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5
编号:13597080
刘完素李东垣火热证认识之异同(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5
     由是观之,刘完素在湿热泻痢治疗中重在苦寒燥湿除热,对泄泻重外感风湿热为致病之因,治疗泄泻精于辨证,针对病因及症状确立治法,喜用茯苓、芍药、白术,并用辛味药发散开郁使气宣平。而李东垣强调内伤脾胃,确立升阳除湿大法,善用风药;且重在升举阳气,“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上升归于本身阳位,则泄痢自止。同时二者都认识到泻痢日久耗损阴血,并在治疗中有所体现。

    4对中消证治的认识

    刘完素对消渴的阐发是其学术体系中很有特色的和代表意義的内容。在消渴病证治上,提出不可妄用燥热之药,因原本湿寒之气极衰,燥热之阳气过盛,避免更伤脾胃之气。而针对中消之证,因本气虚而致之中消“宣以寒湿之药,补阴泻阳,除热润燥,而土气得平,是谓补其脾土之本也”[13],而因于六气相干,风热胜湿而致之中消“可以退风散热,养液润燥,而救其已衰之阴湿”。然观两者治则,大抵清热开郁,养液润燥。方用人参白术汤用治“燥热郁甚而成消渴”,“兼疗一切阳实阴虚,风热燥郁……消渴,气液不得宣通”。方剂组成:人参、白术、当归、芍药、大黄、山栀子、荆芥穗、薄荷、桔梗、知母、泽泻各半两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