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8期
编号:13131580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山东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8期
     2.3 不同干燥方法对切段丹参样品质量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法对切段后丹参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见表2。晒干和阴干对迷迭香酸、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影响较大,晒干法使上述3种活性成分含量明显降低,与阴干法相比分别降低了18.75%,22.00%,19.15%。晒干和阴干为各丹参产区常用的干燥方法,以晒干方式更为普遍,二者主要区别于光照条件,晒干使丹参药材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导致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含量降低,可见,光照是影响丹参酮类成分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烘干法对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有明显影响,而对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影响不显著。40,60 ℃属于低温烘干,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在这2个温度下无明显变化,然而,当温度上升至80 ℃时,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急剧下降,60 ℃为该2种成分发生变化的临界温度,温度继续升高,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降低,可见,温度(高温)是影响丹酚酸类成分含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综合分析可知,以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为代表的丹参酮类成分对光照较敏感,对温度的敏感度较低;而以丹酚酸B为代表的丹酚酸类成分对温度较敏感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