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8440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中、微量元素动态变化规律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4期
     [摘要] 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壤和连作土壤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效钙、镁、锰、铜、锌和硼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三七连做土壤除钙、镁外,其他微量元素及间隔5年土壤全部中、微量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新土;间隔5年土壤除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连做土;土壤有效锰、铜和硼含量受种植模式影响,而锌、钙和镁不受影响;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效铜和钙含量及连作土有效锌含量季度变化不显著,但有效硼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新土和间隔5年土壤有效锌含量也随种植时间延长而上升;有效锰和镁含量在次年4月达到峰值,至取样结束降至最低;同新土相比,间隔5年土壤有效锰和铜所占比例增幅分别为29%,114%,镁和硼所占比例降幅分别为18%,38%,锌和钙所占比例变化不显著;连做土壤锰、铜和硼所占比例增幅分别为50%,120%,22%,锌、钙和镁等无显著变化。结论:连作不能引起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亏缺,而诱发连作障碍,但其造成的三七种植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比例失衡应为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三七;连作;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

    随着三七药食价值被深入发掘,其市场需求量和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三七产业已成为云药产业主要支柱。三七对其生长环境要求极为严格,文山州是三七道地产区,非道地产区三七存在品质不高,甚至生长发育受限等问题,因此三七适宜种植地区扩展空间有限,主要集中于文山州及周边少数地区。为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三七连作成为七农无奈选择,三七道地产区连作面积已占总面积15%以上[1]

    连作常导致土壤养分、理化性质、微生物区系等发生改变,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导致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从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中药材种植生产上也存在着连作障碍问题,根类药材连作障碍问题尤为突出,如地黄、丹参、桔梗、人参属等[2]。三七为人参属植物,该属作物连作障碍存在3方面原因:土壤中病原菌增多引起的病害加重,根际化感作用积累产生的自毒现象,土壤营养特别是微量元素消耗使营养不足[3]。三七是宿根植物,忌地性极强,连作障碍现象严重。
, 百拇医药
    作物对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尤其是对中、微量元素吸收的比例具有特定规律。同一种作物长期连作,必然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的亏缺或累积,从而造成养分失衡[4]。三七长期连作,从土壤中携出大量养分,但由于平衡施肥技术在三七栽培中尚未推广应用,三七养分需求与养分施入间的差异必然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如简再友等[5]发现三七3年连作土中铜和钙的含量明显低于新土中的含量,而铁、锰、钾和钠的含量显著高于新土。通过平衡施用中、微量元素的方式可一定程度改善三七连作障碍问题[6-7]。目前关于三七不同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中、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对文山州的古木、马塘、盘龙和马白4个道地产区进行定位监测,研究不同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动态变化。本文的展开对深入揭示三七连作障碍机制及建立消减措施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

    1 材料

    1.1 定位监测点布置 2008年12月,根据三七生长的不同环境类型,在夜潮性土壤类型区域的文山县古木镇莲花塘村、马关县马白镇马鞍山村和干旱土壤类型区域的文山县马塘镇侬人河村、文山三七研究院砚山试验场(盘龙乡)建立了4个动态定位监测点,每个定位监测点均在同一三七棚内采用换土方式,设置了新土、间隔5年、间隔0年(连作)种植3个处理,每处理试验面积6.5 m2。各处理间用油毛毡分隔。三七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管理,其中二年生三七从5月至10月,每月追施1次复合肥[15-15-15(S)],施用量为225 kg·hm-2;三年生三七从4月至8月,每月追施1次复合肥[15-15-15(S)],施用量为300 kg·hm-2
, 百拇医药
    1.2 样品采集 2009年7月20日至2011年1月20日,每3个月分别采集古木、马白、马塘和盘龙4个定位监测区的三七土壤。取0~15 cm土层,去除表层覆盖物,每小区均采用5点法进行采样,样品混合后以四分法取舍,装入袋中。土壤样品在自然条件下阴干至恒重,磨碎后过0.2 mm筛备用。

    2 方法

    检测指标包括土壤有效锰、铜、锌、钙、镁和硼。锰、锌、铜的测定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镁采用1 mol·L-1醋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硼采用甲亚胺-H酸比色法测定[8]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间隔年限三七种植土壤有效钙含量动态变化 不同种植间隔年限、季度土壤有效钙含量变化见表1。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土壤有效钙含量特征为,间隔5年土有效钙含量高于新土,但连做土略低于新土,3种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效钙均无明显季度变化。新土有效钙质量分数为815~929 mg·kg-1,平均为863 mg·kg-1;间隔5年土壤为1 335~1 440 mg·kg-1,平均为1 391 mg·kg-1;连作土为805~883 mg·kg-1,平均为841 mg·kg-1。间隔5年和连作土壤有效钙含量分别比新土高153%和-3%。说明,增加种植间隔年限对土壤有效钙具有富集作用,连作土壤则有所亏缺。不同间隔种植模式下各监测点土壤有效钙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为,除新土模式下的古木高于盘龙外,各间隔种植模式均表现为马塘>马白>盘龙>古木,分别为平均水平的205%,64%,78%,52%;182%,97%,85%,36%;158%,123%,89%,30%。可见,间隔种植模式不能改变各监测点土壤有效钙平均含量变化趋势。, 百拇医药(杨野 王丽 郭兰萍 崔秀明 金航 朱新焰 刘大会)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