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3
编号:13619922
王居易教授针灸经络辨证论治诊疗体系与学术思想探析(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3
     5 发展《黄帝内经》经络诊察方法

    王居易教授认为,察经是指在分析临床病候的基础上,对有关经脉和穴位进行检查诊察,以发现异常的变动经脉,是针灸分析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8]。《灵枢·刺节真邪论》:“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王教授把《黄帝内经》中许多诊察经络的方法,结合临床实践总结为审(视)、切(候)、循(推)、按(弹)、扪(抚)5种[910]。例如循(推)法,用拇指指腹循十二经循推患者向心至肘膝(颊、项)部,辨别其皮下组织可能出现过敏性疼痛、胀满、迟钝等变化反应,判断经脉的异常。如经络异常,皮下循推会感知局部肌肉紧张度增高,松软塌陷,分辨出结节、结块、结络、脆络,以及滞涩、光滑、粘连、分离等变化。经络诊察方法可以为临床辨别经络虚实寒热提供依据,减少主观推断偏差。但是,王教授认为异常经脉与临床病候的联系并不是一直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即其反应经脉和治疗经脉,有时并不是同一个经脉系统,对这种不一致,反映出了中医经络气化、疾病传变的深刻性,临床当详查细审。

    6 选择治疗经脉与配穴

    王居易教授强调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