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04533
制定相关法规解决药材质量和市场难题 中药材专业市场联合组织在京成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40期
     “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协作会议”日前在京成立。会议通过《关于规范中药材传统生产及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的意见书》,建议在积极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同时,抓紧制定中药材传统生产质量管理办法试行;建议国家尽快制定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办法。

    受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中药材行业管理专业委员会领导的“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协作会议”(简称:协作会议)为非法人松散型合作伙伴关系。出席协作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代表讨论通过了《关于规范中药材传统生产及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的意见书》及《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协作会议北京公约》。

    会议认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2年发布的GAP,只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生产中药材的全过程,对于分布在全国各地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的药农,尚缺乏生产质量管理的办法。国家从“九五”开始研究、制定、实施GAP已十多年了,真正实施的企业屈指可数,按GAP生产的实际品种不足50个,约占常用品种的3%,实际生产量不足全部上市中药材的1%,其余几乎全部是药农人工种养植(殖)和采收的野生中药材。如果只注重推广GAP,忽视传统生产的中药材质量管理,要想提高我国中药材的质量,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国中药材的生产、加工和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工业化极不发达的过去,人口少用量也少,中药材质量有保证,根本不存在农药残留、重金属、大气以及水污染等问题,而现在这些问题成了我们亟待解决中药材质量的根本问题,制定中药材传统生产质量管理办法迫在眉睫。

    同时,我国目前存在的验收合格的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尽管都各自制定了市场的管理软件、确定了管理模式,但由于缺乏监督的跟进、监督指导思想的扭曲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大部分市场出现了萎缩、混乱、质量风波、效益低下等问题,产生了方方面面诸多矛盾和冲突,也是缺少一个统一的管理办法所致。制定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办法刻不容缓。

    会议指出,制定中药材传统生产质量管理办法,要考虑广大药农的生产实际;要便于操作,能够落实;要确实有利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在现阶段首先应控制和解决农药残留、重金属、霉变,二次污染,卫生条件等问题;其次,全面实施产地统一标识,提高和改进包装,统一包装材料和包装标准;三是确定道地中药材和优质中药材品种、地域保护办法。在大力推进GAP实施的同时,积极鼓励药农执行中药材传统生产质量管理办法。

    据悉,该协作会议将根据国家要求,研究、制订、修改和完善统一的市场发展和自我约束措施;调研和总结各地专业市场的运营情况,并向相关行政部门反映,提出意见或建议;研究和探讨新时期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的方向和模式;完成国家及其相关行政部门、专委会委托或交办的工作;建立全国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信息网络。 (张东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