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3467969
做好中医科普工作要下真功夫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19期
     近年来,一批热衷于传播中医药知识的学者和专家教授在中医药科普工作中做出了许多成绩。但如何让中医药知识真正走进百姓心中,中医药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首先,中医药科普对中医药理论普及不足。纵观近些年来中医科普成果,基本上集中于对技术的研究和对传统保健、养生知识的加工宣传,中医理论的内核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特别是对中医核心理论如天人合一、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等宣传不足,直接导致大众对中医理论的认识不够。

    其次,中医科普专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中医科普离不开写作、编辑队伍,需要临床专家、学者的支持。目前我们还缺乏这样高质量有水平的队伍。一方面,中医专家忙于临床的多,无暇写科普内容;另一方面,科普文章价值回报低,辛苦写上几百篇科普文章抵不上一篇核心期刊的论文带来的现实回报,因此写科普文很难让医务工作者充满持续的热情。

    最后,中医科普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科普是个技术活,写作一篇好的科普文不比写作一篇一般的科研文难度小。但科普文受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市场上热炒的保健书籍和网络上充斥的各种所谓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专家审核缺位,容易误导读者。

    做好中医科普工作需要下真功夫、下硬功夫。这就要从中医本身的内核与外延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中医,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广中医,让百姓听得懂、学得好、用得上。

    笔者建议,一方面要培养优秀的中医科普专家,重点围绕中医理论进行推广、宣传和普及,让百姓认识中医,并将中医知识自觉运用到生活当中。另一方面要提升科普工作的价值。在人才评价机制和职称晋升机制上纳入科普工作这一重要因素。

    此外还应该加强管理,治理市场上鱼目混珠的传播产品。对出版物、广告、网络媒体等传播的中医信息把关,提升科普工作的专业程度。

    中医科普工作只有真正立足中医、立足百姓,才能让中医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孟长海), http://www.100md.com(孟长海 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