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资源 > 药用植物栽培 > 种植各论
编号:10180340
孙尚见和他的中医药事业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47期
     孙尚见,浙江省磐安县人,进修于浙江中医学院,十五岁拜师学艺,极善挖掘民间偏方秘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方面颇有独到之处,所著述的《中草药治疗癌症的奥秘》一书被原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浙江省中医学院院长何任教授誉为普及防治癌症知识的好读物,1997年,其医术档案被收入《中国跨世纪医术大典》,现任浙江省金华艾克医院院长兼专家组组长、浙江特色疗法协作网常务理事、杭州市抗癌协会名誉会长。20多年来,经孙尚见治疗身体状况有明显好转的肿瘤患者不计其数,以至于一些欧美国家的患者也都不远万里慕名前来求医问药。

    半路出家 弃商投医

    孙尚见早年最初就读的是浙江供销学院,毕业后在磐安县主管中药材收购和销售。因为整天与中药材打交道,刻苦、勤奋、才智出众的他逐渐对中医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很快掌握了一些利用中草药治病看病的本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岳父家里发现了一本手抄医书,里面记载了140多个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药方。经过实践检验发现这些药方确实有效,这让孙尚见对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医药的神奇作用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也使他萌发了专业学医的念头,1995年,孙尚见通过努力,进入浙江中医学院开始学习中医。
, 百拇医药
    钻研业务 自成一家

    为了攻克肿瘤,孙尚见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查资料,做实验,进行临床探索。孙尚见明白,单靠一张验方,是攻克不了肿瘤这一旷世难题的,只有具备渊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扎实的专科功底,才有可能在浩如烟海的肿瘤治疗领域取得成就。

    经过几年的理论学习和不断实践总结,孙尚见的医术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以前,他只是以病论病治疗肿瘤,靠神奇的中草药秘方;经过专业学习和不断地临床研究,孙尚见在肿瘤机理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孙尚见认为,肿瘤的发生,特别是癌症,是因为每个人的体内存在癌毒,如果一个人体内的抗癌力不强,癌毒就会扩散,人就容易得癌症,而得了癌症,不论这癌症发生在什么部位,又都可归结为人的肝、肾、脾的功能失常,因此,要治癌,败毒排毒是第一性的,只有祛除病邪,才能恢复正气,进而恢复身体健康。

    孙尚见说,败毒、排毒法对治疗肿瘤意义重大:一、祛除有形邪气以消除癌毒。攻下法用于肿瘤临床,有破瘀、驱毒、攻积之功,攻下法不但适用于体壮的早期癌,而且也适用于体弱的晚期癌(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后的复发癌),它能化瘀散毒。肿瘤病人体内的癌毒非与瘀血、痰饮、食滞等有害物相结而不能蓄积,只有依附于这些有形之物上,才能形成癌肿块,而瘀血、痰饮、食滞等的停留又消耗了人体正气,阻碍了脾胃之气的正常升降,因此肿瘤病人多出现便秘或便而不爽症。攻下法用于对肿瘤的治疗,不仅是为了消除有形物,更主要的是通过攻下这一方法,破除瘀滞、痰积、结气,达到消除癌毒的目的。很多病人用驱毒攻下药后,不仅身体没有垮下来,而且体力增强,精神好转。我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经过放疗、化疗、手术后无效或用其他方法治疗后复发的晚期肿瘤病人,很多人体重不过百斤,血色素降到最低限度,有的正处于大量呕血、咳血的危急情况中,有的多日来只靠输血输液活命,但用大剂攻下之后却能转危为安。二、排肠胃之毒以疏利肝胆之气。排毒法是使邪气从大便排出的方法,通大肠、降胃气不仅是攻下肠胃积滞、升脾之清气的需要,而且也是理气疏肝、消除瘀血、痰积的需要。瘀血和痰是人体的有害物,它们已经失去了正常血液、津液荣养人体的功能。正常的血液、津液因某些原因运行发生障碍,久则成瘀成痰。引起血液、津液运行障碍的最重要原因是肝疏泄功能的失常,以最常用的活血化瘀药来说,入肝经的最多,如治肿瘤常用的川芎、赤芍、红花、桃仁、蝼蛄、三棱、莪术、水蛭、虻虫、庶虫、牛膝等都入肝经,可知人体内正常的血不仅与肝关系密切,而且瘀血与肝的关系也很密切。痰饮的道理也是如此,肝的疏泻功能失常可影响津液的输布而产生痰饮,治痰也常从疏肝理气入手。肝与胆互为表里,他们在主司人体一身气机的升降上是协调一致的,又和脾胃有着密切关系,即肝胆的病变可以影响脾胃,同样脾胃的病变也可影响肝胆,治疗肝胆病变不仅要治肝胆,也要治脾胃,治疗脾胃病变不仅要治脾胃,也要治肝胆。肝胆和脾胃的生理特性是肝气宜升,胆气宜降;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胆火、胃气以降为和;肝气、脾气以升为顺。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非胃气之下行,则胆火不降。在治疗上,利胆是疏肝,降胃就是升脾,利胆降胃就是治疗肝脾。肝与大肠相通,肝病宜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三、邪去正气才得以自复。在对肿瘤的治疗中,攻下法是祛邪的主要手段,这一方面是因为肿瘤病人大多具有可下之征(两触阳性),另一方面从攻下法本身来说,确能起到邪去而正复的作用,只要正确运用攻法,就能攻有毒而不中毒,破有瘀而不伤正,肿瘤的治疗首先要破除癌毒,以毒攻毒法是消除癌毒的有效疗法,而破瘀、消积、涤痰这些攻坚方法都是不可少的,有害之物主要靠通过大便排出,因此治疗中必须保持大便的通畅。此外一些驱毒药物,如癞蛤蟆、毒蛇、蜈蚣、斑蝥、巴豆有剧毒,剂量和服法要严格掌握,服药期间一定要保持大小便通利,以防积蓄中毒。
, http://www.100md.com
    孙尚见对治肿瘤有自己的一套见解:败毒既不可过,也不可不及。败毒时间的长短和下药用量的大小应视毒结深浅、瘀滞久暂而定,一般用药至胃脘、脐左无压痛,大便通畅可止。攻下后食欲振,排出异物后身轻有力为反应良好,此类患者预后佳。如果经攻下治疗后大便已通,肿块不软,还应再攻,但需慎重,勿伤脾阳。对于久病瘀滞重长期不消失的患者,在使用攻下治疗时,要注意到久攻必有伤阴之弊,可于处方中酌加菟丝子、龟板等。恶心呕吐不能进药者,可采用寒药热服、热药冷服,或采用少量多服的方法。也可用吴茱萸粉醋调敷足心,热性药中也可酌加知母、黄连。败毒药性味多苦寒,为不伤脾胃中阳,在服药时调入蜂蜜以补中,忌鱼虾、生冷粘硬食物,忌绿豆。肿瘤部位不同,攻下有缓、猛的不同。脑部肿瘤、乳腺肿瘤(包括良、恶性)、胃癌、胰腺癌、主动脉瘤、腹壁瘤、肝肿瘤(包括良、恶性)都宜猛攻,药物含有蝼蛄、蟾酥、三棱。肺癌、纵膈肿瘤、结肠癌、卵巢肿瘤(良、恶性)、前列腺癌、宫颈癌、子宫肌瘤都宜缓攻。

    栽培“仙草” 研制“地甲”
, http://www.100md.com
    孙尚见常常回忆起他小时侯的一件事情,孙尚见的老家地处磐安县大盘山区,那里海拔1000多米,崇山峻岭,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山民得了病,往往自行到深山老林里挖上一把草药煮吃了事,孙尚见记得小时侯,外公的后颈部长了一个奇大的硬块,为此,舅舅上山去挖了几个似马铃薯的东西,放在其它一些草药里熬煮。平日里,孙尚见见到药罐里的红枣,就要抢着吃。这次,他看到几个圆圆的“金蛋”,以为又是什么好吃的,就抢了一个放到嘴里,不料“啪”的一声,从小就最宠他的外婆急忙打了一下他的手背,呵斥道:“不许吃,你知道外公为什么吃吗……”从此,孙尚见就记住了那小小的“金蛋”叫金丝吊葫芦,而且记住了村民们不管身上还是胳肢窝里长了“包”,就请人挖来这种药和其它的草药一起煮着吃,并且知道还真的挺有疗效。

    结合医学理论回想金丝吊葫芦的神奇作用,使得孙尚见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孙尚见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金丝吊葫芦因地域不同而叫法有别,不同产地的药物形态不同,功效也截然不同。产于磐安等地的金丝吊葫芦个头小,直径1.5~2.5公分,7个为一串,中间有一根茎相连,犹如金丝,表面呈金黄色,早在几百年前,这种小葫芦就被人们称为“仙草”。
, 百拇医药
    根据记载得知,金丝吊葫芦三叶崖爬藤的别称,性味苦、辛、凉,有关研究证明,其之所以有如此“神效”,是因为这种葫芦里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可作用于拓扑异构酶。恰如其奇特的功效,金丝吊葫芦对于自己的生长环境要求也非常奇特。它仅在广西、江西、浙江等省的一些山区有少量的分布,它须生长在海拔700m的深山密林和悬崖峭壁的背阴面,上面要有散射光,旁边要有细水渗出,下面要有树叶覆盖,常年气温保持在18度左右。它不要肥田沃土,不要施肥锄草,但一年只长1寸,7年才长成7只葫芦,难怪金丝吊葫芦要被人们称为“金丝”。

    对于当地药农们来说,发现金丝吊葫芦,就好象发现了黄金,虽然采挖十分困难,还是必欲取之。多少年来,在磐安的一些小山村,有人曾为了采集到金丝吊葫芦而摔死在深山密林中。由于毫无节制的狂采滥挖,加上金丝吊葫芦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这种珍贵的草药现已濒临灭绝。

    自明代以来,磐安的一些药农不断尝试人工培植金丝吊葫芦,他们把金丝吊葫芦养在沙石中或大田的黑土里,但结果都是“无果而终”,药农们都知道,金丝吊葫芦就是那么怪,你将它随意扔在阴暗潮湿的灰土里,它可以几个月不死,但你若要栽培它,它却不活。香港一家生物科研单位曾用草木灰、珍珠岩、油灰土为基质培养金丝吊葫芦10多年,其成活的金丝吊葫芦还不够作科研用,为此,这家科研单位专家得出一个结论:金丝吊葫芦的培养要考虑到光、温度、湿度、基质、种植季节等因素,人工模拟野生金丝吊葫芦的栽培思路很难奏效。1993年,孙尚见带着一帮亲友深入大盘山区,他们上悬崖,攀峭壁,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在崖边一处蓬松的泥土中找到了几丛野生的金丝吊葫芦,然后,孙尚见小心翼翼地把它移植到老家的田里,但过了不久,原来傲立的叶子都无力地垂下了头。第一次栽培失败了,孙尚见再去采,采了又栽,如此反复一年,孙尚见始终没能跨出死-栽-死这个怪圈。1994年,孙尚见向全国各地及香港有关科研单位求教,并刻苦攻读《植物学》、《种子学》、《细胞学》、《免疫学》等专著,终于总结出了失败的原因,当年底,他把实验室搬到了离家10多里海拔700多米的山腰上。一次次地实验,一次次地改进后,试种的几百丛金丝吊葫芦终于存活了。随即,孙尚见根据几年来移栽野生金丝吊葫芦的经验,反复研究金丝吊葫芦生长所需的野生环境和自然条件,不断加以改进,并广泛吸取有关专家的意见,把金丝吊葫芦种植在有宽叶树树叶腐殖的土壤里,并施用像子树等植物叶子的腐烂物做肥料。经过成百上千次实验,1997年,孙尚见栽种在高山密林的树阴下、沟壑旁悬崖上的金丝吊葫芦终于小面积成活了。
, 百拇医药
    凭着独到的理论和独特的金丝吊葫芦秘方,几年的潜心探索后,孙尚见成功地研制出了能“辟邪、破瘀、败毒、排毒”对肿瘤患者有良好康复保健作用的“金丝地甲”。心血没有白费,金丝地甲使许多肿瘤病人深受其益。

    创建“艾克” 迈开大步

    孙尚见的名声越来越大了,前来寻医寻药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为使所有的患者都能得到尽心尽力的治疗,孙尚见萌生了办一家医院的想法,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金华市金磐开发区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1999年,总投资超千万元的金华艾克医院诞生了。为把这家以治疗肿瘤病人为主要业务的医院办成国内乃至国际上一流的特色医院,医院还投入巨资建设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中成药开发生产基地,从而形成了诊、治疗、药一条龙服务的新型医疗模式。

    艾克医院一成立,孙尚见就从引进中医药人才入手,吸引多名有临床经验和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来医院工作,一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医师也被请到了“艾克”,艾克医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组建成了一支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诊治肿瘤的医疗队伍。
, http://www.100md.com
    在此基础上,医院成立了肿瘤发病机理攻关小组,经过持续地攻关,专家们发现了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即该院的一套排毒治肿瘤方法与当前走在科学前沿的基因学说居然不谋而合。“艾克”人认为,肿瘤虽形成于局部,但发病于全身,要彻底根治肿瘤,必须走破瘀活血与排毒、调节免疫功能相结合的用药之路,这样方能既消除肿瘤的局部有形肿块,又能调畅经血运行,恢复排毒系统、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基因学认为,肿瘤是由于细胞中的DNA发生了突变,形成变异细胞,变异细胞(即癌细胞)形成后,失控生长并组成克隆或亚克隆,从而致癌。实验中发现,艾克医院依据肿瘤病因机理利用高科技技术精心提炼“金丝地甲”而研制出来的保健食品金丝地甲胶囊能迅速激活人体“T”、“K”免疫力,能显著地增强控DNA突变功能。该胶囊于2000年11月被送至浙江省疾病预防中心进行为期5个月的病理实验和毒性实验,证明具有很好的抗突变作用。

    近年来,艾克医院在院长孙尚见的带领下,在把该胶囊送有关部门检测试验和审批,争取早日大规模投入生产的同时,直接把它运用到临床医学上。据临床医学证实,该胶囊对各类肿瘤患者都有很好的康复作用。, 百拇医药(瑞 琦)