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22332
举证倒置与防御性医疗———访美国Mba医学管理专家刘常平
http://www.100md.com 2002年8月1日 《健康时报》 2002.08.01
     本报记者 胡迎新

    自从举证倒置的法规出台以后,在国内医疗系统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医生们感到很大的压力。北京卫世达诊所总裁、美国MBA医学管理专家刘常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中国这样的国情,“举证倒置”使比较紧张的医患矛盾更为激烈。患者会以为只要我不满意或怀疑医生的治疗方式“我就去告你!”医生们自然会很担心自己遭到起诉。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医生采取“防御性医疗”态度,抵御是为了自我保护。“举证倒置”制度下,在西方医生中已经出现过的一些表现,在中

    国会再现。医生或医院会向患者提出你要签什么什么书,如果患者不签字,我就不给你做治疗。“防御性医疗”主要目的是医生为防止自己被患者“告状”,而不是像以前考虑怎么把患者的病治好。这样与医生的救死扶伤的崇高原则相背离。

    “防御性医疗”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积极性防御医疗”,就是医生小心翼翼地为患者做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检测,几套治疗方案,工作周密。即便是积极性防御医疗,也有对患者很不利的一面,尽管它看似更严谨、更周密、更细致。它可能会增加很多无谓的检测的程序、方法、手段,从客观上讲增加了患者就医的成本,对患者本人或患者单位(公费医疗)、对国家的医疗资源都是一种消耗和浪费。这种高成本的消耗是很不值得的。

    造成这样的结果,很多是医生为了保全自己,到时候患者不能说我没有给你做什么检查,上哪告我一状。可是这些治疗费用都要摊到患者的身上或由国家公费医疗中出。目前一些医院的收入就是靠多做各种检查的收费,那么何乐而不为呢?这对患者的健康也不利,即便医院多给你做一次检查,多抽一次血,多做一次试验,你也受一些不必要的创伤,这是不利的一面。

    另一个是“消极防御性医疗”,首先医生考虑避免事故的出现,假如这个患者的病有太大的风险,我可以拒绝为他治疗。如果是一个危重病人,经过抢救他可能还能活过来,但是万一抢救不过来,这个病人在我手里过去了怎么办?一个医生要想拒绝抢救一个病人,他可以找到很多合理性的理由,“我们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技术能力不够”诸如此类的理由,或者说———“你们赶快转协和(医院)吧”,但是在转院的路上病人可能就会过去。患者家属还没法说。这种消极防御性医疗是对我们的患者极为不利的。

    一但激起医生的负面反应之后,整个医疗行为要有一个自我保护。最后出现这样的一些弊端,本来一个很好的政策(举证倒置),也会引出负作用,所谓的合并症。在西方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回避和纠正医生的这一“自我保护”的心态。

    谈到如何减少医生“防御性治疗”,刘先生建议医院的管理者要多对医生关心和爱护。医院要从多方面来关心支持他们,使医生整个心态、情绪都很放松,他们才能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