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4111
带女儿下乡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2日 《健康时报》 2004.08.12
     中午我正在削土豆,上二年级的女儿走过来问我:“爸爸,土豆是怎么来的?”“长的呗。”我心不在焉地答道。“是树上长的吗?”我一怔,忙告诉她树上是不长土豆的,土豆是土里长的。女儿眨巴着眼睛,似懂非懂。

    想想女儿从小就在城市里“窝着”,偶尔出门也是去更大的城市或名胜古迹旅游,还没到农村去过。现在女儿懂些事了,应当带她去农村看看,干干农活,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便联系了一家在郊区农村的亲戚。星期六一大早,我和妻子就带女儿去了那里。

    到后稍作休息,我们就去亲戚家的绿豆地摘成熟的绿豆。女儿来到庄稼地,兴奋地这里跑跑,那里瞧瞧,不停地问这问那。待女儿稍稍平静下来后,亲戚就给我们布置了任务,每人一行,摘黑的绿豆荚。开始女儿按着吩咐,摘得也算有板有眼,渐渐地,她的兴奋劲儿就下去了,嘴里不再叽叽喳喳了。摘到大约五六米远的时候,女儿便直喊累,问能不能休息一会儿。在休息的空当儿,亲戚检查了女儿的劳动成果,发现一些成熟的绿豆荚被她“忽略”过去了。亲戚就给她讲,如果不把成熟的摘下来,绿豆就会“炸”到地里,白白浪费了,所以干活一定要认真。

    女儿断断续续地干了一上午,收工时她已没有了刚来时的活泼劲儿,懒洋洋地拖着步子往回走。中午,亲戚家做了一锅绿豆饭,女儿大概饿了,吃得格外香。我趁机给她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告诉她过去那种动不动就挑食浪费的做法是不对的。

    回家后,女儿变化的确很大,竟改掉了经常剩饭的毛病。看到女儿的变化,我和妻子打算以后再带她到更贫穷偏远的农村去看看。

    编后

    读者吕士军的这篇短文对我们很有启发,带孩子下乡,不仅让孩子掌握了一些常识,更会让他们体会许多道理。这种做法应该提倡。我们特别刊发这篇文章,就是希望读者朋友踊跃来稿,谈谈你对这种做法的看法,提出你对教育孩子的心得,使更多的家长获得启示,最终使我们的孩子受益。我们的联系方式:北京金台西路2号健康时报社婴幼保健版(100733)或发电子邮件htzsh@263.net。, http://www.100md.com(山东泰安文化路棉麻站 吕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