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6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2951324
“掌故”在汉代是官员名称
http://www.100md.com 2016年9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9期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掌故多指对历史人物故事的考证叙述,带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章。其实“掌故”是指一种朝廷命名的官职,是汉代始设的一种国家文职官员。

    史载,汉朝时,国家设置了一种名为“掌故”的官职,隶属于太常。太常下属太史,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太史的长官叫太史令。司马迁就是汉代有名的太史令。太史令手下有许多官员,其中就有“掌故”一职。“掌故”是专门负责管理收集国家历史故事,因其工作性质是掌管国家的“旧事”,所以称为“掌故”。

    掌故因为是朝廷正式任命的政府官员,因此,国家定期给他们发“工资”。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二千石属。”按当时的生活水平测算,这笔俸禄可以养活19个人左右。这在当时社会已经算是“高薪阶层”了,待遇了得。由此可见政府对掌故一职的看重。《史记·儒林列传》中载:“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汉书·司马相如传》中载:“宜命掌故悉奏其仪而览焉。”这都说明掌故当时在朝廷中,是个很显要的官,不仅平时工作量很大,也颇受政要的器重。

    在汉朝,有些掌故是可以传袭的,掌故也由此成为“职业掌故”。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便是太史令(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职),所以其父病逝后,司马迁承袭了太史令一职。《史记·龟策列传》中就有“孝文、孝武因袭掌故,未遑讲试”的记载。 (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