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5期
编号:13156356
培元通滞法在艾滋病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5期
     3.2 解毒通滞 HIV疫毒及病程中内生郁滞、痰浊瘀血及兼夹邪气是艾滋病重要的病理变化,因此解毒通滞亦是艾滋病防治方法的另一重要方面。

    疏肝理脾畅气机:艾滋病因感受HIV,若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或不能获得家庭、社会的支持,甚或受到冷遇或遭到歧视,从而产生恐惧、悲观、压抑等情绪,因之情志内伤,或与湿热、六淫等内外邪气杂合为病,出现各种各样的肝郁气滞表现;同时HIV损伤元气,因气虚推动无力,气血津液运行障碍,易导致气机运行失调出现气滞、气逆等;或HIV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土虚木乘,肝气郁结,或痰浊、瘀血、毒邪阻滞,进一步加重气机郁滞。因此艾滋病的治疗中,当疏肝理脾,调畅气机。临床可用柴胡疏肝汤、加味逍遥丸、升降散加减。

    健脾宣肺化痰结:由于受HIV损伤元气,津液不能正常运化和敷布,渐积为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脾失运化,痰浊中阻,则脘闷腹胀,纳差腹泻;若肺不布津,痰浊阻肺,蘊而化热则咳喘痰多,胸闷发热。痰饮既是艾滋病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反过来又成为致病因素, 若痰浊流注,从而引起艾滋病并发痰核瘰疬及恶性肿瘤。因此健脾化湿杜生痰之源,宣肺化痰洁贮痰之器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