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2432
辟谷的内涵解析与修炼要诀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698期
对辟谷的正确认识与定义,正本清源,辟谷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练习,动功,静功,辟谷起源于中国
     辟谷是指在没有任何“营养物质” 供给的情况下,仅以服气(食气)、吞津、导引等一系列功法的习练和服饵(食饵、药饵等)方法诱发机体潜能和先天特异素质,使机体获得能量,排除体内堆积的脂肪、毒素、宿便等五谷之浊气,进入新的平衡状态,达到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目的的生态自然疗法,是一整套综合、全面、系统的导引吐纳术。

    辟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养生和祛病延年方法,具有数千年的实践经验。“辟”即“避”“却”,避免、避开、避却之意;“谷”即五谷,是粮食的总称,这里指食物。辟谷是一整套综合、全面、系统的导引吐纳术,属中医气功范畴。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均记载有使用控制饮食治疗疾病的方法。类似的做法在其他宗教或国家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如伊斯兰教斋月(Ramadan)的斋戒,犹太教赎罪日(Yom Kippur)的禁食,佛教倡导素食与过午不食等。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社会上禁食(Fasting)与能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CR)疗法流行,并被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能够延长寿命和防治多种慢性疾病,成为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方案。辟谷与禁食、能量限制等疗法相比有其独特优势。

    辟谷起源于中国

    辟谷的雏形和/或本意并非是以养生为目的,而是为了“避荒”与“求得生存”,自从被道教承袭以后,才逐渐演变成一种上乘的“修仙”之术。“仙家们”认为人体内含有“三尸”的阴邪,专靠五谷为生,危害人体,经过辟谷修炼,便可除去“三尸”,进而实现长生不死的目的。

    辟谷最早被先秦方家提倡,后世道教发扬光大,同时也被儒家、佛家、医家应用。辟谷的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200年的西汉时期。1973年西汉马王堆古墓中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是我国第一部辟谷专著。这篇仅仅300余字的文章,展示了早在二千多年前西汉年间的修炼境界,并说明那时“辟谷”养生术不仅已经广为流传,而且已经影响到深宫的帝王。在此之后,中国古代很多时期的著作中都能找到关于辟谷的记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