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969949
油菜素内酯对甘草性状及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2期
     [摘要]该文以两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植株为试验材料,于甘草生长旺盛的7月喷施4种不同质量浓度(0.1,0.4,0.7,1.0mg.L-1)的油菜素内酯,分别于8,9,10月取样测量其性状(株高、地茎、节数、节间高度、根长、根粗、根鲜重、根干重),利用HPLC检测7种化学成分(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芹糖基甘草苷和芹糖基异甘草苷)的含量,分析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后栽培甘草的性状及7种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为提高栽培甘草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7mg·L-1的油菜素内酯处理2个月后,其株高、地茎、根长、根粗、根鲜重、根干重均比对照提高,其提高幅度为15.09%,6.15%,16.52%,8.46%,21.90%,29.41%;其化学成分除异甘草素外,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芹糖基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分别比对照提高20.16%,45.31%,53.56%,27.66%,23.54%,8.46%。并且BR对栽培甘草的作用在处理完2个月后达到最佳值。说明外源喷施BR可以同时提高栽培甘草的产量和质量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