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21
编号:3695
爱情中的心理学.pdf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1日
第1页
第4页
第18页
第22页
第48页
第225页

    参见附件(1574KB,263页)。

     爱情中的心理学是关于恋爱心理学的书籍,主要讲述了在爱情中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可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有助于人们找到心仪的对象,找到幸福。

    爱情中的心理学内容提要

    《爱情中的心理学》内容简介:面对一个自己心仪的异性,需要懂点爱情心理学。即使已经共筑爱巢,婚姻也是需要经营的。怎样做到两人琴瑟和吗?如何让婚姻历久弥新?

    青年男女,谁不想拥有甜蜜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懂一点爱情中的心理学,才能找到适合的另一半。恋爱中的心理学,将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恋爱指导,使人们更好地把握心上人的心理,获得心上人的青睐,最终收获爱情的甜蜜果实;婚姻中的心理学,将告诉人们婚姻的特点和规律,使人们懂得怎样把握婚姻的脉搏,使婚姻的航船平稳、顺利地到驶向幸福的港湾。

    爱情之道在于彼此宽容,和谐相处成就美满人生。

    爱情中的心理学作者信息

    岳晓东,中国着名的心理学家,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1993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他是国内唯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心理分会首任会长,内地20多个机构的特邀顾问、名誉理事长等i内地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如《北京科技报》、《青年心理》、《校园心理》、《中国日报》(英文版),并受聘担任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0余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岳博士在心理咨询、创新思维、青少年偶像崇拜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先后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特别是他的《登天的感觉》一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读者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此外,他撰写的《少年我心》、《哈佛热线》和《批评的艺术》等心理学科普读物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爱情中的心理学读者评价

    徐志摩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林徽因,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林徽因——一个完美的理想恋爱对象。 首因效应 美丽的外表给我一种相当好的印象。当我们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孩,就会觉她拥有“温柔”,“优雅”“外向”“性格较佳”和“善于交际”等优点,而这些优点不一定是完完全全属于她的,只是印象而已。 当徐志摩看见林徽因,林徽因是个大美人,能激发人们正面的情感且给他很好的刻板印象,所以徐志摩就深深爱上了一个他以为是完美的林徽因。林徽因美丽的外表给徐志摩接近完美的印象,因为“美就是好”刻板印象所致。

    爱情中的心理学截图

    前言

    古往今来,再也没有哪一种社会科学之谜像爱情这样令我们迷惑和沉醉的了!

    爱情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情感。爱情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建立在性欲之

    上,对异性具有倾慕、珍惜之情的性爱;另一部分是由异性间所产生的依恋及理

    想、情操、个性追求等复杂因素混合升华而成的情爱。爱情是性爱与情爱的结合:

    缺乏性爱的爱情是畸形的;只有性欲的满足,没有感情的升华,也无法产生真正的

    爱情。同时,爱情是在男女双向交往中产生的,那种一方有情而另一方无意的情感

    显然无法发展下去。

    爱情不仅受社会、思想、伦理等因素影响,也受许多复杂心理因素的制约。爱

    情可谓人性的角斗场,它可以使狂妄自大的人头脑清醒,也可以使自卑自怜之人突

    破自我的禁锢。人生一世,没有比恋爱更能令人认清自我的面目,也没有比婚姻更

    能改变一个人的了。

    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爱情心理。古时候,爱情心理思想就已在许多文学、哲学

    作品中出现,如《诗经》中有关于爱情的文字描绘;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中有

    关于爱情的论述;司汤达的《论爱情》里也孕育了一定的爱情心理观点。由于研究

    对象的复杂及科学发展的局限,早期的爱情心理思想一直是零散地依附在其他学科

    中发展。

    20世纪初,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进一步提高的需要,尤其是弗

    洛伊德别开生面的心理研究,为爱情心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人们开始对爱情

    心理进行专门研究,并逐渐形成体系。

    当今的爱情心理学,是研究男女恋爱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

    学,即探讨男女在恋爱、婚姻中,爱情的获得及稳固的心理规律。它包括恋爱心理

    和婚姻心理两部分,具体研究:稳固爱情的心理规律、男女相爱的心理奥秘、求爱及择偶心理、初恋心理、爱情挫折心理及婚后各阶段的爱情发展之心理特点,等

    等。爱情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掌握好爱情中的心理奥秘,解决好爱情中的心

    理问题,将会使你的爱情和婚姻更加甜蜜、美满。

    本书是爱情心理学的通俗读物,分为“恋爱”和“婚姻”两大部分,分别阐述

    恋爱阶段与婚姻阶段中,两性可能面临的若干爱情心理问题。本书将为你解答爱情

    生活中你最感兴趣也最困惑、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

    人为什么会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审美错觉?

    为什么男女喜欢在晚上约会而不是白天约会?

    热恋中的女人为什么容易变成“野蛮女友”?

    为什么不要在心情脆弱的时候选择爱情?

    为什么说夫妻是一种特殊的“内团体”?

    为什么爱情也要讲究收支平衡?

    夫妻闲聊的“调味品效应”为什么有利于婚姻?

    人在爱情中想要实现怎样的心理补偿?……

    恋爱中的心理学,将为你提供恋爱中的指导,使你更好地把握心上人的心理,获得心上人的好印象,最终收获爱情的甜蜜果实;婚姻中的心理学,将告诉你婚姻

    的特点和规律,使你懂得怎样把握婚姻的脉搏,使婚姻的航船平稳、顺利地到驶向

    理想的港湾。

    读懂了爱情中的心理学,你将在激情燃烧之余,对爱情这门微妙的艺术洞若观

    火,并且懂得利用爱情世界里的独特规律,成功地驾驭自己的爱情之舟。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上篇 破解恋爱心理:落花有意,流水有

    情

    1 男性化、女性化都是教化的结果

    “男人喜欢孤独,女人喜欢成群结伴;男人较理智,女人较重感情;男人较注

    重逻辑,女人则凭借直觉;男人严峻,女人较热情;男人偏重概括,女人偏重分

    析;男人好斗,女人富有同情心;男人更热衷于抽象概念,女人则关心具体事物;

    男人喜欢领导别人,女人则乐于被人领导……”这是著名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关于男女有别的一段精辟论述。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是心理学博士、国际知名的人际关系和情感

    问题研究专家约翰·格雷用了整整7年时间,咨询调查了25000人而写成。该书一经

    出版,立刻轰动世界,连续158周排列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

    位,被誉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著名的两性情感关系图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

    自金星”,作者用这种来自不同星球的隐喻,表明了男女之间存在的极大差异。

    每个人自出生就拥有自己的性别,而两性之间的种种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呢?从表面看来,似乎男女性别的差异是与生俱来的。虽然生理上的差异我们无法

    忽视,但近几十年的研究更倾向于认为,性别差异的原因是社会教化的结果。

    西蒙·伏波娃在她的名著《第二性》中,有一段著名的理论:“女人不是天生

    的,是被训练而成的。”这句话的意思表明了所谓的“女性化”并非天生的。

    同理,“男性化”也不是天生的,同样是“被训练”出来的。文化人类学家玛

    格丽特·米德在其论著《三个未开化社会的性与气质》中,通过比较几内亚的阿拉

    佩修部落、慕德格摩亚部落、强布利部落三个部落,明确地陈述了这个观点。以狩猎和农业为生的阿拉佩修部落,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个个都表现得非常温

    和、文静,他们一般不与人发生争执,也不喜欢与人竞争。小孩子都与母亲有全身

    的接触,在母亲充分的爱抚下成长,同时受到其他大人的关爱。这种社会条件下成

    长的阿拉佩修部落的成年男性和女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属于文明社会中的“女性气

    质”。

    与此恰好相反的慕德格摩亚部落的成人,无论男女都很凶暴、嫉妒心强、猜疑

    心很重,并且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在严厉的教育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形成了极

    为粗暴的“男性气质”。

    而强布利部落呢?他们以女性为中心生产者,一切由女性主导,男性几乎不受

    重视,在这个部落里则表现为男女气质的颠倒。

    由此看来,所谓的“男性化”、“女性化”的性别角色,是由教育方式“制

    造”的,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下面是一个心理学家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样证明了

    文明社会里男女角色的分化是由教育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

    实验者让婴儿在地板上爬行,悄悄地在旁边观察母亲们对不同婴儿在玩耍时的

    要求,把婴儿的爬行距离作为衡量活动独立性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母亲们允许

    男孩往前爬行很远一段距离;而女孩只被允许爬行不远的距离,再想往前爬时就会

    被叫回。而且在爬行的过程中,女孩的母亲在一旁不断地给予指导;而相比之下,男孩的母亲显得对孩子比较不关心。

    在几乎所有的民族和时代,社会以及人们自身对于不同性别的期待和要求不

    同,对男女行为的强化和鼓励也不同。比如,我国古人将生男孩称为“弄璋”,将

    生女孩称为“弄瓦”;由男人耕地,女人织布;男的可以粗鲁一点、干重活,女的

    就应该斯文一点、干细活。就是说,男人女人性格的显著差异,很大程度是后天的

    教育和文化熏陶造成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感到社会上性别差异逐渐缩小的趋势。如今中性风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这从文艺界的流行趋势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超女选

    秀中李宇春、周笔畅,到现在的快男中伪娘刘著的走红,以及小沈阳、李玉刚等明

    星的流行,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性别角色越来越宽容的趋势。这大概是因为在知识

    经济时代,与智力相比,体力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而女性与男性在智力则没

    有什么差别。

    其实,无论是作为男性还是作为女性,都不必用性别角色的框架过度地束缚自

    己。女人要发掘自己“巾帼不让须眉”的潜在能力,而男人也不必为充当“男子

    汉”而活得太累。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 多接触就容易擦出火花

    我们从影视剧中经常看到,青年男女在旅行时、街道上、花园中邂逅,一见钟

    情,开始了恋爱。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事例有多少呢?答案是:只有微小的5%。

    世界广阔,网络发达,但现实中距离的远近却成为爱情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

    的“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跟心理学上的邻近

    效应是分不开的。

    什么是邻近效应呢?让我们先看下面的实验。

    1950年,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

    查。这是些两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

    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同一个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

    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

    密。具体来说,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

    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

    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这个实验和

    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近效应”,即:邻近的人之间更容易建

    立密切的关系,彼此间容易有更大的影响。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

    是近邻。而且,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意中人。

    那么,人们为何喜欢近距离的人呢?其首要原因在于心理经济性理由,即身边

    的人比较容易给予心理回报。

    就好比学生忘记带课本,一般都会向邻近的人借看;两侧的人能立即借出一起

    看的话,心理性回报就大。如果向远处的人借,产生的心理成本则较高,一般人不

    愿意这么做。近距离交往,对双方来说都是低成本投资和高回报率。与邻近的人交往,可以在互动中越发了解身边的人,从而找到合适的对象,在彼此相处中相互产

    生好感。

    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恋人多是自己身边的人,与自己生活在某个共同的圈子

    中。

    2006年对已婚夫妇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3成夫妇是在工作中认识的,3成是

    通过朋友或家人介绍认识的,学生时就开始来往的夫妇占1成,如此相加已有7成。

    还有一位心理学家的调查显示:多半的恋人是在距对方约70米以内的同一公司等环

    境中认识的。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在上世纪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

    书,发现13的夫妇婚前住在5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

    除了邻近,心理学家还发现,经常见面与接触,也可以迅速拉近恋人的心理距

    离。

    心理学中有一个“单纯接触理论”,证明经常接触与见面,可以增加人和人之

    间的好感。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请4位女大学生以不与任何人近距离接触为前提

    去大教室听课,一个学期里让她们分别参加15次、10次、5次及0次这种大教室的课

    程。学期结束时,让同样参加这个课程的其他学生对此4人做出好感度的评价,结

    果,出席次数越多的女孩被喜欢的程度越高。

    此实验证明,单纯的碰面能增加好感度。或者说,人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喜欢

    熟悉的面孔。

    这是恋爱中一个常见的心理规律。仅仅是简单的见面,也能让对方注意到自

    己。这就为彼此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只要见过几次面,心在不知不觉间

    已经一步步地接近。

    可见,不善于表达爱意的人,只要经常使自己出现在对方的视线范围之内,也

    可能为自己创造恋爱的机会。如果两个人是在同班或同公司就更容易了。在同公司

    或同活动组的话,只要调整上班下班的时间,就能天天与对方见面。而仅仅是这样简单的见面,就可能让对方注意到自己。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3 第一印象有多重要

    心理学上,人们对于一系列出现的事物,往往对最初和最后出现的印象更加深

    刻。前者叫做“首因效应”,后者叫做“近因效应”。

    恋爱中的首因效应,是指男女双方初次相见所产生的一种恋爱效果,也就是人

    们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它在恋爱中有很强的作用。

    在恋爱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印象往往是先入为主的。男女双方初次相见,给对方

    造成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给对方造成的首因效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男女双方今

    后恋爱关系的发展。因此,首因效应问题要特别引起恋爱双方的重视与注意,这是

    恋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之所以说男女双方初次相见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因为这是认识的起点。虽

    然这还不是深层次的本质的认识,但毕竟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一印象是难以忘怀

    的,它持续的时间很久。同时它的作用也很强,超过了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事物整个

    印象所产生的作用。

    如果男女双方第一次相约,其中一方就违约或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引起

    另一方的不愉快,给对方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如此一来,就会影响双方以后的交

    往,严重者还会分手告吹。

    因而,男女双方在第一次见面时,要尽可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当然这

    也不是说,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就故意去做作。在这个问题上,男女双方既不

    要故意做作,也不要持无所谓的态度。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首因效应,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1)第一次约会,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要准时赴约。特别是男方,最好能

    提前赴约,迎接女方的到来。有人认为女方一般有羞涩心理,晚到是合情合理的,其实,这并不好。道理很简单,晚到是违约的。失去了信用,并不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2)第一次相见,男女双方要注意各自的穿着打扮,既不要污垢满面,亦不要

    过分修饰。衣服污秽皱折,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肯定不美,不会给人留下好印

    象,但也不是穿着越华丽越讲究就越美。只要衣着打扮和谐得体,就会产生美的效

    果,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女性的化妆要恰到好处,假若弄得如鬼似妖,会使对方

    烦腻,形成不好的印象。

    (3)第一次见面,男女双方谈吐要得体。切不要谈起话来口若悬河,没完没

    了,不管对方爱听不爱听,东一榔头西一锤子。不要炫耀自己的身价和知识,显得

    盛气凌人、高高在上。要注意语言美,不讲粗话、脏话,不强词夺理。谈话时要和

    对方作一些语言或目光上的交流。若对方由于害羞、紧张,造成语言或行为上的失

    误,千万不要使之下不来台,要帮助对方度过难关。这样,就会给对方留下美好的

    印象。

    (4)第一次会面,要注意对方的心理活动。根据对方的心理反应,调整自己的

    行动方向,注意对方的姿态表情,根据对方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谈话内容。不要说对

    方不愿听的话,不要做对方不愿见的事。

    总之,“首因效应”的好坏,是关系到男女双方感情能否继续发展以及发展快

    慢的一个重要问题,愿人们在恋爱时,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知道的是,恋爱中第一次形成的印象不一定是客观、真实

    的印象,所以不一定是完全可靠的。我们在对恋爱对象的判断上,如果仅凭“第一

    印象”来判断对方,就容易形成认识的偏差。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

    心。”我们还要在继续交往中冷静、细致、全面地观察、分析对方,才能形成更全

    面的印象,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们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长期的相处中全

    面、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对方,既要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蒙蔽了自己的眼

    睛,也不要让真正的意中人与自己失之交臂。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4 “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审美错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价值观之下,人们的审美观不同;在

    同样的时代、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前提下,人的审美观又有个性的差异。但无论如

    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审美标准大体是一致的。但是,为什么在恋爱中会出

    现“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现象呢?

    这种心理现象可以说是爱情的必需组成部分,尽管这是一种心理学上所称

    的“审美错觉”。这种审美感觉在客观上看好像是失真的,但在主观上却是真实的

    心理体验。

    热恋中的男女对异性美的审视,既针对其外在体貌特征美,也针对其内在心灵

    美。心灵美可以弥补外表美的不足,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

    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心灵美常使人产生对外貌的“审美错觉”。

    在19世纪40年代初的英国,有一个著名女诗人叫伊丽莎白·芭莉特。她原是个

    卧床不起的病人,而且已经年近40,始终没有出嫁,但她却写得一手好诗,拥有众

    多的诗迷。其中有一个叫白朗宁的诗迷,比她小6岁,向她求爱。但芭莉特鉴于自己

    的身体状况,觉得两人并不合适,起初加以拒绝。但白朗宁坚持不懈,终于打动了

    她那颗封闭已久的心。

    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白朗宁拉着芭莉特的手说:“你真美,比我想像的美

    得多。”爱的力量就是这样神奇。一段时间之后,芭莉特的病竟然奇迹般地有了好

    转。

    在一般人眼里,芭莉特相貌并不出众,而且身体还不健康,何美之有?可白朗

    宁却在她的诗里发现了她的内在美,由内向外扩散,芭莉特就成了他眼里最美丽可

    爱的女人。

    这种“审美错觉”在爱情中其实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使情人发掘出恋爱对象身上更深层的美,以补偿某种不足,它可以推动爱情的发生与发展,而不至于使外在

    不美的人终生孤单。

    但如果审美者本身没有健康的审美意识,或者这种错觉发展到过分的程度,便

    会产生消极的作用。正如霭理士所言:“在热恋中的男女竟会把对方很丑的特点认

    为极美,而加以誉扬颂赞。”

    恋爱中,特别危险的是被对方容貌的美丽光环迷住了双眼,忽视了其丑陋灵魂

    的情况。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由于性心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常常不能冷静、客观

    地审视对方,只见其优点而不见其缺点,甚至把缺点也看成了优点。

    例如有位女子爱上了一个颇为英俊潇洒的男子,于是英俊潇洒盖过了其他一

    切:当他有些粗鲁时,她却认为是豪爽;他挥霍浪费,她却认为是慷慨大方;他有

    些方面不老实,她却认为这是聪明机智;甚至他又和别的女人勾勾搭搭,她还认为

    这种英俊男子哪个不爱……直至最后吃了大亏,才后悔莫及。

    如果爱情没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下的审美,就可能暗藏危机,导致

    日后婚姻和家庭悲剧的发生。如果审美错觉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旦爱

    的激情日趋平息,光环效应随之消失,后悔就为时晚矣。热恋中的男女,要正确对

    待审美错觉:

    (1)用理智战胜感情。

    我们通常都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恋爱

    中,人的感情常常占据指导地位,从而导致感觉和认识上的偏差。所以,一定要在

    恋爱的时候对自己、对对方做一下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不要让感情的因素冲昏头

    脑,被“审美错觉”引入歧途。

    (2)听取别人的意见。

    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处在恋爱中的男女往往容易被爱的错

    觉所迷惑,把恋人的某一点当作他的全部,甚至觉得恋人是完美无瑕的,是世界上最好的。此时,你应该认真听取家人和朋友们的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再结

    合自己的认识来重新审视对方。

    (3)培养对爱情的审察力。

    一般来说,爱情最能反映出一个人最深层次的需要。只有当恋爱中的男女彼此

    从内心真正吸引对方时,这种感觉才能够天长地久。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择偶标准

    和恋爱态度,培养对爱情的审察力。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5 为什么男女喜欢在晚上约会

    美国有一位作家,讲述了他在大学时第一次谈恋爱的经过。

    他看上了一位特别有艺术气质的女孩。那个女孩钢琴弹得非常棒,人长得也极

    为美丽,是学校公认的美人。于是,他就写了一封情书,大胆地向她袒露心扉,并

    约她在第二天中午在校外的一家餐馆见面,请她吃饭。

    第二天中午12点,阳光明媚,女孩准时赴约,作家早就风度翩翩地等在那里。……

    可是,设计得很完美的约会却以沉默和尴尬结束,两人各带着遗憾离开了。这

    是一次不成功的约会,他和她之间几乎没有来电,有的只是欲言又止、灵感枯竭的

    交谈障碍。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家后来回忆说,在光线的强烈刺激下,两个人的表情互相看得一清二楚,甚

    至能通过眼神看透对方的心理,仿佛成了透明人,心里的欲望完全要被揭穿了。那

    种感觉极不自在,就像自己被剥了一层皮一样,没有一丁点的浪漫气息。在这种情

    况下,甭说表露心迹,就连饭都没吃好。

    作家反思了自己的鲁莽,又重新给女孩写了一封信,就首次约会的仓促和气氛

    的失败向她道歉,然后,郑重地邀请她在周六的晚上,去观看一场最新上映的艺术

    电影。女孩同意了。

    这晚,他们过得非常愉快。他们并肩坐在黑暗朦胧的后排座位上,互相感受了

    对方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作家主动握住她的手时是那么自然,两个人的距离越靠越

    近,最后她靠在了他的肩膀上,像旁边其他的恋人一样。从电影院出来,他们又一

    起去吃了夜宵。没多久,两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谈到自己一次成功和一次失败的约会,作家提到了“黑暗”的作用。他

    说:“那真是一种奇妙的状态,我的心跳得像在有点凉的海水里寻找温暖的鱼儿,急切地想和她靠得近一些。她也有同样的感觉。我们完全消除了隔膜,无话不谈。

    而且在黑暗的环境中,我发现她美极了,比白天更有魅力!”

    从作家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恋人在约会的时候选择晚上,并且选择那

    些光线较暗的地方,是有其心理原因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越是在黑暗的时候,体内的本能作用就越强,也就越容

    易产生爱恋行为。而且,在光线较暗的场所,因为双方看不清彼此的表情,也容易

    减少不必要的戒备和猜测,从而拉近双方距离,产生安全感,并对这种独特的气氛

    产生一种心理刺激。

    这是因为我们在与别人见面时,内心都会根据对方的表情和外界的条件,来决

    定自己应该掏出多少心里话。对于那些不十分了解而又愿意继续交往的人,我们既

    想展示自己的优点,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对方深入交流,又不自觉地保持着一种很

    深的戒备感。这样的两个人如果选在白天约会,就会比较难以沟通;而在晚上,由

    于互相看不清楚表情,就像戴上了一层面具,在袒露心声的时候,就会比较放得开

    了!

    所以,在晚上约会成功的可能性要远高于白天在光线明亮的场所。心理学家把

    这叫做“黑暗效应”。

    恋爱中的情侣,一定要懂得“黑暗效应”的原理。可以选择一些光线暗淡、气

    氛安静的地点约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彼此的亲密度,还能够培养双方的信任感。

    但是跟陌生人见面时,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最好选择白天,以便从对方的表情

    中准确无误地看清对方是否有不良企图。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6 把握约会时间,调整爱情节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而约会又是都市男女从恋爱到婚姻的必由之路。从这个角

    度讲,约会绝对不是件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事情,而是男女从陌生到熟悉、从欣

    赏到热爱、从单身到结合的一座桥梁。如果约会没能持续下去,那么爱情就成了一

    座“断桥”。

    因此,约会的效果决定着爱情的成败。而爱情专家告诉我们,约会的效果一般

    由三个方面组成:

    (1)选择合适的时间。

    时间选择得合适与否,往往直接影响约会时的情绪和效果。第一次约会的时

    间,一定要选在双方都比较空闲时为宜,最好能限制在周末,不仅不影响工作,而

    且还能给精神上适当的调剂。

    假如一方工作、学习很忙,匆匆忙忙赴约效果就不会好,但是,如果在节假

    日、星期天,双方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足以做好约会的准备,约会时就会比较轻

    松自如。

    约会的时间定在上午、下午、晚上都可以,要视实际情况和双方意愿而定,不

    要一方说了算。首先提出约会的一方要主动考虑给对方以方便,使对方能满意和接

    受,不要令对方为难和勉强。

    约会的时间一经确定,一般就不要轻易更改。一再更改时间只会给对方造成不

    愉快的感觉。

    (2)遵守约会时间。

    遵守时间是一般的礼貌性问题,如果你迟到了,你在对方心中的地位就会大打

    折扣。

    一般来说,提出约会的人要提前到,这不仅体现了礼貌和尊重,还体现了做人的可靠和严谨。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赴约或需变更约会时间,要尽量想办法通知

    对方;如实在无法立即通知对方,事后也要向对方赔礼道歉。当然,先到的一方对

    因特殊原因而迟到或失约的一方应予以体谅和安慰,不要得理不饶人。

    约会终止的提出,一般由被约会方或女性提出。

    (3)约会时间长短。

    一次约会的时间并非越长越好,时间越长不一定越能获得对方的好感。

    一般说来,已订婚的男女或正陷入情网的男女会经常在一起,形影不离,心里

    只有对方,想不到别人或是忽视了对其他事物的兴趣。

    为什么年轻男女在约会的时候,总是迟迟不肯回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

    两个字——“贪玩”。他们以为约会时间越长越能获得快乐。但是他们忽略了:约

    会也存在一个兴奋点,当约会达到兴奋点后,热情会慢慢消减。所以,当约会还在

    欢乐的高潮时,就及时离去,比起等到意兴阑珊的时候再走要好得多。

    有时候,年轻男女在外面逗留很久,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有什么好玩,只是在努

    力向自己证实自己玩得有趣罢了。这是年轻男女最容易犯的一种毛病。如果在一个

    约会里你并不感觉怎样有趣,若以延长时间来增进乐趣只会劳而无功,最好的办法

    是结束这次约会,再计划下一次的,说不定倒能获得更满意的效果。

    (4)约会次数。

    科学家发现,人的记忆有这样的规律:反复多次记忆要比一次长时间记忆效果

    要好。由于记忆的这个特点,社会交往中也有一个规律,就是人和人之间见面时间

    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更容易密切彼此的关系。因此,就像俗语说的,“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和人交往如果要密切彼此的关系,不一定要每次交往时间很长,但

    是要尽量多次地和对方交往。

    心理学上还有个“多见效应”,就是见面的次数多会增加彼此的好感和亲切

    感。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

    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

    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

    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相互喜欢的程度越高;

    而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就较低。

    可见,约会的次数多一些,会增加彼此的好感和亲切感。当然,每次约会的时

    间不一定要很长。

    当然,凡事都需适度,约会的次数也不是越多越好。你会看到一对青年男女经

    常在一起,他们好像是每个晚上都在约会,而且他们能够在一起很久。一个女孩子

    的男友如果常常要求她出游,而她却感到每个礼拜的约会次数太多了,她会陷入一

    种进退两难的困境。

    这时,握有主动权的男方应尽量减少约会的次数,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事情

    上,不要经常往女孩子家里跑。男孩子一个星期到女孩家一两次,很可能会受到热

    烈的欢迎,若是每个晚上都去的话,可能就不会受到欢迎了。所以,每个星期到她

    家的次数最好有点限制。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7 带她去玩过山车吧

    爱情会在各种各样的地方产生。也许你认为谈恋爱和场所没什么关系,但实际

    上,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些地方更容易让人擦出爱情的火花,比如令人两腿发软的

    高空吊桥。

    让我们看一个恋爱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实验。加拿大心理学家达顿等人分别在

    两座桥上对18~35岁的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一座桥是高悬于山谷之上的吊桥,距离下面的河面有几十米高,而且左摇右晃,非常危险;而另一座桥是架在小溪上

    的一座坚固的木桥,高度也很低。

    心理学家先让一位漂亮的女士站在桥中间,由这位女士负责对男士们进行问卷

    调查,然后让接受实验的18~35岁的男性过桥,并在桥中央接受问卷调查。做完问

    卷调查后,那位女士会对男士说:“如果想知道调查结果的话,过几天给我打电

    话。”并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给男士。

    结果几天之后,给这位女士打电话的男士中,过吊桥的男士远比过木桥的男士

    要多。

    为什么过吊桥的男士跟女士联系的更多呢?心理学家分析,这是因为他们把过

    吊桥时那种战战兢兢、心跳加快的感觉误认为是恋爱的感觉了,因为恋爱也会让人

    心跳加速。这就是所谓的“恋爱的吊桥理论”。

    另一项实验与这个实验有异曲同工之妙。阿瑟·阿伦让一组男大学生跑步10分

    钟,然后将他们与条件相同的但未跑步的一组作比较,结果是运动后的人更容易被

    照片上的美女所吸引。阿伦从研究中得出结论:任何生理上的“激活”都可能令人

    更易心动。情侣们一起坐过山车、一起看喜剧或者一起逃离着火的建筑物,都会引

    起情绪的波动,从而激发对对方的感情。

    研究者利用“情绪二因素”理论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与人们的一般常识不同,个体的情绪经验并不是因自身的遭遇而自发形成,它是由两个阶

    段组成的自我知觉过程:人们首先体验到的是自我的生理感受,然后会在周遭的环

    境中,为自己的生理唤醒寻找一个合适的解释。

    例如,根据这种理论,在情绪体验的过程中,你首先感受到的是自己生理表现

    与以往有所不同,如觉得浑身发热、心跳加速、手有点抖,接下来,你会不由自主

    地到环境中寻找线索来解释此时自己的生理表现:

    如果此时你正碰到愤怒的大黑熊,你会感觉“真是可怕”!

    如果此时你正碰到令你神魂颠倒的人,你会感觉“这是爱慕或情欲”。……

    换言之,你的情绪体验,更多地取决于你对自身生理唤醒的解释,而不一定来

    源于你的真实遭遇。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对同样的生理表现可能会存在着不同的

    但都合理的解释,有时候,人们很难确定自己的生理表现是由哪一种因素造成的。

    比如,当你跟一位心仪的异性看恐怖电影时,你感受到自己的心在怦怦乱跳,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那么这是因为电影情节太过恐怖呢,还是身边的人令你心

    动?你不可能说,“此时,我生理表现的57%是来自异性的吸引力,32%来自恐怖电

    影,另外ll%是因为刚吃的零食来不及消化”。

    很多时候,由于难以准确地指出自己生理表现的真正原因,我们会产生对情绪

    的错误认识,比如,将看恐怖电影引起的心跳过速,理解为身边异性致命的吸引

    力。在心理学上,人们对自己的感受做出错误推论的过程被称为“唤醒的错误归

    因”。

    现在我们回到阿瑟·阿伦的研究。对于吊桥上的那些人,本来是危险的环境致

    使他们心跳过速,但是他们却将这错误地理解为是调查者的魅力所致。正是这样的

    原因导致了那些处于危险情境中的男性们与其他环境中的人相比较,对自己身边的调查者产生了更多的兴趣,更多地拨通了漂亮女士的电话。

    吊桥效应理论也可以解释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影视中常看到的场景:漂亮的女士

    处在危险中,英俊的男性英雄救美后与其喜结良缘;恋爱中的两性在丛林中追来跑

    去,然后在角落里深情一吻;为了躲避危险,一男一女携手狂奔,然后是彼此情感

    的进一步升华;玩完刺激的过山车,年轻爱侣们的心似乎贴得更近了……

    所有这些场景,首先引发了人们的生理唤醒,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然后其

    间的人们有意或无意中将这种反应看作了“我为他(她)而心跳”(虽然不一定正

    确),最终导致了更进一步的相亲相爱。

    吊桥效应给恋爱中人的一个启示,就是危险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进彼此的感

    情升温。因此,当你心中正有一个心仪的对象,并想进一步增进彼此的感情,就带

    她去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或者去看一部惊险刺激的电影吧。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8 保持本色,才有魅力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布鲁内尔曾做过一个研究,结果显示:在恋

    爱中,真实展现自我的能力,会直接影响这段恋爱关系。这种真实展现包括:清

    楚、客观地认识自我,按照心意支配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真诚交往。

    研究选取了62对异性恋的大学情侣,让所有参与者分别完成3份问卷,对自我认

    知、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幸福程度这3个方面进行调查。

    布鲁内尔表示:“那些更加真实地展现自我的人,在恋爱中容易表现得更加亲

    密,且不具有伤害性。同时,他们对自己拥有的恋爱关系也会有积极认识,本身也

    处于更满足和幸福的状态。”

    但是许多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在恋爱中倾向于伪装自己,以表现出更好的形

    象,结果使自己的恋爱走上了歧路,与喜欢的人失之交臂。

    他们因为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缺点,而尽其所能加以掩饰。如果不是经过一段

    长时间,伴侣就很难察觉出他(她)隐藏着的另一面。为了隐藏自己的缺点,他们

    会这样做:与生人初次会面,讲到自己情况的时候,会根据对方的情况,来决定自

    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他们不是如实地展现自己,而是扮演成他们认为对方会

    喜欢的角色,用一种不真实的想像来讨人喜欢。说极端一点,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们认为这才是“会做人”,其实他们错了。

    25岁的梁丽曾经由别人介绍,同一个年轻的律师刘宇见面。刘宇是她的母亲一

    位朋友的儿子,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的法律系,刚到一家有名的公司任职。梁丽听

    说了他的学历后很动心,可是自己没上过大学,就担心他对自己不感兴趣。

    刘宇来接梁丽的时候,梁丽对刘宇一见钟情,很想同他建立恋爱关系。考虑到

    刘宇的学历,她猜想他一定愿意找个有学识的女孩,于是她撒谎说:她非常喜欢大

    歌剧(她从来没看过),对莎士比亚古典文学很有兴趣(实际上她只看时装杂志和动画片),常常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她只是5岁时去过)。

    由于她极力想打动刘宇,却显得虚假而不自然,刘宇觉得与她在一起不太自

    在,便再也不与她约会了。梁丽为此受到了打击。

    过了几个月,有个朋友告诉梁丽,刘宇同一个叫做王霞的女孩交上了朋友。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王霞也没有上过大学,是一家小商店卖衣服的店主。人们

    很喜欢王霞,说她直爽、热情、很好相处。王霞烧菜烧得很好,而刘宇很喜欢吃;

    王霞喜欢背着行囊爬山,喜欢自然景色,而刘宇也是一个野外俱乐部的会员。他们

    很快就对上了眼,却没说一句显示学识的话。这是因为,王霞展示给刘宇的是自己

    真实的面目,而不是她认为刘宇会喜欢的样子。

    很多人在恋爱中戴着面具,要撑,要装,他们看上去是在谈恋爱,其实只是他

    们两个人的影子在谈恋爱,在玩猜心游戏。因为两个人都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一面

    展现给对方,不说真心话,也不敢说真心话,担心对方会有不好的反应。这种恋爱

    不是真正的恋爱,而是对彼此最大的伤害,制约双方的关系朝着更积极、更健康的

    状态去迈进。

    其实,我们在寻找终身伴侣的时候,如果不是表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靠长年

    累月地“装”,要想赢得对方的理解和信任是很难的。

    学会坦诚是真正恋爱的前提。很多人心理不健康,便是因为被过多的包装和巧

    饰所迷惑,逃避真实,甚至久而久之连自己也不了解自己。你应该学着慢慢地跟自

    己建立一种比较友善的关系,对自己要真实一点儿,同时学习跟对方表达最真实的

    感情。这样做虽然要冒一点险,但却是值得的。

    自我的松绑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只是有很多人挣扎好久仍不敢为自己松绑。我

    们尽可以骄傲地恋爱,而无须活得太自卑,自卑到为了别人扭曲自己、隐藏真实,使自己无休止地去圆这个谎、去修补这个壳。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可爱之处。有的人为了显得自己比较完美,用做作、虚伪去表现某种“优点”,却遮掩了自己真实的可爱,使自己的个性显得灰暗。由于

    他们缺少光亮,使对方找不到感觉,只能最终与他们擦肩而过,使他们失去了很好

    的机会。

    对这些人来说,最迫切的事情是表现出自己清爽、真实与自然的本色。坦坦荡

    荡地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展现出来——包括自己过去遭到的失败、在生活中走过的歧

    路与失误,这才是正常的。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本色,对方才能了解你,也才知道怎

    样适应你。

    无论强处或是弱点都是你的一部分,不要害怕展示出来。何况强者弱者、长处

    短处,原本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判断,也许你眼里的缺点在他人看来却是优点。例

    如,一个性格泼辣的女孩,不喜欢她的人会觉得她不够淑女、不够温柔;而喜欢她

    的人会觉得她豪爽、大气,有女侠之风。

    如果你坦诚地恋爱,你会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你可以尽情享受爱情的甜蜜,而

    不至于让自己苦不堪言。你不用再担心什么,心情会变得很轻松、很坦然,因为你

    接纳了自己的一切。你可以大大方方地展示自己的特色,并吸引那些懂得欣赏你的

    人,正如诗人袁枚所喻:“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事实上,那些在

    你没有化妆、坦承心事或沮丧的时候,依然关心你、守着你,甚至还点出你的内

    涵、长处来鼓励你的人,才是你今生值得好好去交往的人。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9 为啥同一类型的人看着顺眼

    爱情是很奇妙的事情,既会因为了解而结合,也会因为了解而分手。而其中起

    巨大作用的是双方之间的性格、态度和价值观:二者若有相似性,能相互吸引;若

    有互补性,也能相互吸引。在这里,我们说说爱情中的相似性。

    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在一个经典的现场研究中发现,在研究开始时那些信念、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类似的大学生,在研究结束时变成了亲密朋友,也可以说相似提

    供了人们的共同语言。这说明,彼此相似,可以使人感到“惺惺相惜”或“臭味相

    投”,总之感到投缘和亲密。

    对爱情来说尤其如此。2007年,在一项针对国内不同地区所做的“夫妻性格影

    响婚姻”的网上调查中发现,在给出的28个各种特征中,很多夫妻竟然有27种显著

    相似。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相似者更容易相爱”的说法。

    由此看来,相似性能够增进恋人关系的融洽。对于其原因,社会心理学家弗斯

    廷格从社会比较的观点作出解释:人人都有社会评价的倾向,而他人表现出与自己

    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是对自己有力的支持,也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化力量,从而肯

    定了自己。

    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却又有一种说法:人们的认知与情感、行为是协调的统一

    体,认知决定了人们的情感与行为,由于其相似的特征而产生了亲切感,导致彼此

    吸引,相互欣赏。

    其实,相似是一种主观的感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些性格、兴趣爱

    好等方面相似的人,会产生惺惺相惜之心,或以己之心推及他人,从而使彼此之间

    的心理距离降到最低点,而真情的流露更使双方增加了知己之感,因此,认知上的

    认同演化成情感上的接纳,相互间的感情关系就会更臻浓厚。

    有人说:“真正的爱情不在于彼此互相注视,而在于共同注视着同一个方向。”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建立爱情,首先要做到“志向道合”。

    在恋爱中,找到了双方的共通性,并使这些共通性得到对方的认可,在双方之

    间正式确立起来,就会在交谈中使对方产生安全感。如此一来,爱情的第一步已经

    成功地跨出去了,此后对方便能积极主动地靠近自己,至少能被自己积极主动地靠

    近。

    相反,如果两个人性格或思想差异很大,则可能引起分歧,感觉不是“一条道

    上跑的车”,从而拉大心理距离,甚至分道扬镳。

    有一个小伙子认识了一位姑娘后不久,准备结婚了。但在关键时刻,姑娘变了

    卦。为什么呢?原因是嫌他购置的家具不好。她要他把原来的家具卖掉,然后再买

    回一套最时新的,但是他说:“我不反对把家具置办得高级一些,但现在经济条件

    还办不到,等将来经济条件允许再改善吧!”他耐心地劝说她,但她一点也听不进

    去,说如果不按她的意见办,就不结婚,结果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看,仅仅因为是对家具问题的意见不一致,明明要成对的鸳鸯,竟各飞东西!

    即使是结了婚的夫妻,也往往会因为思想方面的不和谐而使爱情变成悲剧。因

    为人往往是从自己的思想、信念出发处人处事、审度事物、判断是非的。两个没有

    共同思想、信念的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就会不同,就无法捏到一块。所谓“雁归

    湖滨,鸡落草棚”,“乌鸦不落凤凰群”,就是这个道理。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10 恋爱中的心理抗衡与个性独立

    常有一些痴情男女,对自己所钟情的人百依百从,试图通过搏取对方的欢悦来

    推进爱情的发展。他们常表现为这样几种举动:

    (1)无论对方说什么,在他们的评价中一贯正确,哪怕对方有些明显的偏颇观

    点和不切实际的议论,也坚决拥护;

    (2)对方欣赏什么,他们就趋向什么。比如对方不喜欢蓝颜色,他们尽管非常

    喜欢,也将自己的蓝衣服忍痛割爱;

    (3)对方有什么要求,他们都不借一切代价去满足。

    人有这样的心理:最容易让对方得到的东西,也最容易让对方轻视。因此,过

    分地取悦对方,就会失去自身的魅力。

    恋爱中青年男女的心理往往处于抗衡状态之中。心理抗衡中的双方,保持各自

    的独立性,对于加强双方神秘的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个人的内在属性,如品质、涵养、才于才是吸引力的主要因素,其次才是身体

    的特点,如体魄、服装等外表仪态;再次是特殊的行为,如新奇、令人喜爱的动

    作,最后才是地位和财产等。

    有一位男人曾说:“我希望她有自己的事业、朋友和生活圈子,而不是整天围

    着我转。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爱情很快就会平淡甚至乏味下去。可是,有些女人

    在两个人关系刚刚开始升温后,就会想方设法知道对方喜欢吃什么,爱好什么,想

    着怎样套牢他,而不是求得事业的上进。其实男人希望她能学一点技能,试着自己

    学装杀毒软件,WindowXP的功能一学就会;电灯不亮,试着拧下灯泡看是不是钨丝

    烧了?如果钨丝从连接处断开,就表明,钨丝烧了,要重新换一个灯泡,OK!就这

    么简单。”

    由此可见,推进爱情的发展不是靠放弃个性,取悦对方,而是靠自己的魅力,尤其是内在的魅力。

    维持恋爱心理抗衡中的个性独立,主要在于保持自尊、自重、自爱、自信、自

    强。具体表现在:

    (1)凡事要有自己的主张,尤其是在原则问题上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要人云

    亦云,更不要俯首贴耳。

    (2)要坚持热心自己感兴趣的事业,要使自己的职业选择得到对方的理解和支

    持。

    (3)保持独立,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这些都无关紧要。最主要的

    是不靠依赖男生而生活。

    (4)迁就太多就成了懦弱。谁也不欠谁的,爱他是他的福气。在恋爱中两个人

    都是主角,要有自己的主见,懂得适当拒绝。

    (5)保持幽默感,你的幽默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独立思考。但是,要记住幽

    默不等于嘲笑。

    (6)保持自己的饮食、起居习惯和业余爱好;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并使自己

    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得到对方的尊重。

    (7)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三毛曾经说她的心有很多房间,荷西也只是进来坐

    一坐。别一谈恋爱就原地蒸发,和所有的朋友都断了往来,这只会让你的生活越来

    越狭窄。

    (8)不要让他看到你失去他的爱而憔悴,看到你的狼狈相;相反,要让他看到

    你离开他一样能很好的生活。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11 爱你在心,动作暗示

    这个世界上最难以琢磨的事情之一,莫过于男女之间的关系。你很难知道下一

    分钟你将得到一个“甜蜜的吻”,还是被扇一个“凶狠的巴掌”。男女之间在交往

    过程中的肢体语言,尤其是女人的肢体语言,可以形成一种心理暗示,成为你在恋

    爱中的判断依据。

    心理学上,心理暗示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

    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

    暗示的方式活动。

    在求爱方面,表面上看,一般是男性追求女性,但是实际上首先表达出爱意的

    往往是女性。在男性搭讪之前,女性就已经发出了“信号”,只是女性的求爱信号

    往往隐藏在身体动作之中,大多数的男性并没有注意到。女性往往通过下面这些动

    作,暗示出自己的“求爱信息”。

    (1)抚弄头发。

    大多数女性在和一位心仪的男士相谈甚欢的时候,往往都会不由自主地抚弄头

    发。这种无意的整理头发的动作,往往被看作是一种接纳的信号。还有一些生物学

    家认为,女性的腋窝有一种类似荷尔蒙的物质,抚弄头发的同时,就在一定程度上

    暴露了腋窝,而将自己“求爱的信号”释放了出去。另外研究发现,当一个女性当

    着一个男人解开发髻重新梳理头发的时候,说明她已经对这个男人完全信任了。

    (2)玩弄手腕。

    不管你承认与否,大多数男性都喜欢看上去柔弱的女性。柔弱的女性更契合男

    性心灵深处的控制欲望。女性往往通过展示其柔软的身体而获得男性的好感,最常

    见的动作就是展示其柔软的手腕。在国外的礼仪中,当一位女性与一位男性见面的

    时候,她往往会伸出柔软的手腕,然后男性会轻轻亲吻她的手背。基于这个道理,在动物界也不乏利用自己柔软的身体获得异性青睐的例子,比如有的动物会通过弯

    曲颈椎来表示对异性的好感。

    女性的手腕是公认的最能够吸引男性的身体部位之一。在千百年的进化过程

    中,绝大多数女性已经熟练掌握了玩弄手腕的技巧。当一个女性在心中对某位男士

    心存好感的时候,她向对方闪动其手腕内侧的频率会大大增加。展开双手、掌心对

    着某位男士、尽力露出手腕的动作,是一种强烈的求爱信号,就好像一只猫用身体

    蹭自己主人所表现的含义一样。吸烟的女性更容易暴露手腕内侧。当你对面坐着一

    位吸烟的女人,如果她用手背对着你,那么意味着她对你并无特别的感觉;如果对

    着你的是手腕的内侧,那么暗示着你在她心中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

    (3)目光斜视。

    略为倾斜的目光加上微微耸起并向中间紧缩的肩膀,会让大多数的男人神往,因为女性在看到吸引自己的男性时,才会做出这个身体动作。这个动作潜意识中是

    为了更加凸显自己的胸部。而且略微倾斜的目光会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引起

    男性强烈的好奇心。

    (4)眼神迷离。

    如果一个女性对你感兴趣,就会做出倾听你内心声音的样子。不管这是否是真

    心,她会用迷离的眼神注视你5秒钟之久,然后再用3~5秒的时间若无其事地旁顾左

    右。大多数人都知道,这种若即若离的眼神最能让一个男人心潮涌动、欲罢不能。

    如果你在她心里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她旁顾左右的时间会相应缩短,直至她的眼中

    只有你。

    (5)借用随身物体构建“封闭空间”。

    女性在表达爱意的时候,往往会借助身边的用品,在她与心仪对象之间搭建一

    个虚拟的封闭空间,仿佛在他们之间树立了一个“请勿打扰”的标志。女士搭建私

    人空间的“惯用伎俩”,往往是将随身物品渐渐移向这位男士,如手提包、笔记本、手机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这些物品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以使双方不受打

    扰。

    在没有合适的私人物品的时候,女性会用身体来代替随身物品,她会将身体向

    这位男士的方向倾斜。如果在两者之间垂直画一条直线,你会发现女士的手部这时

    放在离男士较近的部位,而且随着好感的不断加强,身体的倾斜程度会加大,手部

    也会不断移向男士。

    在对一些男性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的男性在看到女性做出上述动作的时候,体内的肾上腺激素含量都会显著增加,脑电波的变化幅度也会增加。而且在昏暗的

    环境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12 对方在乎你的10种表现

    爱情是双向的,即同时兼有爱和被爱,这样的爱情才是幸福的、美满的。因

    此,我们选择爱情时,除了你爱他(她)之外,还应了解他(她)是否爱你。只有

    爱你的人,才愿意接受你的爱和你的选择。否则,你贸然求爱的话,准会碰钉子。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是“动于中而形于外”,就是说,爱、恨、忧、怨、喜、怒等情感完全是人的内心体验。而这些情感,又总是要以一定的外在形态表现

    出来的,比如,怒则双目圆睁,忧则语气低沉,喜则眉开眼笑。

    因此,要了解对方是否爱你,可以遵循心理学揭示的原则,观其形,知其心。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观察了解。

    (1)他(她)是不是常有意和你在一起,或常找某种借口和你接近,而且和你

    在一起时,总是显得很愉快?年轻人往往自尊心比较强,在没有得到对方的好感时

    就求爱,怕遭到拒绝而使自尊心受挫。尤其是女性,羞于直接表白心迹,往往采取

    含蓄的形式表露对异性的好感和喜爱,找借口接近对方,将因为喜爱而主动接近的

    动机掩盖起来。

    (2)对方是否乐于帮助你?每当你需要帮助时,他(她)是否默默地出现在你

    面前。这说明,他(她)时常在关心你,希望通过帮助你,获得你的好感。

    (3)他(她)是不是经常问及你的动态?比如,上星期天你干什么了,这个周

    末有什么活动吗,等等。他(她)把感情放在你身上,才会如此关心你的动向,并

    希望你邀请他(她)参加你的活动。

    (4)对方是否对你随意说的话或表露的喜好记在心里,并时常提起,设法满足

    你的喜好?他(她)喜欢你,就会对你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适应你的喜好。

    (5)在兴趣方面,对方是否有同你接近的趋向?你感兴趣的事,他(她)也努

    力参加,并表现出热忱,这说明他(她)是在主动适应你,以便缩短同你在兴趣爱好方面的距离。

    (6)对方是否乐意将你介绍给他(她)的朋友和家人?主动将你介绍给朋友、家人,说明你在他(她)的心目中有了很重要的位置,而且有较深的感情。

    (7)对方是否很想知道你家里的事,了解你的家庭情况?对你有好感,必然对

    你家庭有兴趣。同时,也是想通过了解你家庭情况,来进一步加深对你的了解,另

    外也是在向你暗示他(她)对你及你家庭的关心。

    (8)对方是否对你的各种变化很敏感?你的服饰变化,他(她)总是很敏感,通常发出赞美的评价:“这件衣服真漂亮”;纽扣掉了,他(她)也会提醒你。这

    些对细节的关注,体现出他(她)对你的关心。

    (9)对方是否记住你的生日,并在生日时表示祝贺,或送给你喜欢的礼物?你

    并没有主动告诉过他(她)你的生日,可他(她)却在你的生日时表示祝贺或赠送

    你喜欢的礼物,这说明他(她)对你的一切都很关注,并积极寻找各种机会引起你

    的注意,表明他(她)对你的关心。

    (10)收到你的信后,是不是很快回信,对你的要求和问题是否认真作答?如

    果你是他(她)的意中人,本来他(她)就主动找机会接近你,那么见到你的信,哪怕再忙他(她)也会抽出时间及时回信,并对你的要求或提出的问题(除非是难

    以回答的)认真作出回答。

    如果你欲求的对象有以上种种迹象,千万别再犹豫,应尽快采取行动,采取恰

    当的方式,选择适当的时机,向对方表露自己的爱心,向他(她)敞开自己的心

    扉。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13 “狼”爱上“羊”,为啥疯狂

    有多少热恋中的人几近疯狂——有长跪街头求爱的;有点燃蜡烛、拉起横幅在

    女生宿舍楼下表忠心的;有斩断亲情,离家出走的;有失恋后心灰意冷遁入空门

    的;更有甚者,因爱而寻死觅活。

    热恋的疯狂几乎不分年龄。看看杨振宁与翁帆的那股亲热劲吧:两人挽着手,一脸幸福的神态。杨振宁声称,翁帆是上帝送给他的最后的礼物。这是多么浪漫而

    富有诗意的语言!

    爱情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一旦被它缠上,就可能身不由己,变得疯疯癫

    癫,办起事来常使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目瞪口呆:“这家伙怎么了?这是他吗?

    有病啊?”但是所谓“旁观者清”,任凭你怎么劝说他,他也不会听你的,仍然是

    我行我素。

    小张是一家公司的司机,在他的老板身上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我们公司的老总叫刘伟,在一次陪客户吃饭的时候认识了一位端盘子的小姐,从此一发不可收地迷上了她。要说这位小姐长得也不是十分漂亮,给人的感觉就是

    天真、幼稚、纯朴,说起话来总是笑眯眯的,一蹦一跳地惹人喜爱。用我们刘总的

    话说,“爱的就是她这个劲”!

    这下我可有事干了,刘总每天都要叫我去送一次花,最后总算把她约了出来,两人疯狂地好上了。刘总对她是百依百顺,也对我约法三章:“严格保密,就我们

    两人知道,尤其不能让我太太知道。”

    她叫小霞,家在农村,姐弟六个中她是老四,家里很穷,小学都没上完就辍学

    了。她们姐妹四个都跑出来打工,她和大姐在一起。

    她和大姐住在租来的不足10平方米的廉价房子里。刘总看后就另外又租了一套

    房叫她们搬了过去,然后安排小霞去学电脑,只要她喜欢,刘总就依着她。为了她,他对公司的业务过问的少了,开会也可推迟,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公司里的

    人都觉得奇怪:刘总现在好说话了,这是怎么了?不少人跑过来问我,我自己还搞

    不明白呢——不就一个姑娘吗,天天都得见面,一会儿不见就得打电话,至于吗?

    真是不可思议。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小霞姐俩回家收麦才一天,刘总晚上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让我过去有事办。他问我:“你上次送她大姐回家的路还认识吗?”我愣了一

    下:“认识啊!”但是那有300多公里路程啊!我心里想。

    “你去把车油箱加满等着我。”

    我疑惑着没有动,说:“你……现在去找小霞?”

    “还愣着干什么,去加油啊!”

    我把油加满坐在车里等着他,心里说:“这么晚了还去家里找她,路还那么

    远,这不有病吗?真是的,过两天她不就回来了,用得着这么心急火燎地去找

    她?”

    等我们上了高速公路,他忽然问我“什么是爱情?”我猛然一听到“爱情”这

    个词,半天没有醒悟过来。就听他说道:“爱情真是伟大,要不怎么从古至今那么

    多人在歌颂它,我现在才领略到它的魅力。你知道吗,我第一眼见到小霞的时候,那只是一粒火星的燃起;和她约会那是又添了一把柴;到了我们心与心的交换,那

    就好比是干柴的火上又浇上了一桶油。我现在是身不由己,一天不见她我心里就堵

    得慌。这种感觉我和我太太谈了3年恋爱都没有过。”

    然后,他默默地陶醉在甜蜜的回忆中……

    为什么司机小张对他的老板的所作所为感到不理解、不可思议呢?让爱情心理

    学为我们解开答案吧。

    原来,他俩是处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之中,也就是两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之

    中。司机是处于清醒的意识状态,因此凡事都在作理性分析,比如说:天色已晚,跑300公里去见一个刚分别了一天,并且过两天又可见面的人,实在没有必要,再说

    此人也不是什么要人,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姑娘。在一个理性的人眼

    里,这位老板的确是“有病”。

    可那位刘老板的状态却与之迥然有别。由于他已处于类催眠状态之中,他的注

    意点、兴奋点已完全集中于一点,就是那个他深爱着的人。他的价值观已无法用常

    理去评判。在他的眼里、他的心中,一切与那位他爱着的女孩相关的行为,都是重

    要的、必要的、有价值的;凡与之不相关的行为,不管在别人眼里有多重要,在他

    看来都无足轻重。

    你没法与之讲理,他也不和你讲理。他整个人已处于意识状态与无意识状态之

    间。不涉及这个女孩的时候,他在意识层面尚能清晰思维,正常工作;一旦涉及那

    个女孩,瞬间就转换到无意识层面。在他的无意识层面中,只有一个亮点,就是这

    个女孩以及与这个女孩相关的一切。所以在别人眼里,他几近疯狂,类似痴癫,而

    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很有道理,对他人的责难感到没法理解。

    从心理学上说,恋爱中的人是短视的,他们为眼前的幸福所陶醉,有人甚至疯

    狂地唱出“让我一次爱个够”。恋人们的柔情蜜意、海誓山盟只会让人们为对方所

    激动,认为是互为归属,看不到恋人以外的世界。恋爱中的人们以激动的心情看待

    对方,一句甜言蜜语就激起感情万丈,一个热情的拥抱就感到神魂颠倒。在这种激

    情状态下,人们自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只看到某一方面,所有注意力都用

    在了恋人身上。那一时刻只会想:“他是多么的爱我呀,我是多么幸福,今生今

    世,哪怕只有这一次也就足够了。”

    其实,恋爱的确让人陶醉,但这只是人生的—部分。只有仍旧睁开你智慧的双

    眼,以理智的眼光看待爱情,爱情才可能保持长久。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子书下载!!!14 热恋中女人咋变成了“野蛮女友”

    很多男人都曾对自己的朋友说:“我和她刚认识的时候,她真是一位温柔体贴

    的好姑娘,可是关系确立之后,随着时间的深入,她就变成了一位货真价实的野蛮

    女友,发起脾气来简直可怕极了!”言语之间充满了迷惑。

    许多已婚或恋爱中的男人看到这个问题,大概都会心有同感。热恋中的女人容

    易变成敏感的小心眼,对很多事情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度,你一不小心,就会撞

    上她大发雷霆的枪口!

    小梅是个秀美温柔的女孩,身材娇小玲珑,说话细声细语。家人和朋友都说她

    长这么大,认识她这么久,就没见她跟人说话提高过嗓门。同事小刚对她迷恋极

    了,费了好大劲才和她确立了恋人关系。

    小刚心想:“我有这么一位温情脉脉的女友,大家不都得羡慕死我啊!”可是

    没多久,他就被泼了个透心凉,没想到平日娇媚可人的小梅却蕴藏着如此巨大的爆

    发力。和他认识之后,她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爱使小性子,喜欢发脾气,再也不

    是以前那个楚楚可怜的温柔女孩。

    第一次吵架,小梅把一套名贵的茶具全扔到地上摔了个粉碎。第二次吵架,她

    在他的脸上抓了几条血印,还恶狠狠地说:“看我不扭断你的脖子!”第三次吵

    架,小梅还没动手,小刚已吓得逃之夭夭,在外面躲了半天。

    都说女人天性温柔如水,小刚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热恋中的小梅那股小女人

    的温柔劲没有了呢?为什么她一夜之间变成了野蛮女友?

    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里,全智贤饰演的女主角的野蛮形象我们很多人都

    见识过。生活中,女孩在热恋中的表现,其实一点也不比女主角逊色。这到底是为

    什么呢?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男性有一些女性化的心理特点,女性也拥有男性化的心理特点。在恋爱这个特殊的情境中,这些特点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心理学家认

    为,热恋中的两性,由于体内的激素水平趋于一致,男人会表现得像女人,温柔多

    情,而女人则更像男人,热情奔放。并且,女人更脆弱、更敏感、更爱生气,而男

    人也只好更加“忍辱负重”。

    而且,女人在热恋期间一种特有的焦虑心理。在热恋中,焦虑是女人最主要的

    一种心理。随着性心理的发展,在两人相处之间,女人对自身的形体特征、将要扮

    演的角色以及未来的前景都是日益在意,十分敏感,比如脸蛋是否漂亮,身材是否

    苗条,都让她担忧和苦恼。这是她爱生气的主要原因。

    她经常会无缘无故大发脾气,既是向他“示威”,又是在考验他,给他设置障

    碍,看他是否能够忍让自己,是否真的在乎自己。因为焦虑心理,女性就会展现出

    一些男性才具有的“攻击性”,比如:

    (1)争吵时喜欢使用激烈的方式。

    (2)故意在公众场合跟男友吵架。

    (3)常在拥挤、燥热等环境里大发雷霆。

    (4)情不自禁就动手打人。

    (5)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

    (6)使用嘲笑等让男友讨厌的争吵方式。

    此外,一些社会因素也对女人在热恋中的情绪变化有所影响。我们的文化传统

    要求男性大度沉稳、有容人之量、不要斤斤计较。而对于女性,社会则表现得比较

    宽容,能够接受她们多变的性格。这就给“野蛮女友”提供了自由施展的空间。

    有些女性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问:那么该怎样找回自己原有的温柔呢?其实

    也很简单,首先,要学会控制情绪。在将要发脾气之前,努力让自己沉默10秒钟。

    10秒钟,完全可以让心中不必要的怒火熄灭,从而避免过度伤害男友。

    然后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男友想一想,体谅对方的难处,体会他遭受你“野蛮行为”的痛苦,这时你可能会想明白:哎呀,他有时真的是挺委屈的!

    如果以上两种办法对你都毫无用处,你不妨换一个目标,把怒火发泄到玩具或

    者其他物品上,摔一些东西。这样既不会对男友造成直接伤害,又可以给他一个下

    马威,何乐而不为呢!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15 把妒忌变成恋爱的催化剂

    嫉妒心理在恋爱中的反映,人们恐怕不会陌生。

    当你爱上一个女孩以后,发现这个女孩同另一个男孩关系密切,尽管你知道女

    孩并没有明确表示过爱你,你也没有向她透露过心迹,但你仍会感到一种难言的滋

    味涌上心头。这种难言的滋味,就是嫉妒。

    又如,一对恋人相爱甚笃,在憧憬未来时,女孩没有向男孩隐瞒过去,而是诚

    实地告诉他:自己过去曾爱过另一个男孩子。虽然男孩知道这是恋人对自己信任、忠实的表现,但有时心里仍会感到一种蛰痛,甚至会想,她要是没有那段经历该多

    好!这种感觉,也是出于嫉妒。

    如同人类的嫉妒心理在公有制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一样,爱情中的嫉妒心理也

    是产生于一夫一妻制。在群婚制的时代,一个男人可以和一群女人“结婚”,其中

    任何一个同某个男人或女人发生性关系的异性,都不会去嫉妒别的异性。而一夫一

    妻制在人类婚姻史上确立了它的主宰地位,特别是当两性关系在法律和伦理意义上

    确定了它的定向以后,爱情具有了更大的独占性,这时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就普遍地

    应运而生了。

    与人在其他行为中的嫉妒心理不同,爱情中的嫉妒心理,每个爱情中人都难以

    彻底摆脱。

    嫉妒本身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美国科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嫉妒心理弱的

    人在25年中仅有2%~3%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只占2.2%;嫉妒心强的人,同一期

    内竟有9%以上的人患有心脏病,死亡率高达13.4%。

    而且,强烈的爱情嫉妒心理还会给爱情生活带来裂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

    矛盾,甚至会导致爱情的枯萎。

    但是,对于嫉妒的是非,也不能一概而论。爱情中适度的嫉妒,或者假装的嫉妒,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可能促进爱情的发展与稳固。

    正如哲学家所说的:“爱情的快乐同人类的所有快乐一样,需要一定的刺激

    ——愉快感的对立面。这种快乐当然不会长期‘晴空万里’。如果没有不快乐做陪

    衬,则快乐也会显得平淡。感受总是一幅色彩比较鲜艳的情感镶嵌图画。‘晴空万

    里’的幸福爱情一般都会很快消失。爱情的幸福是不能离开陪衬的感受而单独存在

    的。正因为如此,爱情需要薄薄的一层忧伤,需要一点点嫉妒、疑虑、戏剧性的游

    戏。”可见,嫉妒可以成为爱情中的调味品。

    在得到对方明确的示爱行动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利用人类普遍具有的嫉妒心

    理,策略性地“逼”对方做出爱的证明,即让伴侣觉得有可能的第三者存在,进而

    煽动他(或她)的嫉妒心。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对他说“最近有一个某某(异性的名字)总是缠着

    我”或者“某某(异性的名字)跟我告白了”,试探他的反应。如果他表现出嫉妒

    或困惑等情感,你就可以感觉到对方还是爱你的。有时,对方甚至为了不让你被别

    人“抢走”,会采取一些积极的示爱行动,那么,你们的爱情明确度就更高了。

    还有一种很典型的情况:男女双方在经过几年的恋爱以后,女性觉得“是时候

    谈婚论嫁了”,可对方却压根儿不提这件事。嫉妒策略对这种“木头”是最有效

    的。

    你可以用“家里让我相亲”或者“有人跟我求婚”这样的话暗示他。这时他会

    重新认识到女友的魅力和价值,再次认识到自己对女友的爱情,会产生一种危机

    感。这种危机感将会促使他早日行动,也许,他手捧鲜花和戒指跪在你面前求婚的

    日子就不远了。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16 恋爱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1972年,心理学家德里斯科尔等人做了一项研究,他以91对已婚夫妇和相恋已

    达8个月以上的49对恋人为对象,考察夫妇、恋人的彼此相爱程度与他们父母干涉程

    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情人之间相爱也越深。研

    究后的6至10个月期间,德里斯科尔等人对这些被研究者又做了调查,试图了解他们

    父母的干涉是否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爱的水平,结果证明:父母干涉程度越

    大,恋人们爱得就越深。

    德里斯科尔在研究中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

    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在莎士比亚的传世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一对

    有宿怨的名门望族的后代,演绎出一段短暂但激荡人心的爱情。面对家庭成员的极

    力反对,他们没有恐惧与放弃,反而顶住压力爱得更深,直至双双殉情而亡。或许

    在某种程度上,来自双方家庭的阻力反而促进了这对情侣的激昂爱情。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呢?心理学家运用“认知失调理

    论”来解释这种选择自由与所选择对象喜欢程度之间的关系。

    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成为被人控制的傀

    儡。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人就会感到自己的

    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

    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就是说,当人们的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

    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

    我们的父母、老师乃至整个社会,对于早恋问题的讨论已经由来已久。父母和

    老师们应该明白的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由于性激素的分泌,生理出现第二性

    征,心理渴望了解异性、接近异性,处于异性倾慕期,但这并不等于就是恋爱。一个高一的女孩子公开与男友同居,父母多次劝说,她都不肯回家。原来,女

    孩初中时成绩不错,但考入重点高中后学习成绩下降了,这使她感到压力很大。这

    时候,同班的一个男生特别关心她,让她感受到一种亲人以外的温暖。

    然而,父母非常反对她与这个男生交往,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看成她学习

    成绩下降的原因。为此,女孩与父母发生很多次争吵,在一次大吵之后,她赌气离

    家出走,和男友同居在一起。

    女孩后来表示:其实一开始,她和男友只是好朋友的关系,只是互相关心、一

    起学习而已。然而,父母的强烈反对使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超过了普通朋友的关

    系,直至发生同居。

    的确,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从古至今,家庭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的。家里人的意见、家里人的支持,都会对人产生无法言喻的强大作用,无论是负

    面的还是正面的。为了避免“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产生,父母对于孩子的早恋

    不应该一味地打压、制止、谴责,而应该心平气地找出其中的症结,跟孩子共同商

    讨,解决问题。

    了解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恋爱中的男女也应该更加客观地看待父母的

    反对意见。对于青年男女来说,自由恋爱固然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也要考虑到,父

    母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的反对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年轻人不妨理性地与父

    母交流一下看法,而不是把恋爱建立在“逆反”、“抗拒”、“维护自尊”、“满

    足好奇”上。因为恋爱更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和感情基础之上。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17 特殊心态下如何择爱

    对爱情的选择,是一件严肃的事,可能决定了你一生的幸福。因此,当你即将

    作出爱的选择之前,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心态:情绪是否稳定?

    因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在情绪大起大落时,其判断能力下降,往往很难做

    出全面、正确的判断。

    要知道,爱情有时也会“趁虚而入”的。正如培根所说:“在人心最软弱的时

    候,爱情最容易入侵,那是当人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和处境窘困、孤独凄清的时

    候……”从心理学上讲,在这些特殊境况下,人的心理需求变得格外强烈,感受能

    力也大大提高,因而较容易产生求爱和被爱的行为。

    一般来说,处于逆境和遭受挫折时,人的心比较软弱,这时最需要理解和温

    暖。如果异性给予其理解和温情,最易使其感动而产生爱的心理和行为。

    有一个男生,在大学的时候被一个女同学追求。但是他不很喜欢这个女同学,所以没有答应与对方建立恋爱关系。但是有一次他生了一场大病,住到医院里,这

    个女同学主动到医院护理他。这时的他,因为身体虚弱,情绪低迷,女性的温情与

    关怀给了他极大的安慰,于是,他与对方产生了感情,接受了对方的爱情。

    大学毕业后,他们结婚了。但是在他们结婚以后多年,他才发现妻子个性中泼

    辣的一面。她对他实行妻管严政策,家里大事小事都不由得他做主,还经常指责挑

    剔他,让他感到很苦恼。这时他才感觉对方并不是他理想的妻子,但是后悔已经晚

    了。

    这个男生的爱情选择,就与他当时的心态有很大关系。爱情是两颗相爱的心相

    撞击的结果,无论是爱的一方还是接受爱的一方,在选择爱情时都应注意当时的心

    态,不要在心灵脆弱时选择爱情,因为那时候你选择的很可能只是一种感情的依靠

    或者慰藉。如果选择错误,可能造就一桩痛苦的婚姻。此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人在春风得意时,也会因忘乎所以而扭曲自己的判

    断。有些名人的爱情悲剧就是这样造成的:成了名,慕名求虚荣的求婚者纷沓而

    至。不少人在一片爱的呼唤之中忘乎所以,以至弄不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也分辨不清对方爱自己什么。因为受到某种需要的驱使或外在因素的迷惑,而做出

    错误的选择,最后悔之晚矣。

    有一个名人在离婚后,找了一位年轻漂亮也很崇拜他的妻子,结婚生子以后,过着令人羡慕的幸福生活。没想到的是,若干年后,妻子趁他外出之际,与另一个

    男人发生了外遇,被他发现后,两人感情破裂离婚。

    在一个人事业最成功、名声最大的时候,往往身边会出现许多追求者。作为一

    个功成名就的人,当面对身边的许多追求者时,不要被激情冲昏头脑,而应该保持

    冷静,清醒地判断追求者的真实动机——到底他(她)是爱你的人,还是爱你的其

    他东西,他(她)对你了解有多少,彼此的爱情基础是否牢固,等等,这样才能够

    选中真正适合自己的伴侣。

    此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人们还可能因为怜悯心理,而对爱情做出错误的选

    择。

    有一个男大学生,在中学的时候有一个初恋的女友,两人的感情很甜蜜,在私

    下里秘密相约,将来一定要在一起。后来男青年考上了重点大学,而女青年则在当

    地读了个普通的专科学校。

    男青年在大学里,虽然和这个女孩保持着联络和感情,但是同时他也接触到了

    大学里的其他女生,开始了新的恋爱。而且他感到大学的女生素质更高,是家乡的

    原女友无法比的,于是产生了移情别恋的想法。

    暑假回家,他本来想跟原女友说分手,但是一见到性格温柔、情感脆弱的她,又感到实在不忍心伤害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她。在女方的热烈追求下,他与女方发生

    了性关系。回到大学里,他拒绝了在大学里初有好感的新女友,而与故乡的她仍旧保持着恋情。

    但是在日后的相处中,他逐渐感到双方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对方虽然温柔贤

    淑,却无法在精神层面上理解他,也无法与他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到临近大学毕

    业的时候,他跟她的感情才割舍开,但是当他再去追求当初大学里的恋人时,那个

    女孩已经名花有主了。

    这个男青年在不爱对方的情况下,看到对方对自己的一片痴情和脆弱,产生了

    不忍伤害对方的怜悯之心,就误以为自己也爱着对方,结果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要

    知道,同情和怜悯并不等于是爱情。

    在爱情中,两个人应该是平等的。爱情应该是两颗心的共鸣,两个灵魂的贴

    近,而且常常伴随着心动的感觉。即使我们怜悯一个人,也不应该用爱情作为安

    慰;即使我们欠一个人的情,也不应该用爱情作为报答。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18 有爱的人更健康

    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的情绪中心与免疫系统有着直接的连结。健康情绪能帮助

    人们抵抗感染、感冒和流感,靠健康的心态战胜疾病的例子屡见不鲜;而那些恐

    惧、害怕、绝望的情绪则会让疾病恶化得更快,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这从生理上也得到了解释。人无论是思考问题或想任何事情时,大脑里会分泌

    出一种“荷尔蒙”——它是联结身心的化学物质。当人想好事,想高兴的事时,大

    脑会分泌出一种叫?—内啡肽的荷尔蒙;如果想悲痛的事,烦恼的事,大脑就会分泌

    出一种有毒的荷尔蒙——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荷尔蒙能提高体内的免疫力,防

    御疾病,还能引导出想像力,增加记忆力;有毒的荷尔蒙正好相反,它会给人带来

    疾病,降低免疫力。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诺曼·卡滋斯教授认为:“爱、希望、信仰、笑、信赖、对

    生的渴望等,也具有医疗价值。”据研究,爱情同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有很密

    切的关系。

    伦敦大学曾作过一项调查,他们把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妇女分成两组,一组的

    人员在爱情方面遇到麻烦,另一组的人员在爱情方面比较理想。结果发现:第一组

    妇女经常患感冒,第二组则很少发生。

    还有心理学家指出,妻子对丈夫不温存,可以使丈夫得上“情感匮乏症”,它

    的症状就是无节制地吸烟、饮食过度、苦闷、失眠等。

    爱人的关注会影响我们的心理,这是毫无疑问的。很多研究都表明,如果自己

    心爱的人陪在身边,病人从病痛中恢复的速度就会快于其他人。

    一位34岁的男人在车祸中受了重伤,整整3个星期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生命垂

    危,医生们都认为他没有康复的希望,可是他却很快地康复了!日夜守在他身旁的

    妻子说:“我不停地和他讲话,告诉他我和全家人是多么爱他,多么需要他。我想,这给了他活下去的力量。”爱情的力量,在医学方面表现得是那么明显。这就

    是爱的力量,它对健康非常重要。

    因此,要想使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就去追求美好的爱情,并且珍惜我们的爱

    情吧。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同时也给对方满满的爱,可以使彼此的身心更加健康。

    科学家还发现,沉浸在爱的感觉中,还会减轻肉体上的疼痛。

    一对恋人去爬山,女孩不小心被石块绊倒,惊呼一声就滑落下去,眼看就要跌

    下山崖。男孩闪电般地拽住她的手,用腿勾住身后的小树,拼命把她拉上来。直到

    确认女孩没事,他才看到自己的腿肚子被树干磨得血迹斑斑,刺骨的疼痛像潮水一

    样涌上来。

    可是当女孩爱怜地握住他的手,深情地注视着他,向他表示感激和关爱时,疼

    痛的感觉又会骤然降到最低。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幸福感……

    从科学的角度讲,当一个人感受到爱和关怀的时候,体内的白血球数量就会增

    加,一种特殊的荷尔蒙会被释放出来,帮助人体对抗压力和疼痛,病人的身体情况

    会因此改观。因此,当心爱的人坐在身边握住你的手时,这种奇妙的现象就会发

    生,它不仅影响了你的心理,还会切实地影响你的身体。

    可见,爱可以帮助我们战胜病魔,抵抗病痛。因此,让我们多给对方一些爱和

    关怀吧!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19 女人的心情写在脸上,男人的心情藏在心底

    女人的脸就是她们心灵的窗口,而男人的脸却能保守住他们的秘密,深藏不

    露。一项新研究显示,我们能从女人的脸看出她的性格特质。

    《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研究者发现,接受测试的志愿者都能仅仅靠相貌就辨

    识一个女人是否走运、有信仰或值得信赖。但研究显示,我们难以从男人的面孔来

    辨识他们的性格。

    这项实验是为了测试“相由心生”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让1000名志愿者填上问

    卷并附照寄来,问卷详尽地描述他们的性格和信仰。接着,研究人员把那些志愿者

    描述的性格倾向按强烈程度归入四个类别,然后把照片并入几组头像照片。然后再

    让6500多人登入网址,推测哪里一组面孔与哪里类性格吻合。

    结果显示:志愿者辨识自称为“幸运”的女性的准确度达70%;辨识有信仰的女

    人的准确度甚至更达到73%;辨识“值得信赖”的准确度稍微低些,但也达到54%;

    唯一不能准确辨识的,是那些认为自己“有趣”的女人。

    然而,男人的面孔所披露的性格就比较不明显。志愿者无法准确地推测任何一

    个男人的面孔,唯一较能辨识的是“幸运”,但准确度也仅有22%。

    主持该研究的加哈德福郡大学的魏斯曼和格拉斯哥大学的詹金斯说,也许是因

    为女人的面孔比男人包含更多信息,也有可能是那些寄来照片和资料的男人在评估

    自己的性格时较没眼光或比较不诚实。

    在生活中,女人的情绪化是男人所不能比拟的,女人在生活中喜、怒、哀、乐

    经常能表现出来,她们不像男人有泪不轻流,有怒不轻发。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看上去文文静静,可有一天她和朋友因小事吵起来,她的表

    情与动作使我们谁都不敢相信。

    我的一位同事,说起话来脸部表情与手一起飞扬,她的眼睛大而美丽,每讲到有趣的事,她不但脸在笑,眼睛也在笑,有时手也参与进来,看她的表情也是我们

    的一种享受。

    老家有一位姐姐平时柔弱细声的,干起活来不紧不慢,但是如果她的孩子不听

    话,她说孩子的声音离3里地你都能听到。她婆婆去世那天,她坐在地上大哭不止,哭声最洪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人的亲姑娘呢。

    看,女人们往往就是这样“喜怒形于色”。而和女人比起来,男人则更善于隐

    藏和回避真实的自己,也因此显得更加“深沉”。

    这一点,只要你肯细心地对周围的男性观察一番便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男人

    都不不像女人那样容易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他们说话更少,表情更不丰富,情感波

    动也更少。这方面,高仓健恐怕是男人的典型。一些事业有成的男人尤其会表现出

    行事理智、头脑冷静、性格刚毅、沉默寡言等特征。

    当然,男人既然也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男人却天

    生就被剥夺了表达感情的权利。男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着怎样掩藏自己的真实感

    情,而且还要学会不滥用感情。所以,男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只剩下一贯的冷漠。

    “感情”这东西,女人对它更加熟悉。女人经常和“感情”发生接触。女人们

    描述感情,给感情定性,谈论感情,而且还愿意让其他人共同参与这个内心世界。

    虽然女人对外部世界也感兴趣,但是她们的着眼点是放在外部世界对自己的内心世

    界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上。也因此,她们比较关心美丽、戏剧、艺术和爱情这些领

    域。女人比较容易激动,也喜欢情感的激动,她们喜欢享受内心世界里的风云变

    幻。

    但是作为男人,却往往不能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男人不方便谈论自己的情感

    和心灵状态。因为男人为了克服恐惧、绝望和惊吓等与男人本色不一致的情感,必

    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情感的敏感度,必须学会漠视自己的情感活动。要想做到这

    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排斥内心,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外部世界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男人的天地就是外部世界。在这里,客观事物都很容易区分,如尺寸、重量、数字、数据、档案、法律、规则等,都是轮廓分明、一目了然的。

    女人一般不喜欢压抑自己的情感。女人喜欢用表达不满的方式调节和平衡内外

    的压力,有时候就表现为“唠叨”。而男人不调节,不平衡,任由内外压力集聚。

    因为他们不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另外,男人不想让女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在

    他们困惑、彷徨、脆弱、失落的时候,他们可能不希望女人看出来,不想让女人看

    出他们不够“坚强”,尤其是他觉得你可能瞧不起他的时候。但是男人的心理压力

    如果不断地积攒,也可能来个总爆发。

    由于男人的这种“伪装性”,女人想要了解男人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往往需要

    费不少心思,需要深入地观察他们,或者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们交流。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0 女人为何迷信直觉

    男人在约会了别的女人之后,往往把吃饭的收据、饭馆的火柴等可以成为物证

    的东西统统扔掉,心想:这下老婆就不会察觉了。回到家后,又表演一番:“今天

    真是累坏了。我去接待公司里一个老客户,真是受不了!”

    “你撒谎,今天晚上到底干了什么,对我说清楚!”女人简直是洞察一切,即

    使千里之外的不正当的男女幽会也能够一眼看出。

    这就是直觉的力量。直觉就是一种模糊的经验判断。当某种经验积累得多了,一旦看到某种类似的现象或者反常的现象,就会联想到可能的结果。女人这种超常

    的直觉能力,常常使她们的丈夫惊叹不已,而且有些恐慌。女人的这种直觉能力为

    什么如此敏锐呢?

    究其原因,第一,是因为男人在理论性思考能力方面比较强,而女人则是在感

    情直觉能力方面优越于男人。

    男人在想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时,往往是进行逻辑性的推理,攀登理论的台

    阶,因此当这种台阶突然中断时,他们就无法继续前进,于是得出“这事情实在复

    杂,令人费解”的结论。而女人并不采取这种按部就班的方法。她们并不太重视此

    事是否合乎情理,而是非常相信自己脑海中瞬间闪现的印象。她对某事感到怀疑,往往不是因为事情不合情理,而是因为对方的眼神、表情、声调等有某种不自然的

    地方。

    即使是未婚的女人也有这种能力。例如:有一位未婚的女人,她有一个经常去

    看电影的男朋友,某日对她说:“这个星期日,不能跟你一起去了,我学生时代的

    一位朋友要来看我。”女方听到这话,心中不禁闪现一个念头:“奇怪,这个人大

    概要去相对象吧?”到了星期一,她发现男朋友新理了发,于是,她心里一动,更

    加确信:“没错,他是去了。”于是,当他向她打招呼时,她就表现出爱理不理的样子。

    这种直觉也未必百分之百准确,但是常常八九不离十。所以,女人常常

    说:“我的直觉特别灵,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上学的时候,我就常常猜到某一次

    英语课,老师会点我。某一次的郊游,会遇上下雨。”当她对某男人产生一丝恋慕

    之情时,可能会想:“说不定我星期天上街的时候会碰上他。”这种祈望有的时候

    竟然完全与事实相吻合,所以,她们就更加相信自己的直觉。

    第二,女性对直觉的迷恋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长期以来对男女不同角色分工导致

    的。社会要求男性坚决果断,有准确的思辨和判断力,在他们想要了解一个真相

    时,往往依靠逻辑进行推理,一旦逻辑中断,他们就无法继续前进。

    女性多年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她们容易对一些事情显得无能为力,所以更愿

    意相信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帮她们去判断事物。另外,女人的生活空间比较狭窄,同男人相比,女人的活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每天的生活比较简单,不像男人那样

    需要在记事本上详细记录许多复杂的事情。因此,她们可以对某一件事情集中起注

    意力,并且可以将这件事情同其他事情联系起来。她们会进行断续的接近的类似的

    比较和思考,在这方面她们是十分敏锐的。她们记住某人穿某件衣服、系某条领带

    的时候,总是会显得和颜悦色;某人到某日的某时,就去打电话……这些细小的现

    象,都成为她们丰富联想的素材。

    渐渐地,男女都越来越习惯这种“分工”,尤其是女性,她们会下意识地自动

    屏蔽掉直觉不准的事例,而只要直觉判断对了一次,大脑就会将这个瞬间“咔

    嚓”定格,让女性产生“直觉真准”的想法。

    必须指出的是,女人的这种直觉,不一定像自己想像的那么灵验。过于迷信直

    觉,它就会变成一种错觉。即便在感情的漩涡里,女人也不要丧失理智的判断。

    心理学家指出,现实生活中,有关外遇的信息最容易让女性陷入盲目的直觉判

    断中,让她们拿着老公的皮包、手机东查西查。需要注意的是,直觉是在搜集了大量繁杂信息后,对某一现象做出的瞬间本能判断。但反过来,当某一现象反复、大

    量出现时,就不能再迷信直觉了。遇到这种问题,女性要做逻辑分析而不仅仅是直

    觉判断,认定事情确有蹊跷后,再找丈夫谈,把疑惑告诉他,给他解释的机会。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1 热情如火or涓涓细流——气质对爱情的影响

    有个经历爱情挫折、一度消沉、后又振作起来的青年,在同朋友谈论爱情时,风趣地说:“世界上有文学评论家、电影评论家、道德评论家,唯独没有爱情评论

    家。”他的朋友对他有趣的结论产生了兴趣,反问道,“你说为什么?”

    他说:“因为世界上的爱情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它只属于爱和被爱的两个

    人。”

    在这里,这位青年说出了一个复杂又简单的道理:因为人是不同的,所以属于

    人的爱情也是各不相同的。

    爱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表现总是因人而异的。由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

    个人的文化修养、社会阅历不同,所以,无论是爱情的流露方式、对爱情的表现形

    式还是对爱情的情感体验,都是不同的。

    有的人的爱情像大海,热烈而奔放,有的人的爱情则像涓涓山泉,明澈而宁

    静,有的人情感体验激烈而短暂,有的人则深沉而长久,有的人表达爱情热烈而明

    快,有的人则文静而含蓄。人们对爱的表达和选择,往往因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人的

    文化修养、社会阅历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从心理学讲,个性对人的爱情心理、爱情活动,有着极重要的影响。

    个性心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气质。气质对爱情心理的影响不容低估。

    按心理学上的划分,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

    型。让我们分别看看四种气质类型的人有着怎样不同的爱情风格。

    胆汁质,又称兴奋型。这种气质的人,心理活动比较强烈,而且心理变化频

    繁、不平衡,对爱情的追求带有主动、性急甚至狂热的特点,表达爱的方式比较直

    接、热烈,容易冲动,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内心较少掩饰,因而比较容易被了解。同

    时,这类气质的人对爱情的确认又往往轻率,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因此,他们很难适应内向、深沉的人的择偶需要。

    多血质的人,心理活动比较丰富,对事物比较敏感,情感丰富,性格开朗,朝

    气蓬勃,主动性强,目标游移性大,对爱情追求比较大胆、坦率。他们的爱情表达

    方式丰富多彩,具有浪漫色彩,易使爱恋对象感到轻松快乐。但这种人兴趣广泛,注意力持久性差,情感转移快,常常“人在曹营心在汉”,可能给痴情的爱恋对象

    带来感情的痛苦。

    粘液质的人心理活动平衡度大,情感内向,不易外露,也不易激动,目标性

    强。他们对爱情的追求有一定的计划和步骤,不轻率,不鲁莽,会等待时机主动出

    击;对异性的等待极有耐心,情感专一、深沉,但不善于表达,反应迟钝。他们一

    般不受开朗活泼的异性青睐,尤其在恋爱初期,在对方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易给

    对方冷漠、缺乏热情的印象。

    抑郁质的人心理承受力强,情感体验细腻、深刻,专一而持久,一旦陷入某种

    情感则很难自拔。这种气质的人一般表现为沉默少语,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不善

    交际,自我封闭,对异性追求缺乏勇气,易陷入单相思。这类人很注意外界舆论的

    评价,处处谨慎,以防不测。一旦遇到困难,态度比较消极,甚至一蹶不振。

    可见,人的气质各不相同,对待爱情的态度、表达或接受爱情的方式也各不相

    同。选择什么样的爱,除了思想,品质、志趣和爱情的主要指标之外,还要了解彼

    此的气质特征,不仅要从自己的气质特征出发,还要了解对方的气质特征。只有在

    性格特点上能互补的爱情和在性格、气质特征上相互契合的爱情,才具有存在和发

    展的性格前提。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2 爱是感觉,还是选择

    爱情往往给人一种难以捕捉的神秘感和难以言喻的幸福感。有时你苦苦寻觅却

    难以获得;可有时“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个正处在热恋中的男性白领,在向朋友谈起自己的爱情时说:“爱情这东

    西,真是难以捉摸。很长一段时间我寻找地,期待她的到来,谈了几个,论条件、长相都不错,可就是没有那个感觉,说实在的,我都差点失去信心了,认为这辈子

    恐怕与爱情无缘。可是迟到的‘爱’却改变了我这种看法。”

    谈到他现在的恋人,他脸上洋溢着幸福,说:“我现在的对象是在一个偶然的

    机会里认识的,没多久我们就神往心知了,互相牵肠挂肚的。这感觉只有我们自己

    才知道。同事们都说,她不如前几个女友漂亮,可我不这么认为。你说怪不怪,左

    挑右选就是爱不上,没挑没选却不知不觉地爱上了。”

    接着这个男青年感慨地说:“爱情主要还是个感觉的事,它不是理智的。”

    据说,不少人与他有同感,认为爱不属于理智的选择,只属于感觉,因此主

    张“跟着感觉走”。那么,爱情真的仅仅需要跟着感觉走吗?爱情是否依靠理智去

    选择呢?

    的确,爱情如同天使,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飘然而至,给人一种神奇、甜蜜、牵

    人心魂的美好感受,难怪有人视它为奇事:为什么我在众多人里爱的偏偏是他

    (她),而不是另外的人呢?

    但是,每个爱也是现实的、特定的。你在选择的同时也排斥了其他人,所以爱

    情才是特定的。而这种特定性是由选择者特定的恋爱标准决定的。

    爱的择定,可能在有的人那里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但是人们对爱的择定仍

    然有一定的标准。换句话说,人们的爱情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在其心灵深处

    都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择的。只不过有的人选择的是貌,有的人选择的是才,有的人选择的是才貌双全。这只是选择的标准不同,而不是需不需要选择的问题。

    正如一个年轻人在谈到他对爱情选择的看法时说:“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

    恋爱的,择偶的标准是隐藏在心灵很深很深的地方,甚至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

    是决定选择的恰恰是心灵深处的那个东西。”

    而且,即便是所谓的“一见钟情”,也是人们下意识里的一种选择。

    科学家对于一见钟情有一种独特的解释。男人和女人各自把所梦想的对象特征

    储存于大脑之中,就像把数据储存于软盘中一样,叫做“爱之图”。这张图最早由

    父母勾画,并不断受到外界因素的修正与补充,年龄越大,图像就越具体。由于某

    种契机,双方第一次目光相触时,眼睛就捕捉到对方身高、体形、眼神、发色、发

    型、风度以及服饰等信息,这些信息以每小时400多千米的速度,通过视神经传给大

    脑。

    对方的特征与所储存的图像越是相吻合,大脑产生的信息就越强烈,体内

    的“化学工厂”便开足马力产生大量兴奋物质,在脑中形成一种幸福激素,引起诸

    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颜面发红等变化,心中激情涌荡,也就形成了“一见钟

    情”。

    研究表明,“爱之图”的细致与独特是其他人难以理解的,因而有人喜欢甲而

    讨厌乙,但客观地讲似乎乙的条件更好一些。如有的女性喜欢大胡子的男人,有的

    则对“秃顶”的男性格外垂青。

    总之,如果我们渴望获得真诚、美满的爱情,就应该了解自己对爱情的心理需

    要,弄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并按照自己爱情的理想目标和标准去选择属于

    自己的爱情。

    古时候有个故事,说的是有人给一个女子提亲。东家有钱,但是人长得丑,西

    家长得英俊,但是没有钱。这个女子左右摇摆,说:“要是能‘东家食,西家

    宿’就好了!”但是这可能吗?结果成为一个千古笑谈。面对两个各有利弊的抉择时,我们要通过比较,做出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爱,对爱情和婚姻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婚姻悲剧就出在不了解自

    己对爱情的心理需要,或不了解自己心灵深处对爱情的需要,而是用世俗的眼光,或因某种原因屈从于某种需要(如,钱财、地位、家长意愿等),草草择偶成婚,而酿成婚姻的悲剧。

    人们对爱情的选择,反映了人们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也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婚姻的认识。如果人们的这些要求在爱情中得以实现,那么爱情将是幸福的。反

    之,如果人们在选择爱情时忽视了这些需要,而仅凭肤浅的要求,比如把外貌长

    相,或者金钱、名利等作为标准选定爱情,那么,等待你的将是爱情的悲剧。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3 择偶要克服的“攀比”和“刻板”心理

    “我的对象不能比她们的差。”一位32岁的白领女性抱着这样的择偶观点。

    她是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同她一起毕业的女同学,有的在学校就谈上了对象,有的工作以后不久也有了对象。她们的对象,大多有高等学历,有的收入很高,如

    外企高管,有的家境很好,是富二代……

    为此,这个女青年给自己制定的标准是——“我找的对象条件不能比她们差,一定要找个有钱的或者有地位的”。结果30多岁了,她还没找到对象,自己也很苦

    恼。而她爱面子,宁肯等下去,也不愿意降低标准。

    这位女性择偶的态度,从心理学上讲,是属于择偶的一种“攀比心理”。即青

    年男女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同自己周围的或社会时新的标准和条件进行攀比,以显

    示自己的身价。

    这种攀比心理,从客观上讲是以某种环境为背景而产生的,就是周围的许多人

    都持一种择偶标准或者社会上流行某种标准。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女青年中

    流行的择偶标准是家庭出身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或军官;80年代流行的标准是

    男性身高不低于1.8米,以及男才女貌等……如今的标准,则可能是有房有车、有存

    款等。女性们往往以时代的流行标准为目标,相互攀比。

    在择偶方面有攀比心理的人,往往还有自卑心理,缺乏在爱情中实现自我价值

    的自信,需要通过配偶的优越条件来满足自卑心理和虚荣心的需要。因此,这种人

    总是注意择偶的外在条件,希望找一个比自己、比周围人的爱人都强的配偶,来体

    现自我价值,使人们在赞赏爱人的同时也羡慕自己,从中获得—种心理满足。

    但是,爱情的产生和发展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决不是要满足虚荣心和自卑心

    的需要。爱情的选择寻求的是爱的共鸣、两颗心的交融。真爱的源泉来自两个人的

    心灵,取决于彼此的理解,心心相印,彼此爱慕,相互吸引。因此,对外在条件上过分挑剔,盲目地与人攀比,往往会使人失去真爱,陷入痛苦的婚姻。

    一个有独立人格、独立见解、对爱情有真挚追求的年轻人,应该抛弃择偶的攀

    比心理,了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好与不好每个人的标准可能各不相同。每

    个人应该寻找属于自己的爱,去寻找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人。

    在择偶过程中,还有心理需要克服,就是“刻板心理”。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

    做“社会刻板印象”,就是对社会角色有固定的看法,不容易变更。

    有的人在选择对象时凭刻板印象行事,对对方的职业、长相、身高等有相当具

    体刻板的要求,而且非达标准不选择;有的则是对某种职业的人或某类人持社会刻

    板印象,比如,有的不愿选择教师职业的为配偶,认为教师生活单调、清苦;有的

    男青年不愿找女强人,认为她们能力强,缺少温柔,难以驾驭等。选择对象的刻板

    印象还有很多表现,如对地域,家庭、形象等的刻板要求。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人的认知的反映,但这种认知是对人外在的、笼统的看法和

    评价。尽管它反映了一定现象事实,但它是表浅的、片面的,非本质的。决定人本

    质的东西是人内在所具备的素质,而外在条件与人的内在优劣没有必然的联系。

    同一个职业的人、同一个地域的人也有优秀、良好、一般、差之分。我们不能

    从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处的地域决定喜好,作为对人的评价标准和选择标准,不能用

    外在条件代替对内在本质的选择,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可能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

    瓜”。

    有位女士从自然条件说,是很不错的,五官端正,身高1.63米,可到了33岁还

    没选中称心如意的郎君。原来,这是她对择偶的条件要求十分刻板而导致的。比

    如,她要求对方身高要1.80米,必须是当老板的,而且性格开朗,有幽默感。结

    果,找了好几年都没有找到。父母很着急,劝她不要抱着死条件不放,可她就是不

    听,自行其事。

    这位女青年如此刻板地按规定的条件选择对象,从心理学上讲,就是“社会刻板印象”在作祟。选择对象,不要受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而应该注重对对象内在

    素质的了解和选择,以内在条件为主,参考外在条件。

    当今,还有的女人有这样一种刻板心理,就是觉得结婚就一定要有房子。男方

    如果没有经济能力买房子,两个人就没有未来。

    小说《蜗居》的作者六六,对此有独到的看法。当她被记者问到:“你的小说

    里里大量讨论了房子和婚姻的问题,你觉得房子是婚姻的充分必要条件吗?”六六

    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不是。你在最青春、最美好的时候,因为他没有房子,你

    不跟最爱的人在一起;他有了房子以后,也不会再来找你的。没看到这么多剩男剩

    女吗?我想对他们说的是,幸福在手中,及时把握。”

    可见,用某种刻板的条件来要求恋爱的对象,可能会错过真正适合自己的人,蹉跎了青春。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我们不要把条件规定得太死,要有一定灵活

    变通性,要抓住个性、价值观这些重要的方面,寻找与自己一致的人,而其他方面

    的条件则大体符合即可。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4 找个文科男还是理科男

    有心理学家发现,擅长数字方面的人通常显得对异性比较冷淡。事实上,搞计

    算机的人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那么,其中原因何在呢?

    日本作家田原一朗曾写过一本《饱食时代的性》的书,其中有些篇章谈到了这

    方面的情况,下面就为大家引用一段:

    “一位29岁的搞计算机的工程师极不愿意与异性交住,有时甚至感到同妻子过

    性生活也是麻烦的事。他一心只知道在计算机上工作。因为计算机的语言比人的正

    常语言要简练得多,范围也狭窄得多。再者,计算机可以按他的指令进行工作,但

    人际关系却不那么容易搞好。因此,他不愿意与人交往。”

    事实也是如此,很多人本来就不愿与人打交道,他们一旦干上计算机等方面的

    工作,这种情绪就越来越强烈。

    对于计算机来说,只要你输入一个正确的程序,自然就能得到一个正确的执行

    结果,而那些编程序的人,就能按自己的意图去获得正确的结果。因此,使用者和

    计算机之间便会出现一个小天地,使用者就是这小天地的主宰,他可以通过支配这

    小天地中的一切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他们能在不停地按键盘中,寻找到一种别人

    无法体验的快感。

    然而,当他们离开计算机回到现实世界中时,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不得

    不与人打交道。但人又不是计算机,无论你怎样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事实总是不

    能按你的意愿去发展。特别是女性,怎么也搞不懂她们在想什么。其实,人本身就

    是个猜不透的谜。

    擅长数字、统计学和计算机的人,最不善于猜解人这个谜。他们对于那些不能

    按自己想像而行动的人,或者不能按自己的想像去办的事,总是抱有一种不安感。

    因此,对他们来说,与其胆颤心惊地去同女性交往,还不如去摆弄那些能按自己的想像而工作的计算机。这样他们才能切实地感受到一种快乐。

    在另一方面,那些讨厌数字和计算机的人又怎样呢?他们对那种能按自己的想

    像而工作的计算机一点兴趣都没有,认为这些东西过于机械化了。他们宁愿同人打

    交道,虽然不知对方在想什么,但这才有刺激性、才有意思。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

    不一样,即使向他们提出同一问题,得到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而这也正是与人

    打交道的趣味所在。

    搞数字和计算机的人在爱情中的这种特征,大概也体现了人们常说的文科生和

    理科生之间的差别。

    有人说:如果说文科女生和理科女生至少还有一点共同之处,那就是爱美;而

    文科男和理科男在思想行为上,却如同来自两个不同的星球。让我们看一篇网上的

    描写文科生和理科生差别的趣文:

    文科生看文科生:潇洒浪漫。

    理科生看理科生:聪明绝顶。

    文科生看理科生:呆。

    理科生看文科生:酸。

    文科生口头禅: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你会吗?(源于孔乙己)

    理科生口头禅:1+1=?(源于陈景润)

    文科生最头痛的事:1530元存了3个月零7天,银行利息2.14%,扣去20%的利息

    税,最后总共是多少?

    理科生最头痛的事:情人节的前一天在烛光下苦思冥想,给女朋友的卡片上写

    点什么才好呢?

    文科生对文科生吹嘘:最近我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理科生对理科生吹嘘:《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我已烂熟于心。

    文科生对理科生炫耀:古代音韵学学起来像唱歌一样有趣!理科生对文科生炫耀:学微积分其实像打游戏一样好玩。

    文科生最激动的事:名字变成了铅字。

    理科生最激动的事:攒机成功。

    文科生最不爱听的夸奖:哇!你连莎士比亚都知道,好渊博呀!

    理科生最不爱听的夸奖:天!你连灯泡线路都会接,真能干啊!

    两科女生的理想男友:文科男生的嘴(甜)+理科男生的腿(勤)。

    两科男生的理想女友:文科女生的外表(美)+理科女生的头脑(慧)。

    文科生最沮丧的事:碰见一个诗词比自己记得多的理科生。

    理科生最沮丧的事:碰见一个电脑比自己玩得好的文科生。

    文科生最想不通理科生的地方:每天从早忙到晚,大学时光岂不是白白浪费?

    理科生最想不通文科生的地方:每天从早闲到晚,大学时光岂不是白白浪费?

    你看出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差别来了吗?哪一种更对你的口味呢?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5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恋为何动人

    初恋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初恋爱的经历,通常具有新奇性、纯洁性、含蓄性等特

    点。一般来说,纯洁的初恋完全以情感的吸引为联结的纽带。

    初恋就像放风筝,有时你只能静静地看着它,或许你会笑,或许你黯然落泪,但是你有了最美好的回忆;放得愈高离开愈远,或许在某个地方留下它的味道,但

    是却触摸不到。

    初恋像棉花糖,给你纯纯的甜蜜。棉花糖会带你去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那里

    有你想要的东西,有你想做的事情,不会有别人干扰,只有你自己去享受快乐。

    每一个男孩、女孩都十分珍视自己的初恋时光,对它寄托着全部的深情、希望

    和幻想。在他们的脑海里,初恋是一幅画、一首歌、一串脚印;在他们的文字里,总会用最美好的字眼将它描绘成一个童话。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他们往往能不顾一

    切,认为能和他(她)在一起,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兰兰曾这样回忆她的初恋:

    “我的初恋是在初二。虽然我们最后没有在一起,但是我还是很感谢他给我留

    下了一段那么美好的回忆。我们是一个班的,他高大、帅气,是我们班的副班长,很多女孩都喜欢他。我那时刚转学过去,跟他不是很熟悉。我的物理很好,他常来

    找我讨论问题,很细心。慢慢地我们就有了感情。我们在一起两年,只牵过一次

    手,那真是一次柏拉图式的爱情,但是很甜蜜。后来,出现了比我更吸引他的女

    孩。虽然很遗憾我们最终没有在一起,但我还是感谢他带给我的美好初恋。”

    初恋是美妙而又珍贵的,它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迷醉期。这是被倾慕对象的形象、言行、品格、才能等肉体与精神的魅力

    深深吸引而迷醉的阶段。此时,会出现一种被对象所吸引的近乎幻觉性的思念情

    绪,对方的形象时时在脑海中萦绕,并产生综合效应:战栗、恐慌、幻觉、羞涩、急盼等情绪重叠着占据身心,使人陷入强烈而又无理智的恍惚中,有一种难以捉摸

    的亲近欲与冲动。

    (2)怀疑期。因为被恋人迷醉,拼命地在对方面前显示自我,向她(他)进

    言,以微妙的眼神和动作来示意,以引起对方注意,但“他(她)对我有意吗?看

    得起我吗?”对对方爱的可能性又充满疑虑。一方稍有不慎或可疑举动,都会引起

    另一方的不安与烦恼。这其实是过敏性思维所致,往往自寻烦恼。

    (3)“非我”期。当终于知道对方也在爱着自己的时候,就进入了“非

    我”期。相见时,非常激动,情感体验强烈,常举止失控,声音颤抖,神色紧张,没有以前那种“镇静自若”的形象,不像平时的“我”,故称“非我”。这一阶段

    时间虽短,但很重要,从中可判断出爱的深度与强烈度。

    (4)美化期。这时,恋人在心里总是把对方融为一体,不分你我。无论是学

    习、工作、生活,常从对方角度考虑,一举一动首先会想到:“她(他)会喜欢

    吗?”以对方的苦为苦,乐为乐。对恋人的一切进行感情升华和美化,往往不同程

    度地把对方理想化,并常常依照对方的价值尺度来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塑造自

    己。

    初恋既然如此美妙,但是为何多以失败而告终呢?

    心理学家认为,在人第一次恋爱时,年龄通常比较小(16~23岁),一方面,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独立性、与人沟通能力、自我控制力、判断力以及自我反省意

    识还欠缺,情感世界丰富而多变。另一方面,社会角色多为学生,经济上还不独

    立,出身、家庭对个体具有持续影响,未来的安排还不明确,尚未完全具备守护爱

    情的能力。在个体主观和客观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初恋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因此初恋的成功率一般比较低。

    回味初恋,会有一股淡淡的或甜或涩的味道,但是对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反复

    追寻,可能导致痴迷。特别是在失恋初期,暂时尚无别的朋友或兴趣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时,最容易在孤独感、寂寞感的伴随下反复去咀嚼失恋的滋味,从而加剧痛

    苦,达到难以自拔的程度。

    因此,面对这类多思善感的少男少女,父母不能简单粗心地对待,而应用关爱

    的态度和科学的语言与孩子促膝谈心,使他们最终做到通情达理,才能使他们真正

    解开心理的疙瘩,重新振作起来,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新的生活,迎接新的挑战。

    这样,孩子就不会在第一次失恋痛苦中停滞不前,甚至自暴自弃,而是从初恋与失

    恋的经历中学习到成长的知识、心理调适的技巧,从而走向健康的成年。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6 别再折磨自己——爬出单相思的泥淖

    在生活中,单相思的现象比比皆是。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种心理状态。

    在单相思者的眼中,对方的一句无意的话语、一个眼神或一个表情,都会引起

    长久的喜悦和激动。如果能够看见对方,就会尽可能地注视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如

    果见不到对方,就会猜测或巧妙地打听对方的去处;如果别人无意中谈起对方,会

    非常细心地倾听,表现出极大兴趣。

    单相思者因为对方并未向自己表明心迹,所以只好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向对方

    暗示自己的爱,或用脉脉含情的目光,或用旁敲侧击的话语,有时还会不惜代价去

    满足对方一个无意的小小的要求。

    茨威格在他的名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记述了一则悲剧式的单相思故

    事。故事主人翁著名小说家R接到了一封女人的来信,她向他诉说了13岁时就开始的

    对他的爱情。信是这样写的:

    “我亲爱的,那一天,那一刻,我整个地、永远地爱上你的那一天,那一刻,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从那刻起,从我感到了那柔和的、脉脉含情的目光以

    后,我就属于你了……你使我整个生活变了样。原先我在学校里学习并不太认真,成绩也是中等,现在突然成了第一名。我读了上千本书……因为我知道,你是喜欢

    书的……我以近乎顽固的劲头坚持不懈地练起钢琴来……因为我想,你是喜欢音乐

    的。”

    故事中的女人就是一个单相思者,她的生活信念就是靠对方支撑起来的。

    英国心理学家佛曼斯特认为,单相思的模式大多是:起初双方仅是精神交流,接着其中一方萌生爱意,并陷入自己编织的情网中难以自拔,不时用隐晦的语言和

    行动暗示对方。如果对方年龄在25岁以下,通常会直接拒绝单恋者;30岁以上的人

    则大多“默不作声”,这往往使单恋者产生误解,两人关系陷入尴尬中。单相思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在14~18岁时更常见,因为少男少女此时正

    处于爱幻想的青春期,不善于自我控制。而在适婚男女中,60%的人单相思过,20%

    的人还可能每年单恋他人2~3次。另外,60岁以上老人也不时出现单恋。

    单相思是一种心病,反映出一个人如下的心理状态:单相思的人自卑感很深,虽然总是进行爱的自我陶醉,但真正面对对方时,会表现出极度的紧张和不安,并

    且试图掩盖自己的真情,以至出现语塞笨拙的举动,使对方感到莫名其妙。这样,又往往引起他(她)事后的懊悔。

    他们对相思的人怀有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尽管对现实的恋爱十分向往,却不

    敢轻易地向对方表白,生怕对方说出“不”字,于是将深情藏在心里,却又急切、焦灼不安地期待着对方的爱情吐露。

    长时间的感情压抑和失望,会加重其忧郁和苦闷。可以说,单相思很容易加深

    自己的心理负担,影响正常的生活。

    那么,单相思的人该如何正视这份渺茫的感情,从虚幻的遐想中解脱出来呢?

    作为单相思者,一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和集中到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中。当人处于

    极度的繁忙之中时,就会无暇顾及情感问题。

    (2)倾诉。既可以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密友,让对方分享你的痛楚,也可以直接

    向意中人明白地表达爱慕之情。如果他接受你的爱当然最好,如果他找出种种缘由

    劝慰你放弃对他的爱,你就知道你们情缘已了,但交个普通朋友他也许不会拒绝,这样,你单相思的苦恼也可解除不少。如果他拒绝了你,你可以大哭一场,或大怒

    一场。这对你来说也是人生必经的一次磨炼和情感体验。美梦惊醒的那一瞬虽然痛

    苦,但你很快会发现这也并非世界的末日,吸引你的事情还会不断地出现。

    (3)运用心理学上的贬值法。某些东西,由于人们对它的态度不同,其价值也

    就不同。这时候可以将其“贬值”,降低其在心中的地位,摆脱对它的依恋。你可以多想想对方的缺点,然后你会发现,自己心仪的对象原来也不是那么令人着迷。

    自己爱得死去活来的对象,一旦给自己带来的是忧愁,就应该让它贬值,降低

    其在你心中的地位,摆脱对他的依恋。如果他漠视了你,不理睬你,你应该对自己

    说:“他根本不懂得爱,一个完美的人怎么可能对别人的爱慕无动于衷呢?”尝试

    用批评的眼光去扫视你的崇拜对象,会降低自己的迷恋。这样,忧愁消除了,你就

    能心情轻松、快乐地投入生活,享受人生的美妙。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7 别犯自作多情的错误——避免爱情错觉

    如果说,单相思是一个人默默地付出自己的情感,不顾对方意下如何,终归甘

    于用泪水祭奠相思苦,那么,萌生“爱情错觉”的人就显得不够洒脱——不仅相思

    意中人,还有自作多情的倾向,以为对方对自己有同样的好感,结果遭遇到的是更

    深的苦恼。

    “爱情错觉”的现象也很常见,尤其是在心智不够成熟,缺乏理性思维的年轻

    人中间经常发生。

    李宏是某校高一新生,平时大大咧咧,跟同学开玩笑时很随便。大家都说他是

    搞笑的“活宝”,但实际上他是个非常腼腆的男孩,不太善于和别人交流。因为他

    把大多数业余时间都花在玩游戏方面,没有认真学习,所以在班里学习成绩处于中

    等偏下。

    蒋琴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学习很认真,成绩也不错。有一段时间她坐在李宏的

    前排,李宏学习中遇到难题就去问她,她会很热情地解答。就这样,他们逐渐熟悉

    了。

    再后来,不知不觉李宏对蒋琴有了一些好感。他跟蒋琴聊天,经常是一本正

    经,很担心自己会说错话,尽管这样,他还是觉得很开心。

    不久后,班上调整了座位,他们的座位离得远了,但李宏仍经常找各种理由去

    和蒋琴说说话。如果有机会和她说上几句话,李宏会感到这一天都很有劲。李宏

    想,自己是渐渐喜欢上她了。

    在一次同学生日聚会上,李宏玩得开心,就跟班里好朋友们说起自己对蒋琴的

    感觉。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朋友代他写了一封情书给蒋琴,并且安排了他们单独

    约会。但未曾想这次糊里糊涂的碰面相当尴尬,几乎没谈什么,蒋琴丢下一句“这

    是不可能的”,就走了。以后班级里很多同学把这件事情当作谈资,到处流传,蒋琴很生气,甚至当面

    质问李宏:“你到底想要干什么!”由于这件事情没法解释,他们的关系变得很

    糟,见面仿佛不认识,李宏原来在蒋琴心目中唯一的一点好感也荡然无存了。这令

    李宏一下子觉得生活没有了方向。他满脑子都是蒋琴的身影,有时连上课时也会走

    神,心情非常糟糕。

    蒋琴使李宏在人群里第一次觉得被女孩子关注,而女孩子愿意与他聊天说话

    时,他仿佛感到已经找到了“我的最初和我的唯一”。而一旦面对女孩的拒绝时,他的失望和迷茫难以形容,“我真的离女孩的芳心很远吗?”这种怀疑深深地困扰

    着他。

    那么,像李宏这样陷入“爱情错觉”的人,该如何更多地了解女孩内心的真实

    感受,校正自己失意后的心态呢?

    “爱情错觉”的产生往往是在自己爱上对方,而对方也从言行上表示出对自己

    好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但对方的好感,也仅仅是好感,或者一种友谊的表现。虽

    然好感和友谊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展为爱情,但它决不是爱情。

    其实,好感和友谊是有着明显特征的,它们“明朗大方、公开多向”,如果冷

    静地观察和分析一下,是不会将它们与爱情弄混的。

    此外,要给自己的爱情“感觉”打个问号。心理学家认为,感觉只是人们认识

    客观事物中的一种初级形式,它所反应的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因此往往会对事物

    产生错误的反映。产生在“感觉”基础上的“爱情”,与真正的理性的爱情不可同

    日而语。所以,当感觉到某一位异性的温情时,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

    冷静的思考,切莫过分相信自己的感觉,免得作茧自缚。

    一旦发现自己陷入单恋的境地,就应该毫不迟疑地打消这爱情的“海市蜃

    楼”,尽快摆脱自己编织的虚幻情网,借助理智的力量,获得感情上的解脱。如果

    对对方一见钟情,爱之若狂,并且觉得对方也很爱自己,但很快又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要急流勇退,牢牢地握住感情的舵,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与对方接触,克服虚

    荣心理和由对方冷淡而造成的自卑心理。如果一味追求人家,死缠烂打,或者沉于

    单恋的泥潭不能自拔,是不明智的,这样只会降低自己的人格,被人瞧不起。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8 时间会医治伤痛——失恋时怎样调节自己

    失恋,顾名思义,就是失去恋人或恋情。这通常发生在那些曾经获得过某种程

    度、某种性质的“爱”,并为此做出过真心承诺或有较大的物质和精神投入的男女

    身上。他们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或不情愿地与恋人分手,会体验到一种内心的

    失落感、伤心感甚至痛不欲生的感觉。

    失恋的人通常有如下心态:

    (1)羞愧难当,陷入自卑与迷惘,“从此无心受良宵,任他明月下西楼”,心

    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闭甚至绝望、轻生,成为爱情的殉葬品。

    (2)对抛弃自己的人仍一往情深,对逝去的爱情充满美好的回忆与幻想,自欺

    欺人,否认失恋的存在,陷入单相思的泥潭,也有人会出现一种既爱又恨的特殊情

    感。

    (3)因失恋而绝望暴怒,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心理——或攻击对方,或自残;

    或从此嫉俗厌世,怀疑一切异性,看什么都不顺眼;或从此玩世不恭,得过且过,寻求刺激,发泄心中不满。

    陶俊是大学二年级学生,他一直是家里的骄傲,以全校最高分考进大学。在大

    一的时候,他与一个女生相恋了。

    但是两人共浴爱河数月后,突然有一天,陶俊发现自己全身心投入的这段爱情

    走向了终结,女孩依偎在了另一位男生的怀抱。

    在移情别恋之后,女孩没有任何解释,只是告诉他:“爱是一种感觉,当爱时

    那是真爱,当不爱时那就是真的不爱了。”女孩自称对陶俊失去了感觉,然后就绝

    情地离开了他,没有给陶俊任何重来的机会。

    陶俊失恋了。由于受到女孩的伤害,他开始上网,无法自拔,最后他极度颓

    废,不愿意上学,甚至想放弃人生。长期“执迷不悟”于失恋,是非常有害甚至危险的。从心理学上看,恋爱,尤

    其是初恋,往往是朝向对方的心理能量的最大集聚。而这种集聚起来的心理能量突

    然失去了宣泄的对象,就可能使人产生在茫茫宇宙间迷失了方向的感觉。

    难以排遣的这种心理能量,在内心寻找着“喷射口”。如果它以疯狂的方式再

    度喷向昔日的对象,就可能导致可悲的后果,暴力、投毒、毁容直至害命行为都可

    能在这种失控的情况下发生。

    有的人则把这种心理能量喷射到自己身上,发生“自毁”行为,如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堕落无耻、嫖娼卖淫、酗酒吸毒甚至自杀行为。

    也有人寻求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如离家出走或当和尚、尼姑之类;也有人因

    失恋之苦的挫折,后来对任何异性都生疑心或不感兴趣,陷入了所谓“恋爱恐怖

    症”。

    当然,大多数“初恋”不成功的男女,在经过一段情绪波动后,都能够振奋起

    来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的兴趣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精神升华”。比如少年时

    期的歌德也曾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失恋,面对这样的打击,他甚至想到过死,但是

    最终他战胜了自我,升华了失恋的情感,写下了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刻画了自己的心迹,同时也提醒所有年轻的失恋者:你所错过的只是春天的一朵小

    花,你仍拥有整个春天。

    为了更好地面对生活,失恋者要学会自我调节,尽快地摆脱失恋的痛苦。

    (1)正视现实,不要纠缠与责难。

    如果他或她已经真的不爱你了,到了必须分手的时候,就不要纠缠着不放。纠

    缠也许会令对方一时难以逃脱,却使其更坚定了离开你的信念。

    不要再一味地责难,责难也许会让你感觉一时痛快,却可能粉碎曾经的美好回

    忆。

    更不要怪罪自己天生缺乏魅力,活在怨恨里会令你的生活更加沉重。既然你已得不到所希望的那份真情,又何必再为她或他伤心劳神、浪费感情与青春呢?放弃

    一段已经死亡的情感,也许你仍会痛苦,但你却有了新的爱情空间,有了重新选择

    的机会。

    (2)倾诉。

    失恋者精神遭受打击,被悔恨、遗憾、留恋、惆怅、失望、孤独、自卑等不良

    情绪困扰,应当找一个可以交心的对象,尽量倾诉自己胸中理不清的爱与恨、怨与

    愁,以释放心理压力,并聆听对方的评说与劝慰。或用书面文字如日记把自己的苦

    闷记录下来,留给自己看,寄给朋友看,这也可能释放自己的心理负荷,求得心理

    解脱。

    (3)自我安慰。

    有时,可以适当运用挫折合理化心理作感情转移。一种是“葡萄酸”心理,即

    缩小或否定个人求而不达的目标的好处,强调其各种缺点。比如失恋了,就说对方

    不好,就好像狐狸吃不到葡萄而说葡萄是酸的一样。另一种是“甜柠檬”心理,即

    不是把目标的好处缩小,而是把目前的境况扩大。比如失恋了,可以说这更有利于

    集中精力学习、工作。

    这两种方法可以暂时延缓你对不愉快的事情真相的接受,直至你有了心理准

    备,能够正视现实为止。当然,自我安慰只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如果失恋后听任这

    两种心理支配而不能接受现实,那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移情。

    失恋后,要及时适当地把情感转移到失恋对象以外的其他人或事上。如失恋

    后,可与朋友发展更为密切的关系,积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释放苦闷,陶冶性

    情;也可投身大自然,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中。

    (5)懂得爱惜自己。

    要忘掉一段曾经真心付出的感情并不容易,但是不要太苛求自己,要给自己留出空间与时间。要知道,你的生命不光属于你一个人,还属于你的亲人、你的朋友

    和你的工作岗位,你应珍惜自己,没有权力自暴自弃。失恋了,就不必再挂念那个

    人了,正好可以多疼爱一下自己。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29 虚拟爱情,美妙还是危险

    随着社会的变迁,寻求爱情的成本与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高。人们一方面渴望

    爱情,另一方面又害怕爱情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产生了新的矛盾。随着网络的普

    及,由于网络与爱情之间的某种契合度,人们发现,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可以通过

    网恋,同时满足对爱以及安全感的需求,因此网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欢迎。

    网恋类型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超越型的虚幻网恋。

    这类网恋者幻想能在网络上得到超越一切世俗的纯真爱情,往往很容易在网络

    上坠入爱河而不能自拔。他们所拥有的恋情带有很大的虚幻性,而这种虚幻的最美

    丽之处又在于其神秘性,正如人们所说的“距离产生美”。

    此类恋情中恋人彼此间少了生活中的各种磕磕碰碰,少了许许多多应负的各种

    责任,少了有矛盾时面对面的尴尬,而多了不少随意与自由。在网上,“恋人

    们”可以不受限制,尽情“相爱”。

    (2)超脱型的浪漫网恋。

    现实生活中爱情与婚姻常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在网上可以爱得死去活来,却不

    必谈婚论嫁。所以,具有超脱心理的浪漫型网恋者便喜欢在网上互诉衷肠。

    他们用手指灵活地敲击键盘,谈人生、谈理想、谈工作、谈爱好、谈浪漫、谈

    恋情……唯独不谈现实中的爱。也许,他们觉得这种感觉才是最超脱、最浪漫的爱

    情体验,因此深陷其中,乐此不疲。

    (3)游戏型的欺骗网恋。

    此类心理的人只是想在网络上体验一下交友的好玩的感觉,他们既无心真诚地

    爱对方,也无意对自己的言行负任何责任。他们只想在网上潇洒乐一回,而从不将

    此事当真。他们心里很清楚,所谓的“网恋”就是玩玩而已,根本就不可能投入。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张口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太难,但在网上可以向不知姓名

    和性别的“恋人”千百次地敲出“我爱你”。这种体验既过瘾又有安全感,因为只

    要一关机便可全身而退了。

    按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看法,网恋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产物。网络既然已经成

    为人类的通讯工具和人际交往的新方式,就不可避免地会负载人类情感交流的任

    务。而在情感交流中,很大一部分就是两性交流。

    有网友这样调侃网恋:

    网恋,就是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三更半夜里,四目不相见,十指来传

    情;网恋,就是电脑和电脑诉衷肠,键盘与键盘说情话,鼠标和鼠标谈恋爱;网

    恋,就是聊天时“让我的爱飘过你的网”,就是停电时“我寂寞的心只有你最

    懂”;网恋,就是聊天室爱情,那里是“爱情超市”,总有一件任你挑选;网恋,就是QQ上的爱情,那里的头像如繁星,总有一颗为你点亮;网恋,就是BBS上的爱

    情,那里弥漫万千风情,总有一番情怀为你敞开……网络是虚幻的,在虚幻的网络

    中爱情显得非常脆弱。

    许多人之所以沉溺网恋,是因为在网恋中有强烈的神秘感。网络就像一层厚厚

    的面纱,隔开了两个人,也遮住了两个人的真实面目。因此,在交往时,人们只能

    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去猜测,即使有所了解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看不真

    切,因而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总吸引着人们去一探究竟。

    宋志是某大学三年级学生,很帅气,有才华。然而就是在这一年他沉溺在虚幻

    的网恋之中。对方是一个远在深圳的女孩,在相互交往将近一年后,他们终于见了

    面。但是宋志很快发现,女孩在深圳有男友,并且早已同居在一起了。

    宋志注意到那位女孩,是因为她是宋志常在的虚拟社区的版主。她发表的文章

    很有见地,笔锋犀利,文采超众,令宋志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宋志连续给她发了

    数封求爱信。在长时间的网恋之后,女孩最终答应和他见面。但是女孩对他并没有任何爱情,只是想利用宋志,去报考宋志导师的研究生。这让宋志非常痛苦。

    人类不但非常信任自己的主观观念,还对危险具有天生的排他意识。当人在没

    有感受到危险警示的状态下去主动接触陌生事物时,会首先将危险意识转化为兴

    奋,然后,“本我”为了说服“自我”,便会把未知描绘成或想象成自己希望的模

    式。

    然而网恋就像闭着眼睛盖房子,没有稳定的架构,房子终归不会太结实。在揭

    开网络的面纱,在现实中相遇或相处后,才会发现以往的感情是何等脆弱。

    此外,现在有不少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网恋”进行欺诈犯罪活动,骗财骗色,使不少缺乏社会经验的网恋者深受其害,这应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与重视。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30 不要让母爱变了味——克服恋母情结

    陈彤是个在南京长大的独生子。从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以后,他便进入了一家

    大公司。刚一上班,就被派往宁波去工作。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家到外地去工作。母亲很为他担心,总怕他一个人

    到异地他乡不习惯那里的生活,因此,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给他打个电话,问

    他:“喂,孩子,过得好吗?昨天晚上吃饱了没有?今天好好工作啊。”陈彤也是

    习以为常地回答道:“知道了,妈妈。”

    如果有一天没给儿子打电话,母亲就会感到忐忑不安;而且每个月她总要抽出

    10天时间,到宁波去照料儿子的生活,为儿子做饭、洗衣、打扫房间、买东西。

    对母亲来说,这是最大的幸福了。说心里话,她真想和儿子在宁波一起长住下

    去,只是丈夫在南京还需要她的照顾,所以,10天一过,她总是流着泪和儿子告

    别。一回到南京后,母亲又开始替儿子操心,每天掐着手指头算日子,盼望着下一

    个10天早点到来……

    陈彤现在已到了结婚的年龄,母亲要为他找一个各方面都匹配的女孩结婚。而

    他的心理倾向是想找一个与母亲一样性格、容貌的女人做妻子。他与母亲已经结成

    了一个很坚实的情结,如果他一结婚,就会变成两个女人分享一个男人的情感。

    陈彤这种与母亲关系过度亲密的情况,其实属于心理学上的“恋母情结”。

    “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是指一种“亲母嫌父”的复合

    性情感,这是男孩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的、关键性的阶段,一般在4~6岁

    时出现,心理学上称为“恋母期”。

    在这个时期,小男孩盼望自己成为妈妈心目中的重要人物;与此同时,他们对

    父亲还怀有竞争、嫉妒和不满情绪。如爸爸妈妈亲热时,他要插到中间干扰;睡觉

    时要睡在爸妈中间;爸爸妈妈闹矛盾时,他们明显偏袒妈妈而妒恨爸爸;有的甚至模仿爸爸的行为并表现出要与妈妈“结婚”的愿望。

    一般来说,只要母子间关系良好,并得到正确的引导,使孩子的这一情感得到

    正常的满足,孩子就能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但是如果抚养教育不当,这一发展阶

    段出现停滞并保留到成年之后,就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甚至使他出现行为异

    常。

    换句话说,如果在过了“恋母期”之后,仍然有恋母情绪,就属于不正常的、病态的心理。此时,恋母情结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表现出与母亲发生性

    交的强烈冲动,以致出现乱伦行为,或与伦理道德发生强烈的心理冲突,过大的心

    理压力而导致精神异常;有的则把这种对母亲的性爱与性欲要求压抑到了潜意识之

    中,母亲成了妻子的化身,虽然已结婚成家,与妻子感情甚笃,还是会出现性生活

    异常,甚至出现性功能障碍;有的则在结婚后明显地排斥妻子,亲近母亲,从而导

    致婚姻状况不佳;还有的则因乱伦意念导致罪恶感,导致心理失衡而成为犯罪的导

    火索。

    这种恋母情结,与母子感情过深或母子间的相互依赖感过重是有区别的。母子

    亲情是一种单一的情感,没有性爱意识,没有对父亲的嫉妒心理,没有对妻子的排

    斥情绪,也不会影响夫妻间的感情和性生活。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恋母情结”多是错误家教的产物,或者说是由于母亲对儿

    子的过分爱恋造成的,套用弗洛伊德的话,也许可以说是母亲的“恋子情结”诱发

    了儿子的“恋母情结”。母亲过分地爱怜可能使男孩子的心理幼稚,依赖性强,性

    格孤僻而不合群,不擅长与同龄人交往,缺乏男孩子的阳刚之气。

    那么该怎样避免或消除“恋母情结”呢?俗话说,“男大避母,女大避父”。

    在家庭生活中,母亲要让孩子较早地分床睡觉,养成自立的习惯。母亲也应该尽量

    避免身体的裸露,与男孩的拥抱、亲吻都应该有所节制,使母子之间有一定的自由

    空间,也不要让孩子的着装打扮不符合其性别。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情感是不可分割的,但孩子的行为逐渐走向独立

    是正常的。所以做母亲的、尤其是单亲家庭的母亲,应该让孩子多与父辈或与其他

    男性接触,让他逐渐成为一个“男子汉”。

    母亲还应让孩子对性有更多的了解,让他知道“男女有别”;让孩子更多地进

    入社会天地,在人际活动中感受到更广泛的温暖。这样,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作为男人,如果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应该了解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尽量

    与母亲保持适度的距离;另一方面,要建立理性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工作和社交活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争取自我实现,体现自我的价

    值,寻找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31 为什么小男生会爱上大姐姐

    作为男孩子,你在读中学时,是否暗恋过女教师?作为女孩子,在读书时,你

    是否和低年级的男孩子谈过恋爱呢?

    不少男人都有这样的回忆:在自己的中学时代,经常望着讲台上漂亮成熟的女

    教师浮想联翩,把她写进日记、记在心里,朦胧中想像着与她发生浪漫的故事。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愫就演变成了“姐弟恋”。姐弟恋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

    是很多男人的一种新的婚恋观,他们公开地喊出口号:“找一个比自己大的女人做

    伴侣!”择偶的标准从年轻漂亮变成了“成熟和女人味”。

    香港娱乐圈里,歌星王菲与谢霆锋的旧日恋情,美人关之琳与男模黄家诺,都

    是非常典型的姐弟恋。为什么这么多男人一反常理,喜欢起比自己大的女人了呢?

    有位男士在谈及自己为何向往姐弟恋时,说出了一连串理由:有女人味,气质

    优雅;有一种独立的美;高贵大方;会体贴人;内心丰富;懂风情;可以做红颜知

    己……可见,“姐弟恋”如此受一部分男人的欢迎,确实有着诸多实实在在的好

    处。

    从年龄上讲,姐弟恋通常以20多岁的男性和30多岁的女性的结合比较多见,年

    龄差距少则4~5岁,多则8~10岁,甚至更大,看上去就像是姐姐和弟弟的感觉。在

    生活中,他们的角色也是一大一小,男人往往能体验到一种被照顾的感觉,而女人

    也乐于承担这个角色。

    不过在心理学上,许多向往姐弟恋的男人,内心往往会有一种潜在的“恋母情

    结”,又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男人无论到了什么年纪,都有一种对母亲的服从和依恋,在心理上没有完全“断乳”。还有一种可能是,男

    人从小就缺少母爱,成年后内心仍然怀着对母爱的强烈需求和极度的渴望,从而形

    成恋母情结。当这种情结表现得比较强烈时,一些男人就会在自己的择偶标准中体现出来,比如会选择形象和性格贴近于自己母亲的女孩,或者找一位年龄比自己大、可以像

    母亲一样照顾自己的“姐姐”式的女性。

    这是一种完全正常的心理。一般来说,女儿爱父亲,因为父亲最宠女儿;儿子

    爱母亲,因为母亲最宠儿子。在儿子眼中,父亲对他的要求极为严格,非常严厉,动不动就加以训斥和责骂,有时还会体罚,而母亲则比较宽容、温柔,于是在男孩

    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渐渐就会形成到母亲那里寻找庇护的潜意识。

    母亲是男人成长中接触并依恋的第一位女性,由此造成的心理影响自然是深远

    的。一些男人如果养成了需要女人关爱和照顾的性格,那么“恋母情结”就会成

    为“姐弟恋”的心理基础。成年后,男人就希望找到一个女人,能够从她身上得到

    像儿时母亲一样的照顾和宠爱。他们会从“姐弟恋”中得到一种被母性包围的心理

    感觉,从而获得爱情的安全感。另外,一些年轻男性也厌烦在恋爱中需要迁就和照

    料比自己小的女孩。相比之下,跟比自己大的女性相处时,她们的理性和稳重使他

    们欣赏、喜欢。

    男人喜欢“姐弟恋”还有一个社会原因,就是现在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女

    性地位的变化,使得现在的女人和以前相比在地位和形象上已经有天壤之别。女人

    也开始有了强者形象,同样可以征服男性。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有一位爱情专家也说:“女人比男人大3~5岁

    是最为合适,最易于长期接受对方,也易于让婚姻白头偕老的。”其实对爱情来

    说,年龄不是问题,责任才最重要。只要双方相亲相爱,即使全世界的男人都向往

    姐弟恋,又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32 为什么小美女会爱上“老家伙”

    现在许多年轻女孩都很容易被那些年过中年的成熟男性所吸引,甚至会爱上年

    龄更大的“老家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忘年恋”。比如翁帆嫁给杨振宁就是众

    所周知的例子。

    在现实生活中,年龄差距在20岁左右的爱情故事并不少见。

    有一位母亲,愤怒地将年仅19岁的漂亮女儿锁在了卧室里,任凭她在房内喊破

    了喉咙,坚决不放她出来。原因就是女儿爱上了一个比她大30岁的男人,不仅要同

    居,还要跟他结婚。这位母亲后来气得生了一场病,还把女儿拉去看心理专家,让

    医生治疗女儿的“疾病”。

    她认为女儿一定是心理有病的。但是医生告诉她:“你的女儿没有病,或许她

    有一些恋父情结,喜欢成熟男性。但这不是病态,而是正常的爱情关系,我们无权

    干涉。”

    小美女爱上老家伙,有时是因为他们有钱有车、有舒适的生活。尤其是成熟男

    性懂得体贴人、关心人,比年轻男性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她们身上。比如小说《蜗

    居》里面的海藻爱上宋思明,就是这样的例子。

    但有时,女孩的这种爱情对象的选择,是出于恋父情结。所谓恋父情结,就是

    女孩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对父亲的依赖,或者对父亲的崇拜心理,长大以后,潜

    意识里便将父亲作为择偶的标准。

    每个女孩都有一定程度的恋父情结,因为她们一生中接触的第一个异性就是自

    己的父亲。况且在从小的教育中,父亲一般比较疼爱女儿,不舍得打,不舍得骂,事事都护着;母亲则相反,对女儿比较严厉。所以,她们很自然地从小就形成了对

    父亲的依恋和信任,并且把父亲作为优秀男人的榜样。

    这样的女孩长大后,在寻找男友时,不知不觉地就会以父亲为标准。其中,许多女人会将恋父情结付诸实际,嫁给那些年龄与父亲相仿的优秀男人。从心理学上

    说,这是她在克隆另一个“父亲”,以满足自己儿时形成的“嫁给爸爸”的潜意

    识。

    许多心理医生在处理女性恋爱和婚姻问题的过程中,根据遇到的种种案例来

    看,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比如有些女人会向心理医生抱怨:“好男人都到哪儿去

    了呢?我为什么遇不到合适的伴侣?”这个愤怒的问题背后实则潜藏着恋父情结的

    影子。

    在同龄人的男性中,她找不到像父亲那样成熟和优秀的结婚对象,故而内心充

    满苦恼。久而久之,其中的部分女性,就会下定决心将恋父情结进行到底:一定要

    嫁给一位假想的“父亲”。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看上去容貌美丽、条件优秀的年轻

    女孩,会嫁给“小老头”的原因。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两次婚恋,对象都是年龄远远大于自己的异性:胡兰成比她

    大15岁,第二个丈夫则比她大30岁。因为在张爱玲看来,年龄大的男人才比较成

    熟。

    其实,嫁给“老家伙”或“小家伙”都无可厚非,只要相爱,跟谁结婚又有什

    么所谓呢?无论是男性年长还是女性年长,只要双方有感情基础,彼此认为相处得

    开心,那么“老少配”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是在“老少配”的问题上,女性应该

    注意以下几点。

    (1)这个“配”要配得恰到好处,双方要在相处中磨合得好,彼此包容,才算

    是成功的“老少配”。男大女小多因为女方倾向于“父亲”或“兄长”的情感需

    求。男方在充分理解女方的情感需求后,及时填补女方的情感空缺,便可以较好地

    与女方沟通。但若男方的心理年龄跟不上实际年龄,那么双方在交往中就容易产生

    矛盾。

    (2)两个人能否和睦相处,关键看两人能否有良好的沟通。如果沟通得好,那么年龄大小并不会成为生活中的绊脚石。

    (3)“老少配”也要追求“门当户对”。所谓门当户对并不是指物质上的,而

    是指双方在知识水平、生活环境上要大致相仿,相差的距离不要太远。这样才能更

    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更好地维持婚姻生活。

    (4)“老少配”也要注意双方的生理需求问题,关心对方的生理是否得到满

    足。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33 有些人为什么爱不起来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自身的条件很好,却迟迟找不到恋爱的对象,甚至到了四

    十好几,仍没有成家。其实,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找到心仪的人,也不是他们真的

    不想结婚,而是因为他们就是对“爱”提不起兴趣。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爱无力”。“爱无力”的个体无力去爱、心灵慢慢委

    靡,直至最后进入心如死灰的无欲状态。

    电视剧《过把瘾》中的男主人公患的就是这种病。在都市白领中,这种现象并

    不少见,其后果不仅会导致终身不婚,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疾病。让我们看看赵伟

    的例子:

    赵伟是广州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部门经理,收入很高,但他却常闷闷不乐。他

    是毕业之后就加入IT业的,对他来说,加班加点是常事,所以那时没有时间谈恋

    爱。然后是就读MBA,到加拿大留学3年,回国后升职为部门经理。这段时间各种应

    酬接踵而至,工作上的忙碌使他更没有精力顾及恋爱。

    后来经过热心同事介绍,34岁的他与一位女孩认识仅两个月后就走进了婚姻殿

    堂。但是说老实话,他并没有爱上她;而他也并不因此而感到遗憾——爱不爱并不

    重要,反正他认为自己根本不会爱上谁,因为他有一种“不管怎么样都爱不起

    来”的感觉……

    一个人如果并非生来如此,最近却感到爱不起来,而且这种感觉明显影响到他

    与人交往,影响到他的工作状态和生活乐趣,就说明这个人处于严重的情绪抑郁状

    态——“爱无力”。因为爱是最令人愉悦、让人兴奋的事,一个人如果对爱都失去

    了兴趣,就说明他的情绪处于低谷状态,所以“爱无力”其实是情绪低落的标志。

    这种情绪低落,轻者表现为闷闷不乐,重者可以达到悲痛欲绝,同时伴有不同

    程度的其他症状,如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身体疲乏、动作迟缓、自责内疚、脑力减退,甚至有悲观厌世感,还有睡眠障碍、食欲性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表现。即便情绪已经糟糕至极,他们也会轻描淡写地说自己“还行,还过得去”;

    而当难以释放的坏情绪蔓延到情感上,就会出现个体“难以去爱”,或者是见到异

    性后没感觉、不来电、缺乏激情和“性”趣。

    “爱无力”者体会不到爱的快感,所以他们可能会通过某些偏激的行为去获得

    快感,比如疯狂购物、赌博、酗酒、打游戏。但是这些行为虽能一时掩盖痛苦,却

    无法替代和弥补缺失的爱。

    那么“爱无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其原因可能有以下

    几点:

    (1)“爱无力”可能是缘于既往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缺乏关爱、缺乏和谐的人际

    关系。这使一个人既不能感到自己可爱,也觉得别人不会爱自己,同时还觉得自己

    没有能力去爱。当个体没有和谐稳定、温暖亲密的人际关系时,就会感到危机四

    伏、孤立无援。在这种情况下,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就可能变得悲观暗淡。

    (2)“爱无力”也可能是一种观念上的怀疑,就是对到底有无真爱、到底什么

    是真爱抱着一种怀疑态度,不能确信,因而不愿或不敢行动。而怀疑的心理与追求

    完美的个性不无关系。

    (3)可能是生活环境中有让人不快、令人失落的不良事件出现,比如意外灾

    害、亲友亡故、经济损失、人际矛盾、工作压力、离婚失恋等,这些生活事件诱发

    个体从爱的拥有者陷入“爱无力”的状态。

    (4)“爱无力”还可能是由于患得患失的心理,害怕得不到而不去爱,害怕得

    到后又会失去而不敢去爱。而害怕失败的人,可能经常会有一种自觉失败的体验。

    对“爱无力”的原因有所了解后,就不难发现,“爱无力”并非不可治愈。患

    上“爱无力”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调整观念,要懂得:

    (1)爱是一种灵肉交融的实现,健康的生命需要打开自我的枷锁和禁锢。(2)爱并非想像中那么困难、那么危险。多一点自信,经常发掘自己的长处,爱自己,才容易去爱别人,也更容易让别人爱。

    (3)相信真爱一定存在,对爱抱以美好的期待而非悲观的判断,相信爱会有好

    的结局,这才能使人积极去实践。

    (4)追求完美和极致往往无益于“爱无力”的缓解,所以有时不妨糊涂一点,接受生活和他人的不完美。

    (5)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不妨学会坦然放下。

    此外,如果不愿再被“爱无力”的感觉所困扰,还需要积极行动,换环境,扩

    大交往范围。我们可以经常外出旅游,一方面欣赏山水,同时也可能有艳遇的机

    会。你也可以经常在网上聊天,制造机会与意中人相遇。你还可以经常参加各种聚

    会,在人群中感受到关爱。

    本书由「ePUBw.COM」整理,ePUBw.COM 提供最新最全的优质电

    子书下载!!!34 丑女也会有人爱

    造物主造人,也许是为了炫耀自己的伟大,总是喜欢在矛盾中寻求事物的完

    美。于是在造出了男女性别之差异后,对于同样性别的,也就出现了各个类型,比

    如对于女人,既有美女,也有丑女。

    无论是美女或者丑女,大家都有生存的权利,有爱的权利。不同的是,美女的

    爱好像来得很容易。美女们从来不需要主动去做什么,男人的眼光就已经在她们身

    上打转,她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众多的优秀追求者中取舍。但是作为丑女该怎么

    办呢?

    其实并不是丑女得不到爱情,如果丑女真的得到爱情,往往是最真诚的爱情。

    那么丑女怎样才能得到自己的爱情呢?让我们看看专家怎样为你支招吧。

    (1)拥有一颗坚韧的心。

    丑女要得到真正的爱情,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丑女要得到真正的爱情,首先要有一颗坚韧的心。

    丑女因为面貌的缘故,一般情况下都是被社会所歧视,尝尽了社会上的酸甜苦

    辣,或者是眼白眼红。在这种社会舆论打击下,更多的丑女都选择了自暴自弃,逆

    来顺受,或者谴责社会不公,或者埋怨上苍,在自暴自弃、自艾自怨中越陷越深。

    有这样一句话:自助者天助之。在拥有了不美丽外貌这个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

    后,丑女首先应该拥有的就是一颗坚韧的心。只有拥有了坚韧的心,看待事物才会

    客观;只有看待事物客观了,才会超然于容貌的丑美;超然了容貌的丑美,才会放

    弃无所谓的表面追求;放弃了无所谓的表面追求,才会拥有乐观的心;拥有了乐观

    的心,才会使自己的改变走向正途。

    (2)打扮干净而得体。

    丑女最惧怕的是自暴自弃。而如果她具有坚韧的心,则可能无所谓世人的眼白眼黑,只由着自己的性子。但是这时候,如果矫枉过正,则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不修边幅,给人感觉拖沓、不清洁;衣服随意穿着,不讲究搭配,自以为衣着

    特立独行,却惨不忍睹;不注意自身卫生,头发凌乱,口有异味,身有臭气。

    如果一个女孩子这个样子,怎能得到异型的青睐呢?又怎样去赢得真正的爱

    情?所以,丑女赢得爱情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学会修身。

    美国电视剧《丑女贝蒂》可以说是一个丑女赢得爱情的范本。其中的贝蒂是一

    个大脚大嘴、五官丑陋的女人。刚开始她也因为自己的外貌而蔑视一切的世俗眼

    光,在公司特立独行,穿着凌乱得让人惊诧。但是,后来她明白了,这样的无所谓

    态度其实是对自己的伤害,于是开始注意自己的修身。逐渐地,她的衣服开始合

    体,举止开始端庄,最终赢得了英俊总裁的爱情。

    虽然这只是故事里的爱情,但是在现实中却也有其影子。试想一下,有哪个男

    人喜欢带着一个一身乱衣不修边幅的女子上街?如果你的口张开就是阵阵恶臭,如

    何让一个心仪的男子靠近你,甚至亲吻你?如果你的头发总是散发雪花一样的头皮

    屑,你喜欢的男子如何和你独处?

    因此,既然注定了自己是丑女,那么就要更好地修自己的身。建议如下:

    穿着应该得体。衣服不一定要时髦时尚或者鲜亮,但要体现自己的稳重,体现

    自己的智慧。

    注意自己的小节。比如,和同事或朋友一起吃饭,无论吃什么都不要贪吃;不

    要吃蒜,或者吃的时候发出声音;吃完饭后,应该学会漱口;不要边说话边抓起牙

    签去掏牙缝,那样只会让周围的人产生厌恶。

    无论什么时候,都准备一包纸巾和一包口香糖。在长时间不说话后,哈出一口

    气到纸巾上,闻闻是否有味道。如果有味道就嚼口香糖,使自己永远不要口臭。纸

    巾的另一个妙处就是:和心仪的男子出去,无论是吃完饭或者身上有了尘土,都可

    以第一时间拿出纸巾给男方,给对方留下细心的好印象。(3)用智商吸引他。

    30岁的化学工程师周慧经常被人称为“太聪明”了,因为她是化学专业的硕士

    生。这个专业往往被看作是“男人的专业”,但正是那些分子式帮助她征服了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详见PDF附件(1574KB,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