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3期
编号:13211612
桂枝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3期
     1.2 全方化学成分

    中药组方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能会因组方的原因而发生增减。目前有关桂枝汤此类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已有的报道主要涉及桂枝汤有效部位A和全方的化学成分2个方面。

    1.2.1 有效部位A 桂枝汤有效部位A是桂枝汤全方水提浸膏,用80%乙醇溶液沉淀多糖,可溶部分回收成膏,用10%HCl溶液调节pH至5~6,乙醚脱脂,酸水层用10%氨水溶液碱化调至8~9,经氯仿反复萃取并脱水制得[37-39],对实验动物体温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戴德舜等[38]利用HPLC-MS/MS联用技术从桂枝汤有效部位A中检测出23个成分,推测为月桂酸、北乌碱、苷类、薯蓣皂苷元、樟醇、麦角酰胺、园瓣姜花素、甘草素、鳞叶甘草素C、高良姜素3,5,7-三甲醚、白杨素5,7-二甲醚、异戊烯二氢赤松素等成分。周硕等[40-41]还从桂枝汤有效部位A中鉴定出(3S,5S)-姜辣二醇、(3R,5S)-姜辣二醇、芒柄花素、香草醛等成分。此外,桂枝汤有效部位A中尚含有十余种苯丙烯类成分,此类成分基本结构相同,共有母核见图1。以桂皮酸类等4类成分为例,本类成分约有33个[42],结构信息见表1。结合后文部分化合物(包括本类化合物)个数的增减(也包括含量)推测,可能与相关成分母核相同而取代基不同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