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研讨
编号:11128737
让国粹走向世界,中药国际化路在何方(2)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0月24日
     2.国外对中药认知的进展

    与国内的低迷状态相比,国外近年对中草药认识的进展是十分令人欣喜的,尤其随着上世纪末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的风尚风靡全球,中草药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和欢迎,除了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美国、欧盟各国等西方主流国家也纷纷推出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亚洲:日本、韩国等均以药品形式对中药进行管理,其中韩国中药与中国基本相同,因而对我国中药认同度最高,是我国中药主要出口国,日本对中药管理原则上与西药一致;东南亚国家由于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大量华人的存在,尽管在中草药的管理上情况不同,但大都非常推崇中草药,也是我国传统中草药主要消费和出口地区。

    大洋洲:大洋洲对中医药理论的认同程度较高,澳大利亚是海外第一个为中医立法的西方发达国家,中成药及相关的医疗保健用品、制品归入药品及医疗用品范畴,需以药品身份进行注册,并接受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监管。
, http://www.100md.com
    非洲:非洲国家由于其政治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多数国家缺医少药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医药的管理也多无成套的法律规章。近几年来,随着中医药国外合作和交流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认识到了中草药防治疾病的作用,非洲国家正在成为快速发展中的中草药消费市场。

    美洲:加拿大政府将包括中药在内的草药制品列为"天然保健品",明确其既不同于食品又不同于药品的属性,并通过了关于天然保健品管理改革的10条指导原则,确保了中药在加拿大卫生管理体系的合法地位。在墨西哥,部分中草药亦作为保健食品管理和应用。美国长期以来对植物药为主的医药体系持怀疑态度,直到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自然风尚的流行,植物药应用和研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2001年美国FDA出台《天然植物药品研究指南》(草案),对中药的开发提出了特定要求,该项法规的出台使得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植物药的市场准入前景有了很大的改观。

    欧洲:中药及其制剂在欧洲各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欧盟各成员国对植物药认知的差异使得中药在欧盟各国自由贸易受到了阻碍,直到2001年,欧盟《传统药物产品法令》(草案)正式公布,该项草案的主要目的是将传统草药品建立一个欧盟协调统一的立法框架。法案定义了传统草药制品并给出了准入方法,这个法案将对中药进入欧洲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欧盟还限定了2011年4月为中药注册的最后期限,之后包括中药在内的所有传统药品必须以药品身份注册。
, 百拇医药
    总体看来,全球绿色消费升温,各国对中草药认同增加,中草药的前景不容小觑。

     认识中药国际化面对的困难

    中药国际化数十年的徘徊不前在国外蒸蒸日上的中草药认同和研究应用的映衬下,格外地引人注意,外部环境正慢慢改善,那么到底是怎么在阻碍着中药国际化的进程?

    1.中西医药文化差异

    中药与西药的理论体系不同,原理与思维方法也不同。西药讲究对症下药,局部治疗,中药讲究系统调理,辩证论治,两者差距很大,不说外国人,国内能清晰地说出“君臣佐使”、“阴阳寒热”涵义的人都不多,所以让西方人了解中医药理论,了解中药内涵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而且中药的复杂性远远超过西药,望闻问切,对症下药,任何一点细小的差别都有可能开出完全不同的药方,中药对于医的依赖性要高于西药,没有中医而用中药就失去了意义,这和欧美对于传统药草药的要求--在没有医生帮助的情况下服用不会造成毒性相抵触。此外大多数中成药成分极其复杂,几乎无法鉴定其理化指标,而且各成份之间作用十分微妙,单一把某种成分拿出来做毒性试验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与西药的指导思想又有着截然的差距。中药和西药的差距决定了中药国际化必然是困难的,甚至长时间内是遭抵触的。

    2.国内中药行业现代化水平低

    中药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发展,尽管近百年来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但中药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却远滞后于其他行业的发展,在中药质量检测控制上,大部分仍停留在定性和对个别指标成分定量检测的水平,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无法保障,与西药所能达到的指标相去甚远,很多出口中药由于无法控制农残、重金属含量或含违禁成分而遭拒售。在中医药的基础研究上也存在许多含混不清、悬而未决的问题,在药理、毒理、剂型、标准化、规范化上均未能充分利用当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中药的国际化。,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