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313078
健康报道要慎之又慎(健康时评)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23日 《健康时报》 2003.01.23
     本报记者 赵绍华

    前不久,一则“购买蜂蜜谨防掺假”的消息见诸沪上报端,消息来源于上海市质监局的一次抽查报告。根据这个报告,标明是优质品的北京产“哈尼蜂业”牌杨槐蜂蜜不符合国家优等品标准,但符合合格品标准。有的媒体在报道时不加区分,简单地将其列为“劣质、掺假”产品,惹得哈尼公司的负责人拿着国家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报告称其产品符合国家合格品要求)到处喊冤。

    姑且不论哈尼的蜂蜜到底是不是优质,但由此引发的媒体如何报道食品和医疗安全的问题却值得我们三思。假冒伪劣产品久禁不绝,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更给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对于假冒伪劣产品,全社会共讨之、齐诛之,新闻媒体在这方面应该理直气壮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但在有些报道中,一些记者没有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仓猝动笔,报道与事实谬之千里,起了相反的作用。有的记者不注意学习,采访不深入,对一些食品和医疗常识理解不透,认识不清,结果起到了混淆视听的恶劣后果。

    在一次会议上,北京一家大医院的著名专家就讲到,对一些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报道,记者和媒体一定要慎之又慎。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前一段时间热炒的一次性介入导管有时重复使用的问题,记者在报道前完全可以多与有关部门和医院进行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存在的问题,但记者没有。结果报道一见报,就引起了患者很大的恐慌,有些术后情况很好的患者,也颇多疑虑,纷纷找医院讨说法。

    作为一个健康类报纸的编辑,笔者深感责任重大。对关乎百姓健康和生活的报道应该慎重。这种慎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大局观,要积极促使问题的解决,而决非走向反面;二是要老老实实地研究问题,努力做到科学、准确地把握。切勿逞一时之快,追求轰动效应。,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