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2995593
《内经》外治12法探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第4630期
《内经》中散在多种外治法,有些治法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运用,疗效显著。对《内经》外治法进一步挖掘整理,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内经》中散在多种外治法,有些治法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运用,疗效显著。对《内经》外治法进一步挖掘整理,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内经》治法丰富,概言之,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外治法种类繁多,如针灸、推拿、砭石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古人早就感叹病杂术稀,况且有些临床诊疗技法随着时代变迁而沉寂,外治诸法尤其如此。因此,有必要将中医外治法进行充分挖掘整理。

    笔者认为,《内经》外治法大体可分为药物外治法、器械外治法和手法外治法。针灸属于器械外治法,《内经》时期的针灸体系已基本成型;推拿属于手法外治法,在现代临床中亦得到广泛运用;而其他外治法则在外治理论及临证方面相对不足。故本文所言《内经》外治法将不述及针灸、推拿。《内经》共载有12种外治法,药物外治法7种,器械外治法5种。

    药物外治法

    《内经》中所载药物外治法包括涂、熨、渍、浴、熏、吹耳、取嚏共7种。外治药物既有固态剂型,又有非固态剂型;涂、熨之药为固态剂型,渍、浴为药液,熏法取药之烟、汽,吹耳、取嚏之药属散剂。

    涂法

    《内经》记载,涂熨马膏治疗足阳明经筋拘急诸症,白酒、桂末涂治筋缓之症,涂抹豕膏治疗米疽。全文共有2处记载,如下所述:

    《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膏熨急颊。”此段引文明确指出“膏”具有缓解拘挛之功。《类经·十二经筋痹刺》:“马膏,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太素·经筋》则从五行角度说明马膏缓急之用:“马为金畜,克木筋也,故马膏疗筋急病也。”熨,即将药物加热涂敷或贴烤患处,较涂法多温通之效。故膏熨借其温通之力治疗面颊拘急,其效自捷。白酒和桂末涂于面肌迟缓一侧,取两者温通之效。

    《灵枢·痈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医宗金鉴·腋疽》指出米疽病机为“肝、脾二经忧思恚怒,气结血滞。”《内经知要·病能》释:“砭石欲细者,恐伤肉也,欲长者,用在深也,故宜疏不宜密。勿裹之者,欲其气疏泄也。豕膏者,即猪油煎当归以蜡收者也。”即先以砭石疏通气血,继涂豕膏以濡润。

    熨法

    《内经》中熨法记载甚细,有药熨、膏熨、汤熨之分,其中又以药熨记载最详;膏熨上文已述,不再赘述。此外,熨法还常与其他临床技法联合运用,《内经》中载有熨刺和熨引两种。与现代熨法比较,《内经》熨法缺少摩法操作。

    药熨

    药熨,即用药物温熨患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4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