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5928
甲骨文字集释第十二十三卷高清.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1月24日
第1页
第10页
第23页
第50页
第77页

    参见附件(18211KB,565页)。

     甲骨文字集释李孝定八册第七册

    甲骨文是我国非常古老又神秘的一种文字,很多关于甲骨文的书籍出版后,慢慢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成为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甲骨文字集释第十二十三卷欢迎。

    甲骨文字集释第十二十三卷图片预览

    甲骨文字记载内容

    主要有四项:

    (一)经过加工和刮磨的龟甲和兽骨,由专门负责的卜官保管。卜官在它们的边缘部位刻写上记述这些甲骨的来源和保管情况的记事文字,称"记事刻辞";

    (二)卜官在占卜时,用燃着的紫荆木柱烧灼钻凿巢槽,使骨质的正面裂出"卜"形状的裂纹,这种裂纹叫作"卜兆",是据以推断卜问事情吉凶的依据。在时代较早的甲骨卜兆下面,刻写出占卜进行顺序的数字,这种数字也叫"兆序";

    (三)甲骨文的主体部分是卜辞,即占卜活动结束后记录占卜活动进行情况与结果的刻辞。大多刻写在甲骨的正面,也有部分刻写在反面的;

    (四)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六十个干支名称的干支表,可说是我国最早的日历。

    另外,甲骨文中还有一些当时学习刻写卜辞的人练习刻写的作品,称为"习刻"或"习契"。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关于天气,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早生贵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所以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同时,甲骨文与古老建筑的造型非常的接近,可以说建筑记载也是甲骨文的一大起源。从甲骨文中许多有关建筑的字形上,可以了解中国远古时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其发展脉络。

    甲骨文“高”字。从它的字形上,可以推断在商代已有了一种建造在土台上的建筑了。其下部应该看作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这是私有制抬头和家庭出现后的一种建筑方式。其上部可以看成是一栋既有屋顶又有墙身的建筑。墙的出现,在中国远古时代是个了不起的创造。用墙围合而得到的室内空间,比只用屋顶的要高大得多,这也正合了“高者,崇也”的字义。

    甲骨文“宫”字。它可以看成在一个大屋顶下罩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室内空间的房子。这是一种专供统治阶级使用的十分讲究的高大建筑物。

    文字特点介绍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一共三个基本要素。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构字体上看,文字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且富有立体感。

    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从章法上看,卜辞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活泼局面。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总之,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

    甲骨文如何入门

    先看林沄先生的《古文字学简论》,通俗易懂。再看李学勤先生《古文字学初阶》,里面推荐了古文字学需要看的一些主要书籍,还可以看看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以上是对古文字学学科性质的概括性认识。

    最重要的还是要识字。首先要熟悉繁体字,这是学古文字的基本前提。古文字有很多种,比如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题主说要学甲骨文,建议先学小篆,小篆和繁体字比较接近,又最为规范,材料也多,最好学,学小篆可以载个APP“书法字典”,平时多查每个字的篆体,同时百度小篆书法,去看图片,识读书法中的文字,不知道的就查。小篆比较好学,天天坚持学,大概两个星期就可以识读所有小篆了。之后建议学甲骨文,百度“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天天看,记。甲骨文目前学界公认识读的就一千来字,这一千字记记牢,差不多了。学甲骨文还有一个好方法,即将《甲骨文合集》与《甲骨文合集释文》放在一起读,这两套书网上应该能找到,如果找不到大家可以私信我。

    前面所说都是非常基础的。接下来开始专业些的。以下书籍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研究考释方面的,如《卜辞通纂》,《殷契粹编》,《甲骨文字释林》,《殷墟卜辞综述》,《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商周彝器通考》,《战国文字通论》

    著录方面的甲骨文方面看《甲骨文合集》(甲骨文著录看这个就可以了),如果有钱还可以看《屯南》,《花东》,《村中南》这些新出材料。金文方面有《殷周金文集成》,《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战国文字方面还没有统一著录的书,比较可惜。

    工具书类有《说文解字注》,《甲骨文字典》,《古文字类编》,《金文编》,《字源》,《战国文字字典》,《战国文字编》,《古陶文汇编》,《古玺文汇编》,《甲骨文字集释》,《甲骨文字诂林》,《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甲骨文校释总集》

    甲骨文字集释第十二十三卷截图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8211KB,5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