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医药/名医名院
编号:11011402
问诊必须充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3月2日 《健康时报》 2006.03.02
     建议人: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东街薛女士

    经历事:

    病人到医院就医时,要经过路途奔波、排队挂号等等过程,才能和医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上个月我去医院看病,来回路上花了近3个小时,而医生从问诊到开处方,只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仔细想想,这几分钟的时间,也基本都用在了低头写处方上。

    看病前后所花时间的巨大差距和医生对我病情并不详细的询问,让我对他的诊断心存疑惑。或许诊断正确与否与问诊时间长短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医生的医术真正高明到了只需看一眼就能开处方的地步了吗?

    虽然医生每天面对许多患者,但对于患者而言,他会把自己摆脱疾病的希望100%地寄托在看病的医生身上。面对人头攒动的候诊人群,医生往往有足够的理由缩短问诊时间,但医生的职责首先是为病人看好病,而不是看过多少病人,是质量而非数量。

    医生在作出诊断前,必须要对病人的病情、病程等有个基本全面的了解,人体是一个互相作用的整体。患者需要时间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医生需要时间对病人询问病史等相关情况和进行全面检查,只有这样,医生在作出诊断后,才能对症下药,患者也因此才能药到病除。

    目前,病人看病时间的长短都是由医生说了算,不少医生的问诊很不充分,时间短、问诊不够全面是导致误诊、漏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些现象有损医生的社会形象。就诊时,病人常有被草草打发的感觉。病人想向医生多了解一下自己的病情都惟恐医生不耐烦,惟恐后面的病人催促,弄得看病跟打仗似的。

    建议:

    建议院长制订严格的制度,确保医生的问诊是充分的、耐心的。建议院长仍然采纳健康时报313期本版刊出的建议,设立“医生服务质量调查表”,列出患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如“服务态度是否耐心”,“问诊是否充分”、“诊疗是否细致”、“服药注意事项是否告知”、“是否开大处方”、“开药时是否征求患者意见”等等。医生接诊完毕后,同时交给患者一份“医生服务质量调查表”。表格上每个项目按满分100分,由患者打分后,投递到科室候诊区的票箱。由院办公室负责对每个科室的患者意见进行整理,对每个科室的医生得分按高低顺序排出。对于患者评价最后一名的医生,患者长期反映态度不好的医护人员,使用谈话警示、张榜公示、扣除一定比例奖金、降职、停岗等不同程度的处理,从根本上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的矛盾冲突,提升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