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922
编号:13527119
枇杷叶质量控制现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5日 《中国药房》 201922
     2.5 基于不同炮制方法的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中药材在制备成制剂之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炮制处理,炮制加工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和药效[9]。韩秀奇[29]研究发现,枇杷叶蜜炙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会发生变化,经蜜炙后,山柰酚、槲皮素、总黄酮含量均明显减少,其中槲皮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可能与黄酮类炮制后化学结构变化有关。此外,蜜炙后枇杷叶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亦有所下降,但不明显。经药理实验后发现,枇杷叶生品和蜜炙品的水提物均有明显的祛痰效果,其中蜜炙品的效果更佳。汪世浩等[30]对枇杷叶及其炮制品(清炒、蜜炙)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炮制对枇杷叶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蜜炙品中总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最高。周宁等[31]对经过4种方法炮制后的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炮制品中熊果酸含量最高的是姜汤煮品,其次为蜜炙品、姜汁炒品,含量最低的是生品。由此可见,炮制前后含量变化较大的是黄酮类和三萜酸类成分,因此可将其作为质量标志物的来源。

    2.6 基于与药物体内代谢过程相关化学成分的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中药成分进入人体后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