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0期
编号:10392487
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0期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110例溶栓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针每次30ml静滴,1日1次,连用3周。结果 观察发现再灌注后心肌均表现不同程度顿抑现象。但两组顿抑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1),但随着时间推移追踪观察发现治疗组顿抑心肌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黄芪对溶栓后再灌注心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提早恢复顿抑心肌的功能。

    关键词 黄芪 溶栓 再灌注损伤 顿抑心肌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0-2906-02

    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ing),又称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是指心肌短时缺血尚不足以造成心肌坏死,但再灌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流后,其机械功能障碍都需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完全恢复的现象。这种功能障碍的心肌被称为顿抑心肌 [1] 。由于顿抑心肌是构成不稳定型、变异型及运动诱发的心绞痛,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ˉCA)、急性心梗早期再灌注以及心脏直视手术,心脏移植后,常见的心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已成为近年心血管病临床,尤其是介入、溶栓和外科治疗中常见的突出问题,因此受到广泛重视。我们对1997年以来的56例急性心梗的溶栓后病人使用大剂量黄芪对再灌注后顿抑心肌的功能的恢复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全部病例均为经溶栓治疗成功者,符合冠脉再通标准 [2] 的住院患者110例,男76例,女34例,年龄42~70岁。采取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对照组54例(男41例,女13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心梗后溶栓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尿激酶150万U,30min内静滴完,溶栓后每4~6h测凝血时间和血纤维蛋白原,当凝血时间恢复至正常对照组的1.5~2倍和血纤维蛋白原>1000mg/L时,给予肝素5000U静注,继而500~1000U/h静滴,并调节剂量保持凝血时间在正常值的2倍,5~7天停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加黄芪针30ml静滴,1次/日,用3周。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两组病例溶栓后4周内,每天分别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多普勒心动图对局部室壁运动和左室舒张期充盈情况以及心电图QRS波的电压、T波、QT间期等指标进行动态追踪观察。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ˉx±s表示,行U检验。

    2 结果

    溶栓再灌注成功后即行室壁运动左室舒张期充盈(E/A)情况和QRS波电压(Ⅰ+Ⅱ+Ⅲ)、T波、QT间期等测定。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见表1。但对两组动态观察发现,以上指标恢复时间有明显不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2。

    表1 溶栓再灌注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P均>0.1

    表2 治疗4周追踪观察各指标恢复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P均<0.0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黄芪为传统中药,祖国医学认为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益气固表之功效,而将其归属“补气之药”。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芪有效成分为黄芪甲苷、总皂苷和总黄酮等活性成分 [3] 。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左室内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振幅下降,对心功能损害和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3] 。但黄芪三种提取物改善缺血再灌注时心功能机制不同,总皂苷与甲苷主要通过增加心肌环磷酸腺苷含量、抑制心肌细胞膜Na + -K + -ATP酶活性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而黄酮主要通过抑制自由基生成与清除自由基作用而发挥正性肌力作用 [4] 。同时黄芪还有控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 [5] 。以上作用有利于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保护和顿抑心肌的恢复。本组采用溶栓后的黄芪治疗,发现该药有较强的心肌保护作用,并能使顿抑心肌功能恢复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 百拇医药
    心肌顿抑是指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尽管无不可逆损害,尽管冠脉血流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仍持续存在的心肌机械功能障碍,此种功能障碍是完全可逆的,只要给予足够时间,心肌功能就可以完全恢复 [6] 。目前尚无公认的观察标准。有学者认为观察再灌注后的心脏室壁运动和左室舒张期充盈情况能较好地反映心肌顿抑情况。1990年Willamson和Andsou等分别用多普勒心动图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早期再灌注AMI患者,发现24h内即出现舒张期充盈异常,7天后才得以改善。而室壁运动从第一天开始改善,持续第10天才趋于稳定 [7]。其研究与本文对照组中观察指标相近。

    近些年来有大量学者用心电学对心肌顿抑进行观察。发现T波、QT间期变化能反映心内膜下顿抑,且持续时间较长,可以作为简单敏感的检测心肌顿抑的方法 [7] 。Hirita等观察发现,成功再灌注后30min~5h开始发展,巨大倒置T波(1.6±0.6mV)伴随QT间期延长(0.65±0.08s),第1~5天达高峰,持续21~95天恢复正常。本组病例采用室壁运动、左室舒张期充盈情况以及被称为心肌顿抑心电学标志的QRS波电压、T波、QT间期等五项作为追踪观察指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较详细地了解心肌顿抑的恢复情况。本研究表明,再灌注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下降,但未予黄芪治疗前两组心肌顿抑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追踪观察发现,心肌顿抑功能的恢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黄芪确有保护再灌注心肌和 恢复顿抑心肌功能的良好作用。
, 百拇医药
    本组对黄芪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进行了观察,尚未发现一例有严重毒副反应发生。说明黄芪在保护再灌注心肌和促进顿抑心肌的恢复上确属一种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少的良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隋车虎.顿抑心肌能量基质代谢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1,22(1):5-8.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81-1393.

    3 陈治奎.黄芪对心血管疾病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3,24(2):113-116.

    4 周吉燕.黄芪中不同提取成份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功能影响.中国药学杂志,2000,25(5):300-302.
, 百拇医药
    5 彭定凤.黄芪对缺氧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临床心血管杂志,2003,19(4):234-236.

    6 罗义.心肌顿抑与心肌微循环障碍.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21(2):100-102.

    7 唐强.心肌顿抑的心电学标志.心血管病学进展,2000,21(1):15-18.

    作者单位: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

    423000湖南省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心研所(内一科)

    (编辑秋 实), 百拇医药(熊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