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鉴别
编号:10442373
警惕虚假种苗广告 专家教您辨真伪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76期
     近几年,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虚假广告屡屡出现,有很多药农上当受骗。河北省安国市中药材研究协会的专家对虚假广告的几种惯用欺骗手段进行了分析整理,提请广大药农警惕:

    1、故意扩大药材生产适宜地区并简化种植技术

    常见用语有:“不择土壤、气候”、“南北皆宜”、“易种易管”等。事实上,除少数品种外,不同的药材均有各自适宜的生长地区,这也是地道药材的成因。如罗汉果、三七(又名田七),均为适宜于南方温湿气候生长的药材,若引种到长江流域或以北则显然是难以成功的,即使成功了,也没人收购,更谈不上效益,因为产在河北的三七叫土三七,根本没有什么药用价值,自然也就没有销路。又如西洋参喜欢冷凉气候,仅适合在北方和南方一些高山地区种植,如引种到南方平原区域,其结果可想而知。此外,每种中药材都有一定的栽培技术要求,如泊夫兰(即西红花)等的栽培技术要求就较高,对于一般人来说绝非是“易种易管”的。
, 百拇医药
    2、故意“缩短”中药材生长周期

    这对于没有种过药材或想种药发财的人们来说是绝好的诱饵。如山茱萸(又名枣皮、药枣),以去除果核的果实入药,一般4~6年才开花结果,7年以后进入盛果期,而有的广告宣传“第二年就可结果”,甚至“当年收益”,这是绝无可能的。更有甚者说某品种“三个月可见效”、“100天可收获,亩收入达数万元”!而实际上,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成熟期。半年生药材,如王不留等可以三个半月见收益。但绝大部分药材是不可能半年见效的,一年或二年见效才属正常,如远志,生长二年或三年才有较高的产量,当然一年采收也可以,只是产量非常低,几乎连成本也收不回来!

    3、高估产量或产值,以不切实际的价格扩大宣传

    有广告称,种植中药材当年就可得到亩产值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的收益,实际上,许多中药材在适宜地区种植加上成熟的栽培技术,其每亩每年能达到1000~3000元的收益也已相当不错了。如菊花、丹参、桔梗等中药材,正常年份亩产值大致稳定在1000~3000元的范围内。以灵芝为例,其用量并非很大,且随着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成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价格也在慢慢地下滑,尽管有“人间仙草”的美名,但也绝达不到万元的天价,其市价大概在25元/公斤左右。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各种中药材的市场价格也是经常变动的。
, 百拇医药
    4、承诺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产品,诱使种植者上当受骗

    这一点对广大种植者来说应该是最具诱惑力的,因为大多数种植者常有后顾之忧,虚假广告正是迎合了这一心理,打出了保证回收产品的幌子。可实际上,收购价格若比市场价格还要高的话,无疑是谁收购谁赔钱,这显然是一场骗局。有些销售单位甚至伪造公章或者玩弄其它“偷梁换柱”之类的骗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或者改名换姓、改头换面,使受骗者想打官司也找不到被告。

    5、出售伪劣或高价药材种子、种苗

    该协会曾收到几十份送检的所谓西洋参、泊夫兰、咖啡豆等药材种子,经鉴定全是假种。此外,他们还遇到有人把茴香籽当作柴胡籽,菠菜籽当作天南星籽,水仙、百合的球茎充作西红花的球茎等欺骗药农的情况。还有些人则是把没有发芽能力或发芽率低的陈年种子卖给药农,如白术、防风等种子寿命较短,一般情况下,隔年种子基本上就失去发芽能力,新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也仅在80%~90%,而一些广告声称保证发芽率在100%,这是非常明显的谎言。另有人出售的是真种子,但其价格却高的惊人,如红花种,有人要价180元,美其名曰是新品种、产量高,实际上却不但不是新品种,发芽率还很低,以至于连提供的技术都是错误的,更不要说有多高的产量了。

    药材种植已趋成熟,合理选择品种,因地制宜地发展,才能有好的收益。多想,多看,做到心中有数,才可把风险降到最小,同时保证最大的效益。, http://www.100md.com(赵喜进 赵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