理康复技术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者常常能够发挥协同效应,两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形益彰,能够使患者获得最大的康复疗效[12-13]。痉挛型脑瘫患儿按中医理论讲多为母体在孕期经受了刺激或者营养不足,新生儿先天不足,后天护理不足,导致肢体肌肉失去滋养,而出现萎缩挛缩,屈伸不利;加之外邪侵袭,脾胃虚弱,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生化乏源,最终导致筋脉、肌肉失养,患儿筋脉挛急、肌肉羸软乏力,肢体强硬进而致相应肌张力增高、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4-15]。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脑瘫患儿的大脑存在广泛性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认为痉挛型脑瘫可能是由于大脑前、中、后动脉供血不足而致相应部位的脑组织发育异常,从而出现临床症状。而粗大运动功能、智力发育等与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具有相关效应[16-18]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