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822168
致盲恶疾要认清
http://www.100md.com 2004年4月15日 《健康时报》 2004.04.15
     本报记者 李晓宏

    1 黄斑缺氧受损 眼睛蒙上黑圈 病因:照片为何模糊变形?

    高血压缠身十年之久的李大妈,看东西越来越别扭,无论目光投向哪儿,总有团黑影挡在眼前,以致一次倒水时,差点倒在手上。女儿听说后,疑是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先兆,赶紧陪她去看病。神经内科大夫问诊后,排除了她患中风的可能,建议她看眼科医生。经过一系列眼科检查,李大妈眼前那块儿挥之不去的黑影儿,原来是一种眼病———老年性黄斑变性。

    聆听天籁、观赏美景、踏访名胜,退休的张老师终于有时间沉浸于青山绿水的享受中了。然而,一种逐渐加重的眼部不适让张老师变得忧心忡忡:眼睛不痛不肿,可看东西越来越累,好像眼里调节色彩对比度的机关失灵,见到的景物如在雾中,灰暗不清。更糟糕的是,入眼的景致还弯曲变形:远处平坦的草地、挺拔的山峰、直泻的飞瀑,竟走样成蜿蜒的草丘、起伏的山峦、抖动的白练。困惑不安的张老师提前结束旅行,返回就医,结果患的也是老年性黄斑变性。
, http://www.100md.com
    著名眼科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赵家良教授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相机比作人的眼睛,那么胶卷就是视网膜。视网膜中央有一直径2毫米、状如浅漏斗的黄斑区,它虽似针尖般小,却“小鬼当家”,是眼睛最敏感的视觉形成区域。一旦它受损,就好比胶卷底片的中央部位出了问题,无法拍出正常的照片。有些人上了年纪以后,黄斑部位会堆积一些脂类等物质,或增生新的血管。这些脂类物质阻碍氧到达视网膜,当黄斑为此缺氧而受损时,或新生的血管渗漏、出血时,眼睛摄下的照片便是一副模糊、变形或中心有暗点的样子。由于该症状随年龄增加而增多,故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叫老年性黄斑变性。

    赵教授告诉记者,黄斑变性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疾病,它带来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中心有黑点或斑块等一种或多种不适,降低了人的生活能力,如阅读、驾车困难、无法看清他人面容等等,影响生活质量。“就像有个黑圈粘到眼睛上,只能用余光看东西,自己习惯做的事儿没法儿做,每天都生活在沮丧中。”患者的诉说让赵教授很痛心,因为这种病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大部分患者只能依靠模糊的视力或残余视力聊度余生。
, 百拇医药
    2 步骤非常简单 没有任何痛苦 治疗:光束闪烁83秒

    老年性黄斑变性分干性和湿性两种。脂类物质和钙质堆积导致的黄斑病变是干性黄斑变性,新生血管渗漏、出血引起的病变属于湿性黄斑变性。

    值得庆幸的是,80%的病人患的是一般不会致盲的干性黄斑变性。湿性黄斑变性所占比例虽小,只有20%,但失明率高达80%-90%。

    赵教授指出,临床研究证实,激光光凝法和光动力疗法是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两种有效方法。

    激光光凝法是通过激光照射来封闭渗漏的血管。该法已应用数年,在一部分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不足之处是对中心凹下病变和分界欠清晰的病变治疗有局限性,且对治疗区的视网膜也带来损伤,造成视力下降。

    光动力疗法是治疗此病的一个新技术。这种方法既能显著改善和维持视力,又能选择性破坏新生血管组织,不损伤视网膜,因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减少了视力下降的危险。目前,它已在7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去年9月,我国相关医疗机构也完成了对该技术为期一年的实验和观察。
, http://www.100md.com
    张老师作为此次实验的志愿者,给记者讲述了新疗法的治疗过程。首先,医生用10分钟左右时间,往张老师手臂上的静脉中注入一剂光敏感药物维速达尔。之后,让张老师休息5分钟。据说,在这5分钟内,注入的药物会通过血液循环集中到眼底血管等组织。5分钟后,医生拿出一冷激光装置照射她的眼睛,目的是激活药物,封闭渗漏的血管。张老师只觉光束在眼前快速闪烁,医生说83秒,没有任何痛苦,便结束治疗。3个月后,张老师进行复查,随后又进行了2次治疗。现在,她的视力已经提高到能够阅读并能上街购物。

    据赵教授透露,这种无痛、无需全身麻醉、创伤性小、可在门诊进行的光动力疗法,今年将在各大医院正式推行。

    赵教授强调,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后,每间隔3个月要进行复查,如果复查时又发现了新生血管渗漏,则应再次治疗。一般来说,患者平均治疗的次数是3次。

    3 常规眼科检查及早发现病变 预防:别把眼睛累坏了
, 百拇医药
    赵教授指出,老年性黄斑变性可以发展得很快,也可能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进展,特别是当单只眼睛病变时,视力下降引起的症状和体征通常不被人们察觉,直到另一只眼睛也受累后,患者才去就诊,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而早期发现病变十分重要。

    检测该病的最好方法是进行常规眼科检查。赵教授建议,40-64岁的人群最好每2-4年进行一次常规眼科检查,65岁以上人群最好每1-2年查眼一次。全套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测试、荧光素血管造影、对比敏感度和眼底镜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准确发现视力下降的原因。

    赵教授强调,对于黄斑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目前,该病除年龄外,已经得到证实的危险因素还有:1.性别,女性患病倾向是男性的2倍。2.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3.家族史。4.眼部情况,如虹膜颜色浅、晶体混浊、无晶体和远视。5.吸烟。6.长期暴露于阳光。7.营养,如类胡萝卜素水平较低等。

    赵教授特别提醒那些用眼过度、疲劳驾驶、熬夜、在电脑前持久工作的记者、教师、司机、财会人员、美术工作者们,讲究视觉卫生、不要用眼过度、防止强光持久照射、注意营养和对眼部或全身疾病及时治疗。

    赵家良,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中华眼科杂志》总编辑、博士生导师。有关白内障、青光眼、儿童屈光不正等研究,多次获国家、卫生部、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http://www.100md.com(在老年人中,有一种发病率、致盲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眼病。在西方国家,它是50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