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参考
编号:11009636
郭玉体会的御医“四难”
http://www.100md.com 2006年5月15日 《健康时报》 2006.05.15
     郭玉在东汉汉和帝时担任太医丞,是当时非常出名的医学家。郭玉的师祖是一位医学隐士,在四川涪水一代以钓鱼为生,世人称为“涪翁”。他以行乞为生,遇见患病的人,就会出手相救,最出众的是针灸和砭石治疗,常常是一针就见效。曾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后来程高拜涪翁为师,学成后也成为一代名医。郭玉早年拜程高为师,从程高那里学到了辨别三阴三阳的脉象,研究用阴阳变化来诊断治疗的方法。1993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永兴镇发掘出土了一件裸有黑色重漆的小型木质人形,其上有红色漆线的针灸经脉循行径路,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针灸木人出土地就位于涪江之畔,即汉代的涪水,专家分析这套针灸木人很有可能是涪翁这个流派传授医术的教具。

    郭玉非常擅长诊脉,做太医丞以后,给皇帝及宫中妃子们治病都非常有效。有一次,皇上想试试郭玉的诊脉技术到底有多厉害,派人把郭玉召来给几个妃子诊脉,又在宫中找了一个手很像女人的男子,让他也混在妃子中,他们都伸出手让郭玉来诊。郭玉一个个把脉之后,就抓住那个男子的手说,脉有阴阳之分,这人脉象异常,不像是女人。郭玉精准的诊脉,让皇上赞叹不已。

    郭玉在医术上的高明毋庸置疑,不过有时候在为贵人治病的时候,却不能很快获得疗效。有一次,皇帝令生病的贵人换上普通百姓的服装,让郭玉到一个简陋的住处去给他治疗,结果,郭玉手到病除。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异呢?郭玉总结出“四难”,他说,给尊贵的人看病,由于他们地位高贵,我经常会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为他们治疗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自作主张而不信任医生,这是一难;他们经常忽视对身体的悉心保养,这是二难;他们身体羸弱,不能承受药力,这是三难;他们又贪图安逸,不思劳作,这是四难。因为这四难,医生在给他们治病的时候就会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治疗,而且害怕治疗不好引起自身的灾祸,所以治疗的时候比较保守,反而影响了疗效。可见,再高明的医生如果面对的是万人之君,都会产生心理压力甚至是恐惧心态,而直接影响到治疗,这恐怕是每个御医都难以避免的心理障碍。

    《历代宫廷御医档案解密》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赵阳著。定价25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