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7期
编号:13133577
血压难控因素的中医认识及辨治体会(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7期
     2013-4-18:一周后患者复诊,诉头晕、失眠明显好转,心悸减轻,口干口苦口黏好转,胃纳改善,二便调。查体:血压136/82 mmHg,舌转淡,苔薄白,脉转浮。再服上方7剂。随访至今,患者血压控制可,睡眠改善,头晕未作。

    2便秘

    6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为23%左右,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发生率高达80%,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可能与肠道神经退行性病变有关[30-31]。便秘是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需要重点关注的临床症状,便秘可以导致患者情绪焦虑抑郁,引起血压波动,用力排便往往是脑卒中、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疾病发作的重要诱因。高血压是导致便秘的重要原因,高血压病患者反复发生的便秘与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有关。另外,便秘时胃肠消化功能减弱,降压药吸收减少,有效血药浓度下降,导致降压疗效不理想,而一旦加大降压药物的用量,则有加重肝肾代谢负担,药物浓度蓄积致低血压风险[8,11]。反复发作的顽固性便秘是导致血压波动的重要诱因,加强对高血压患者便秘的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中医学认为便秘多与肠道传导失司有关。在高血压病火证、饮证、虚证三阶段中均可出现便秘。老年高血压患者反复发作的便秘多为中焦郁热所致。在火证阶段,便秘尤其与胃火、肠火密切相关,临床可见口腔异味,口渴饮冷,口苦、口干、口黏,腹满腹胀,矢气、嗳气则舒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