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3014331
山西产苦参花中生物碱类和黄酮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4)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24期
     [2] 赵琴琴,张玉峰,范骁辉. 高效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法同时鉴定苦参中的两大类活性成分[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6):762.

    [3] 张翅,马悦,高慧敏,等. 苦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4):205.

    [4] 陈静,梁生旺. 苦参的成分及质量分析研究进展[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28(5):569.

    [5] Xi C,Yi C,Yang X,et 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of active principles in Sophora flavescens root[J].Chromatogra B Analyti Technol Biomedi Life Sci,2004,812(1/2):149.

    [6] 李安平. 中国苦参[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7] 段金廒. 中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8] 段金廒. 中药资源化学:理论基础与资源循环利用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9] 郑永权,姚建仁,邵向东,等. 苦参杀虫抑菌活性成分研究[J]. 农药学学报,1999(3):91.

    [10] 王海. 苦参总碱的抗菌性能和抗菌机理及其在高吸水树脂上的应用[D]. 泉州: 华侨大学,2014.

    [11] 朱晓伟,宝金荣,布仁.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9(s1):82.

    [12] 穆甲骏,王卫国,侯启昌. 苦参生理活性物质研究现状与展望[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131.

    [13] 李巍,梁鸿,尹婷,等. 中药苦参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 药学学报,2008,43(8):833.

    [14] 马鸿雁,周婉珊,褚夫江,等. 苦参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及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2690.

    [15] 劉元昀,刘会敏,王憬,等. 槐米中主要黄酮苷元成分的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52.

    [责任编辑 丁广治] (张黄琴 朱振华 钱大玮 翁泽斌 郭盛 段金廒 雷振宏 李安平)
上一页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