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8889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4期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对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全氮变化研究发现,间隔5年土含量显著高于新土和连作土,但连作土和新土之间无显著差异(表1);碱解氮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含量由高至低顺序为间隔5年土、连作土和新土(表4)。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间隔种植模式下七农将覆盖于墒面的大量松毛或稻草等有机物翻压至土壤中,经过5年的腐熟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必然显著高于新土和连作土,故其有机氮含量相对较高,也就造成了间隔5年土壤具有较高含量的总氮。而新土和连作土有机质投入相当,故其总氮含量亦无显著差异。但是,七农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过分重视氮肥的施用,速效氮肥的过量补充造成了七园土壤碱解氮的累积,长期植七土壤碱解氮含量必然高于新土,而由于间隔5年土有机态氮的分解产生了大量的碱解氮,因而其碱解氮含量高于连作土。这与钟爽等[6]对香蕉连作土壤研究结果较为一致。

    虽然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全氮季度变化趋势不明显(表1),但碱解氮季度变化均表现为自取样之日的2009年7月至次年1月呈下降趋势,2010年1—4月前呈上升趋势,而后再呈下降趋势。汪小兰等[7]认为土壤全氮季度变化受降雨和温度影响较大,而碱解氮则受作物生长影响较大。文山地区年均温差较小[8]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