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57304
传古承今颂长桑 ——《张华甫临证经验与学术传承》杂议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772期
     医乃“精光之道,大圣之业”(《素问·灵兰秘典论》),古人云“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素问·徵四失论》)。“为此道者,必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方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清·徐灵胎《医非人人可学论》)。中医如何学有所成?“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长悟性”被公认为是基本的路径,其中“跟名师”尤为历代中医人所重,这与中医学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多元化特点和家传师承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时至今日,这一点依然影响着中医的人才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对前人留下的学术经验,如何进行有效的整理和传承,主任医师张景祖编著的《张华甫临证经验与学术传承》(人民军医出版社)一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经验总结是家传师承要抓的根本

    在大量的家传师承工作研究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共同特点,那就是被继承的前人,大多数未能留下系统的著述。这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以及家传技艺特有的经济延续价值观不无关系,因此,这也就成为后人整理研究工作的难点。传承工作的效果如何,就在于能否抓住这个要害,把前人的学术经验总结出来,并进行记载传承。《张华甫临证经验与学术传承》一书的作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