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6133
幽梦影中英双语.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30日
第1页
第10页
第17页
第30页
第32页
第87页

    参见附件(2167KB,112页)。

     中国历代笔记内容广泛,志怪、志人、记野史、谈掌故、写人生、谈感悟、辑文献……无所不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珍贵的史料价值。《中华经典随笔》丛书(插图本),采用双色印刷。精选历代笔记中的经典精品,以权威版本为底本进行核校,并辅以简注和点评,配以插图,力求为广大读者提供除“正史”“正统”之外的别样洞天,多角度、多侧面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内容简介

    《幽梦影》是一本妙书,张潮与好友的唱和被视作“微博体”的穿越,杨复吉评论说“诗言隽旨,前於后喁,令读者如入真长座中,与诸客周旋,聆其馨欬,不禁色舞眉飞,洵翰墨中奇观也。”可惜网上所有流传的都错讹百出,难以卒读。看到张潮说“著得一部新书,便是千秋大业,注得一部古书,允为万世宏功。”不禁想基于Kindle的排版能力,认真做一本排版精良的《幽梦影》。于是我们搜罗原清刻本,对照大陆及台湾的多个新版逐字勘校,正体竖排,三色“套印”,当为目前最佳的。张潮及其粉丝们名士风流,才华横溢,逼格盖世。读之令人会心适意,齿颊留香,虽不能至,不禁心向往之。

    《幽梦影》体现的,是张潮以经史子集为底,浸透了传统中国文人教养的生活观。它展示了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品味,中国文人的生活态度。藉著张潮的眼睛,让我们发现琐碎生活竟然如此不凡,月亮、石头或一棵树,云霞、蝴蝶或花鸟,这些寻常之物,在作者静观、内省,经过个人的体悟之后,成了足以流传的生命学问。

    张潮所生年代,正值中国传统学术总结之时,这本书的体验和学问因此亦带有总结性质。他的一家之言,乃是以中国学问为底,收束到个人性情里头再放出来的,个人风格强烈的生命哲学,绝非单纯的知识。

    林语堂认为张潮极能体现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特质,因此“数十年间孜孜不倦地推介《幽梦影》这部书”,翻译此书,让西方世界见识中国文化。两人相交于不同的时空,却同样具有“纯粹的生活”,那是明朝文人最重视的“性灵”,一种清洁、透明而单纯的性情质地。作为基督徒的林语堂曾经说,《圣经》让他向往“清洁的生活、纯粹的生活、单纯的生活、有用的生活”。《幽梦影》之于林语堂,则有如中国版的《圣经》,有用又无用,让人在浊世里安身立命。

    林语堂:我们已经知道大自然的享受不仅限于艺术和绘画。大自然整个渗入我们的生命里。大自然有的是声音、颜色、形状、情趣和氛围;人类以感觉的艺术家的资格,开始选择大自然的适当情趣,使它们和他自己协调起来。这是中国一切诗或散文的作家的态度,可是我觉得这方面的最佳表现乃是张潮在《幽梦影》一书里的警句。这是一部文艺的格言集,这一类的集子在中国狠多,可是没有一部可和张潮自己所写的比拟。

    章衣萍:《幽梦影》,才子之书,亦大思想家之书也。心斋思想言论,正如知堂先生所云:“是那样的旧,又是那样的新。”当代思想家能如心斋这样写得出清新可爱之随笔者,尚绝无仅有。

    作者简介

    张潮:字山来,号心斋,仲子,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八年(1650年)。张潮是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官至翰林院孔目。张潮著作等身,著名的作品包括《幽梦影》、《虞初新志》、《花影词》、《心斋聊复集》、《奚囊寸锦》、《心斋诗集》、《饮中八仙令》、《鹿葱花馆诗钞》等。张潮也是清代刻书家,曾刻印《檀几从书》、《昭代从书》(山帙、水帙、花帙、鸟帙、鱼帙、酒帙、书帙、御帙、数帙)等。

    幽梦影预览

    图书目录

    前言

    一 读经宜冬

    二 经传宜独坐读

    三 无善无恶是圣人

    四 天下有一人知己

    五 为月忧云

    六 花不可以无蝶

    七 春听鸟声

    八 上元须酌豪友

    九 鳞虫中金鱼

    一〇 人世须学东方曼倩

    一一 赏花宜对佳人

    一二 对渊博友

    一三 楷书须如文人

    一四 人须求可入诗

    一五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

    一六 春者天之本怀

    一七 昔人云

    一八 愿在木而为樗

    一九 黄九烟先生云

    二〇 古人以冬为三余

    二一 庄周梦为蝴蝶

    二二 艺花可以邀蝶

    二三 景有言之极幽而实萧索者

    二四 才子而富贵

    二五 新月恨其易沉

    二六 躬耕吾所不能

    二七 一恨书囊易蛀

    二八 楼上看山

    二九 山之光

    三〇 假使梦能自主

    三一 昭君以和亲而显

    三二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

    三三 美人之胜于花者

    三四 窗内人于窗纸上作字

    三五 少年读书

    三六 吾欲致书雨师

    三七 为浊富

    三八 天下唯鬼最富

    三九 蝶为才子之化身

    四〇 因雪想高士

    四一 闻鹅声

    四二 一岁诸节

    四三 雨之为物

    四四 古之不传于今者

    四五 诗僧时复有之

    四六 当为花中之萱草

    四七 物之稚者

    四八 女子自十四五岁至二十四五岁

    四九 寻乐境

    五〇 富贵而劳悴

    五一 目不能自见

    五二 凡声皆宜远听

    五三 目不能识字

    五四 并头联句

    五五 水浒传武松诘蒋门神云

    五六 花之宜于目而复宜于鼻者

    五七 高语山林者

    五八 云之为物

    五九 值太平世

    六〇 天下器玩之类

    六一 养花胆瓶

    六二 春雨如恩诏

    六三 十岁为神童

    六四 武人不苟战

    六五 文人讲武事

    六六 斗方止三种可存

    六七 情必近于痴而始真

    六八 凡花色之娇媚者

    六九 著得一部新书

    七〇 延名师训子弟

    七一 积画以成字

    七二 云映日而成霞

    七三 大家之文

    七四 由戒得定

    七五 南北东西

    七六 予尝谓二氏不可废

    七七 虽不善书

    七八 方外不必戒酒

    七九 梅边之石宜古

    八〇 律己宜带秋气

    八一 厌催租之败意

    八二 松下听琴

    八三 月下听禅

    八四 有地上之山水

    八五 一日之计种蕉

    八六 春雨宜读书

    八七 诗文之体

    八八 抄写之笔墨

    八九 人非圣贤

    九〇 史官所纪者

    九一先天八卦

    九二 藏书不难

    九三 求知己于朋友易

    九四 何谓善人

    九五 有工夫读书

    九六 人莫乐于闲

    九七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

    九八 平上去人

    九九 水浒传是一部怒书

    一〇〇 读书最乐

    一〇一 发前人未发之论

    一〇二 一介之士

    一〇三 风流自赏

    一〇四 万事可忘

    一〇五 芰荷可食

    一〇六 宜于耳

    一〇七 看晓妆

    一〇八 我不知我之生前

    一〇九 我又不知在隆万时

    一一〇 文章是有字句之锦绣

    一一一 予尝集诸法帖字为诗

    原文摘录

    一介之士,必有密友:密友不必定是刎頸之交。大率雖千百里之遠,皆可相信,而不為浮言所動。聞有謗之者,即多方為之辯析而後已;事之宜行宜止者,代為籌畫決斷。或事當利害關頭,有所需而後濟者,即不必與聞,亦不慮其負我與否,竟為力承其事,此皆所謂密友也。

    正以人之血肉,只堪供蝇蚊咀嚼耳。以我视之,人也;自蝇蚊视之,何异腥膻臭腐乎? 一恨才子无德行,二恨佳人多薄命。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物有言之极俗而实可爱者,阿堵物也。 众人碌碌,动物中蜉蝣而已;世人峥嵘,植物中荆棘而已。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张竹坡曰:雨之为物,能令天闭眼,能令地生毛,能为水国广封疆。 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作文之法:意之曲折者,宜写之以显浅之词;理之显浅者,宜运之以曲折之笔;题之熟者,参之以新奇之想;题之庸者,深之以关系之论。至于窘者舒之使长,缛者删之使简,俚者文之使雅,闹者摄之使静,皆所谓裁制也。 (写作自有章法:用意曲折时,适合搭配浅显的词语;道理浅显时,适合运用曲折的笔法。老套的题目需要从新奇的思路去领悟;平淡的题目需要深挖内在关系和逻辑。而过于短促的需要舒之使长,冗长的需要删之使简,俗语需要美化使之雅,闹文需要收敛使之静,这就是所谓的文章“裁制”。)

    张竹坡曰:人中无知己,而下于物 ,是物幸而人不矣。物不遇知己,而滥用于人,是人快而物不快矣。可 见知己之难。知其苦,方能知其乐。

    幽梦影截图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2167KB,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