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4600
社会办医应防范哪些风险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848期
     2017年《中医药法》的颁布使中医医疗机构建设的条件得到松绑。在一系列鼓励政策的引导下,社会资本投资开办中医诊所、医馆的热情高涨。但在现阶段,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中医馆尚存在诸多隐含的法律风险,如不加防范,政策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

    社会办医掀起热潮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放宽中医药服务准入,对中医诊所依法实施备案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同年12月,中医药法出台,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得到法律层面的肯定和支持。该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同等的权利。”在政策和法律的支持下,社会上掀起了投资设立中医馆的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发生在中医药行业的并购投资案例约有50起,已与2016年全年中医药行业并购数量持平。同时,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中医诊所改为备案制,审批环节和区域卫生规划的限制减少,在全国范围内,中医馆(诊所、门诊部、工作室等)的数量迅速增加。

    此外,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改革发展,连锁药店在转型或者开拓新业态模式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业态选择,其中最为成熟的发展趋势是中医馆业态。目前,中医馆受到普遍的关注,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较大发展。

    但是在社会资本投资并购中医馆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法律风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