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62094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人才——贵阳中医学院加强本科教学建设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83期
     2005年1月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1号文件”)是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扩招,重视规模发展,转移到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1号文件”明确指出,高校要增强教学质量意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更是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学习“1号文件”,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指导实践,对高校在“十一五”期间建设和发展具重要现实意义。

    对大扩招的认识和体会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党和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尽管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存在着诸多挑战和不少不确定因素,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在一定时期内的主流,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快,各国都对本国的经济发展作重大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21世纪科技含量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将逐年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首先加快人才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快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加大高等学校的扩招,成了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通过全国近千所普通高校连续6年的大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百拇医药
    大扩招加快了高级人才的培养步伐

    大扩招前的1998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不到350万人,到2005年10月,全国在校大学生达2400万人,居世界第一,入学率从1998年的不足7%到2005年10月达21%,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五”期间,我国高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400万名毕业生,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大扩招圆了广大青年学子的“大学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进入经济建设全面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社会各行各业都急需大批高级人才,而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高校培养能力极为有限。党和政府敏锐地意识到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新历史时期的矛盾,惟一的方法,就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加大高校扩招。从1999年开始,连续6年全国近千所普通高校的大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东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入学率均超过40%,接近发达国家的比例。
, 百拇医药
    大扩招促进高等学校跨越式发展

    连续6年的大扩招,高校自身也得到跨越式发展。到2005年普通高校达1792所。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教育部还实施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校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的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比扩招前增加了5倍多,通过6年大扩招,大大提高了我国高校的办学实力。

    对接受评估的认识和体会

    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的大扩招,在较短的时间内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剧增。如何保证办学质量,已引起人民群众和社会广泛关注。一方面我国的公办高校属政府拨款举办,另一方面学校是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政府如何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和有效指导,从而确保高校既能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能保证办学质量,并使之不断提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003年教育部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对高校的“宏观管理,有效指导”。
, 百拇医药
    评估是政府对高校宏观管理行之有效的手段

    在1990年原国家教育部就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对评估的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4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其组织的评估”。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更具体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从1998年开始的“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及“选优评估”等,已对900多所高校进行了评估,从实践结果来看,无一不是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目的。

    教育部评估中心5年一轮评估制度,标志着政府对高校指令性、计划式的直接管理,逐步向指导性、服务式的间接调控方式转变,评估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市场机制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学校自主办学为主体的评估运行机制。
, 百拇医药
    评估是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三个符合度”,即学校确定的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的目标符合程度;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的符合程度。因此,专家组进校以后通过检验“三个符合度”来评估学校的办学水平。具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共有7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项目,包含19个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每个观测点都有较明确的等级标准。既强调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网络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等教学投入的硬件条件,也强调教育理念是否先进、教学管理是否规范、高效等软件建设的成果;既强调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又强调学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既强调学校的基本标准,还要有“特色”,“特色”不鲜明不能评优秀,没有特色不能评良好。可以看出,评估是对高校办学的全方位的检验,高校也应举全校之力全面建设接受评估,把迎评当成谋发展的“凝聚力工程”。

    评估促进了高校健康发展
, http://www.100md.com
    我国高等教育通过连年的大扩招,由“精英化”教育逐步发展到“大众化”教育的阶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各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少高校规模扩大了,但办学条件跟不上,教学投入严重不够,教学管理十分薄弱,教学改革没有深入,导致教学质量存在滑坡的危险,已经引起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开展的评估工作,是积极推动高校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积极推动高校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从评估的结果看,被评学校无一不是取得长足的发展,办学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学校硬件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校园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条件更加优越,校园文化活动条件更加全面。学生在和谐的育人环境中生活、学习、成长,终身受益。

    对高校下一步发展的认识和体会

    “1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数以千万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校下一步的发展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 百拇医药
    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建设的道路

    “1号文件”明确提出高校的主要任务和要求: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加大教学投入是基础,尤其是大扩招以后,高校必须按照教育部要求高校标准达标,加大实验室建设、图书馆建设、网络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强化教学管理是手段,“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促使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和服务工作”,“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活动”。并要求把这三个“主要精力”落到实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深化教学改革是关键,“1号文件”对教学改革的目标也给予明确,“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 百拇医药
    内涵建设的关键是深化教学改革

    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调整、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要修订培养方案,牢牢把握“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以增强大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和发展空间;要不断推进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既要学习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更要介绍本学科最新的学术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今后创新的空间;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老师讲、学生记、满堂灌的方式,多采用启发式的授课方式,多采用多媒体授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开设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多地利用图书馆时间,更多地思考、讨论时间;英语教学要加大改革力度,牢牢把握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交流宗旨,是听得懂讲得出,坚决摒弃只能应试的“哑巴”外语教学模式;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要加强专业实力、毕业实习环节,保证时间,保证经费投入,要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评阅和答辩,不断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和发展新的实习基地,以满足需要。
, 百拇医药
    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

    我国是人才大国,有3000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但又不是人才强国,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60%~80%左右,而我国只有40%多。因为缺乏创新人才,尤其缺乏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社会财富向拥有知识优势的国家聚集,这种现象和趋势的核心问题,是人才竞争,更是教育的竞争。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高校的神圣使命。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有创新的教师;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验教学课时,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要加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环节的指导,保证时间,保证经费;第三,积极推行导师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第四,要让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来,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学习“1号文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神圣的使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神圣的职责。(本文作者为贵阳中医学院副院长), http://www.100md.com(吴志刚 贵阳中医学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