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2006年第2648期(2006.12.07)
编号:10538
药店应禁止开设门诊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48期
     看病贵看病难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医药行业人士认为,以药养医是导致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医药分家。在医药分家的呼声中,不少地方医院已经有所行动,如实行医药收支两条线。可同时,却不断有新老药店自开门诊。有的药店门诊规模较小,类似于过去的“坐堂医”,也有些药店门诊规模较大,设有中西医内科、心血管专科、妇科、儿科、计生指导、按摩等科室,还有化验室,接受微量元素测试等服务项目,俨然是一家小医院。

    分析起来,药店开诊所弊端多多:

    不利于药品分类管理

    曾有人进行过暗访:一些小药店开设门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国家药品分类管理的规定,方便购买抗生素等处方药的顾客。这种不负责任的药店门诊,不利于国家药品分类管理政策的落实,也不利于患者用药安全。乱开这种小门诊甚至会让国家药品分类管理的政策流于形式。

    难对就医患者负责

    众所周知,医院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医疗事故也常有出现。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疾病诊断治疗的复杂性不无关系。诊治疾病毕竟具有高风险,医院尚且如此,更何况药店门诊条件和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比不上正规医院。正规医院尚会发生误诊误治,药店门诊更是难保不出差错。一旦发生医疗事故,药店难负其责。

    陷入以医养药怪圈

    调查发现,药店门诊难以自负盈亏,门诊人员的工资待遇必须从药品销售的盈利中支付,这就不得不加大药品销售利润,加大患者用药成本。很多患者之所以不在医院取药而来药店取药,图的就是药品价格比医院低。一旦药店经营成本上升,药价提高,其价格优势就不复存在。调查发现,不少药店门诊医生的工资就是和开药直接挂钩,多开药、开贵药的医生就多得工资,药店也多盈利,这和医院自己看病自己卖药又有什么两样?这岂不是和药界多年期盼的医药分家背道而驰吗!

    助长暗中促销

    大医院目前对医院的用药行为有严格的规定,层层把关审批。在这种严格监管之下,还难堵药商暗中给回扣搞促销,可是药店门诊医生的用药行为有谁监管呢?不法药商在这里做促销岂不更为方便。可见,药店开门诊为不法药商的促销大开了方便之门。以前曾见不少报道,一些厂家促销人员和“药托”,身穿白大褂在药店以“义诊”名义促销药品坑害患者,药店门诊更容易为这些不法促销披上合法外衣,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笔者并不反对在手续合法的条件下,药店聘请一名或二名退休医师协助执业药师做好顾客的用药指导,但这种大规模开门诊的行为还是不宜提倡。药就是药,医就是医,我国医疗体制中“医药合一”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不能再在药店重演!, 百拇医药(常怡勇 淮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