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中风(脑卒中)
编号:10951873
血压正常也要防中风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01期
     某退休教师年过花甲,但平时除血脂较高外,并无什么内脏毛病,血压不高,自己认为身体很健康。周末睡觉前还是好端端的,半夜感到头痛,待家人发现时他已中风了。急送医院,经CT检查诊断为脑梗塞。幸亏治疗及时,才没有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中风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脑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为了克服血管硬化的阻力,使脑部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必须维持较高的血压。所以老年人的血压比青壮年高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如果有动脉粥样硬化症,脑部更易缺血,需要有更高的血压。但是,如果血压太高,脑血管可能破裂,发生脑出血;相反,如果老人的血压不随年龄增加,表面上看来没有高血压,实际上却存在脑部慢性缺血的隐患。可惜这种人往往不以为病,反以自己血压正常为幸,不予重视。

    当人入睡后,全身循环血量减少,血黏度上升,心搏和血流变缓,血压偏低,这时那些血压正常的老人脑部得到的血液供应更少,此时最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上面所说的那位教授平时血脂较高,血黏度原来就高,夜里突然发生脑梗塞也就不足为怪了。

    缺血性中风的近期死亡率虽然比脑出血低,但远期康复的机会也远低于脑出血,留下的后遗症给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我国的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也远高于出血性中风,所以老人尽管血压正常,也应该找医生查一下血脂、血黏稠度和眼底动脉硬化的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千万不要大意。, 百拇医药(孙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