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就诊指南 > 信息
编号:10316087
治病莫陷四大误区(有话要说)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24日 《健康时报》 2003.07.24
     江西省会昌县右水医院 吴晓东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因为治病方法不对而贻误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病人。据我的了解,有相当一部分人生了病却未到医院治疗,这其中除了一部分硬撑着不治之外,有些患者走入了就诊误区。

    到药店去治病

    药店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百姓的就医带来隐患。一些人为了节省上医院的挂号费、诊疗费,也为了图方便,有了病不进医院进药店。这其实是一种误区。药店售药者并非专业医师,只是药剂师,有的甚至什么也不是。面对患者的求购,有些售药员为了做成生意便乱推荐。而有的患者仅凭一些症状就自行购药服用,同样存在很大的危险。

    让游医诊病

    由于部分农村医疗条件较落后,人们看病不是太方便,于是一些游医开始盯住这一市场,携一些药品走村串户去看病。这些游医大都打出两张王牌:一是自称自己为世代行医;二是自称有治某种病的祖传秘方,甚至特异功能。游医治完病就走了,出了医疗事故投诉无门,而且游医由于是游走四方,条件差,其医疗器械大都难以彻底消毒,这样往往会导致交叉感染,说不准没病治成有病,小病治成大病。

    把家庭药箱当医院

    在人们日益注重保健的今天,家庭药箱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之品。然而,在一些家庭里家庭药箱却成了“医院”,他们一旦觉得不舒服时,就到家庭药箱中去找药服用,并不去医院就诊。实际上这可能会有不良后果。一是由于患者是根据表面病状去盲目服药,结果病因很容易被忽视,小病可能变大病;二是家庭药箱中存放的药有时过了有效期而被忽视,留下后患;三是忽略了药品的副作用,有时甚至由于服用不当而加重病情。

    把书本偏方当良医

    由于有些医疗保健类书籍中有一些偏方、秘方,于是一些人往往针对自己身体不适的特征,再对照偏方的功效,去照方治病。其实一些偏方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适合所有人。

    百姓患病不进医院这一现象的出现有许多原因,要转变它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有病去医院。,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