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感冒 > 禽流感
编号:10818300
解读新版《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46期
     据人民日报消息 (记者白剑峰)

    根据国内外和世界卫生组织人禽流感防治工作最新进展,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进行了修订。11月23日,卫生部印发了《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修订版)》。

    消毒剂或高温可灭活病毒

    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 、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到目前为止,已证实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卤素化合物(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活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者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 百拇医药
    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活性。

    传染源主要为带病毒禽类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

    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尽管任何年龄均可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H5N1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及其同地居住的家属、在发病前1周内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为高危人群。
, 百拇医药
    人感染潜伏期为1~7天

    根据对H5N1亚型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1~7天,通常为2~4天。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中医也可治疗

    《方案》指出,除了使用西药进行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外,还可用中医治疗,口服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使用。

    可用于解表清热类的中成药有: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清热解热类的有: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清热开窍化淤类: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